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第十一段遗画 / 第八十六季 头骷髅大闹鉴赏会

第八十六季 头骷髅大闹鉴赏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4月17日晚上7点50分,电视台“文物鉴宝”直播节目即将开播。
  由于文物文化在这座城市比较盛行,文物古玩界特意组织举办了一次鉴宝活动,也叫“爱文物爱传统宝藏鉴赏会”,举办单位请来了三名高级文玩鉴赏专家坐镇为广大文物收藏者提供现场鉴定服务,许多媒介专题报道,电视台还专门开辟了一档栏目,每晚8点在2频道直播鉴赏现场。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三天,前两天晚上有近百名文物收藏者带着收藏了很多年的文武宝贝来到现场请专家鉴定,这个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次“文物鉴宝”特邀请了文物鉴赏爱好者姚疏影担任主持嘉宾,姚疏影经过将近一年的抑郁沉闷渐渐走出了困境,她又回到了大学讲台他原本就是历史讲师,再加上她对文物有一定的研究,可以提出专业性问题,与请来的大牌文物鉴赏家们在语言上交流方便,所以被邀请主持本次鉴赏活动。
  正如举办单位预料的那样,姚疏影深厚的文物底蕴把鉴宝场场面调和的风生水起。
  今晚来到鉴赏大厅报名参加者将演播大厅围得水泄不通,提着精致纸盒的,搬着红木箱子的,用黄色绸缎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等候在演播厅旁边另一个房间里,按报名顺序等待工作人员叫他们的名字。
  晚8点“文物鉴宝”直播如期开始,首先走上鉴宝现场的是主持嘉宾姚疏影,她身穿一件红底兰花的旗袍,乌黑头发高高挽在头顶,带着微笑走上鉴宝红台。
  各位朋友,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我是主持人姚疏影,今晚的鉴宝活动正式开始,先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一级文物鉴赏大师唐旭先生、特级级文物鉴赏大师程功先生和一级鉴赏大师于思思女士。姚疏影用银铃般声音说。
  一位满头银发消瘦五十多年的男人走上红台,后面是一位年近七十的光头上来,最后是戴着金丝边眼镜四十多年的标致女士,三人给台下观众施礼然后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姚疏影有加单介绍了一下本次“爱文物爱传统宝藏鉴赏会”是可欣传媒公司举办,然后说:下面鉴宝开始,有请第一位宝物拥有者上台,拿出自己的宝物请大师们鉴赏。
  第一个走上台请要求鉴赏的是个退休老师,六十多岁,斑白胡须,抱着一个竖轴。他把画轴展开,是一幅四尺山水古画。
  姚疏影说:老先生怎么称呼?
  张申,退休了,以前是语文教师。斑白胡须男人回答。
  姚疏影说:请介绍一下这幅画吧?
  白胡须老头说:这幅画是爷爷年轻的时候去陕西公干时在一位落魄的官宦人家买的,当时花了20两白银,据说这幅画在他家有年头了,是宋朝画师居然所画,画的名字叫“雪图”,今天请大师们鉴赏一下,不卖啊。
  唐旭鉴赏大师笑笑说:这幅画是北宋著名画家居然的画,绢本墨笔,长103,宽52,画面上有“缉熙殿宝”大印,有明纪察司半印及乾隆诸收藏印,若是真迹可不得了啦,不过这幅画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着呢,你这幅画不是真迹,是清朝李希临摹的。
  白胡须老头脸上顿时露出了尴尬神态,他问:哪还有收藏价值吗?
  唐旭说:当然有啊,虽然与真迹差的远,可也不简单了,藏着吧,既然你不想卖我就不估它的价格了。
  白胡须老头脸色又有了红晕,赶忙收起画轴悻悻地走下。
  老头下去后又上来一位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他提着一个红包袱,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像足球一般大小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从大家笑笑说:我奶奶留下的,没换过包装。说完中年男人打开包袱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腕。说:听我奶奶说是古代的,想请专家给鉴定一下。
  程功走到桌子跟前仔细看了好几遍说:这个东西叫““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具,王侯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青铜器,从外观上看,通身浑圆,近似一个球体,用青铜慢慢打造成这种形状,工艺十分精湛,是青铜器时代的东西,要是真品就是国宝级文物。可惜的是这件东西也是仿制品,大概是清朝末年的东西,价值不是很高,朋友你就留着赏玩吧。
  中年男人笑了,问:它能卖多少?
  程功想了想说:大概两万。
  中年男人拍拍脑袋说:留这个仿制有啥意思,有想买的我就卖了算了。
  说完中年人就又用破烂的红布包上这只“敦”,刚想往后台走后台编辑就切换进来一个电话,话筒里传来一个嘶哑的声音:这位哥们,你真想卖?
  中年男人一愣,回答:想卖啊,你想买吗?
  嘶哑声音说:当然了,我想买。
  中年男人说:假的啊?买了不能退。
  嘶哑声音说:不退,我买了摆在家里看着玩,不过我可不给两万,一万块钱,你要是觉得行我就买了。
  中年男人感觉有点意外,不置可否,就扭脸看了看程功,程功冲他点点头说:你要是不收藏就出手吧,这东西就是个心劲,喜欢的就值钱,卖了算了。
  中年男人有思考了一下说:你真要买,不是闹着玩吧?
  嘶哑声音说:不闹,卖不卖吧?
  中年男人咬咬牙说:一万给你了。
  嘶哑声音说:好,我把钱寄给栏目组,你把东西给我留下。
  中年男人有把脸转向后台那个编辑说:可以吗?
  编辑说:可以。随后问:这位匿名先生,你啥时候把钱寄给我们?
  嘶哑声音说:现在就可以。
  编辑说:行,你我加你微信,你把钱转过来,明早来栏目组取东西。随后对中年男人说:跟我到后台办理手续吧。
  中年男人笑了,他给程功和另外两位大师鞠躬行礼然后跟着编辑走了。
  姚疏影说:恭喜这位朋友成交,这是三天来第一份当场成交的文物买卖,敬请大家带着宝贝来吧,这里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请下一位。
  从台下上来一个三十几岁的板寸发型男人,手里提着一个纸箱子,也许是第一次上这样的红台显得很不自在,把纸箱子放到桌子上时差点掉在地上,逗得大家一阵暗笑。
  姚疏影也笑了,问:紧张了?
  板寸说:有点,没上过这么高级的台。
  姚疏影又问:你做什么工作?
  板寸说:我?卡车司机。
  姚疏影继续问:宝贝是祖传的还是淘的?
  板寸说:淘的,去新疆时在旧货市场淘的,叫啥来着,嗯,玉斝,说是古代用于温酒用的东西。
  姚疏影说:打开让大师们看看。
  这个时候于思思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板寸打开纸箱子。
  板寸从纸箱子拿出一个用草纸包裹着圆不溜秋东西放到桌子上,搓了搓手撒开了上面的草纸。
  我的妈呀!板寸手一抖撒了手,那个圆不溜秋的东西掉到了红台上,还滚了一个圈。
  在场所有都被这一幕吓得惊呆了,掉在红台上的竟然是一个死人头骷髅。
  姚疏影差点把麦克扔了出去,于思思双手捂上脸,板寸连滚带爬跑到红台角上,唐旭和程功都咧着大嘴身子只往后面昂。
  编辑从后台跑上来,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不过他缓了一下神儿嚷道:赶紧切换内容,先切了。随后对台上的人说:都不要离开,我现在报警。
  张敏接到报案不到半小时就带着刘彻赶到了文物鉴宝现场,台下的人早就跑光了,只有台上六七个人站在舞台口处,现场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编辑说:没有人靠近了台。
  张敏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了。
  这时赵开锁和法医唐婉也进来了,唐婉简单地了解一下情况后戴上白手套蹲下勘察头骷髅,当她看清头骷髅时眼神也露出了惊恐光泽。她冲赵开锁喊:赵哥,你过来看看。
  赵开锁也蹲到头骷髅前,同样不由得一阵惊愕,头骷髅脑门上白骨上刻着四个歪歪曲曲的小字:高阳来也。
  刘彻看到这行小字时情不自禁叫出了声:我了个去,他怎么跑这来了?
  赵开锁看他一眼小声说:别瞎说。
  刘彻马上闭上了嘴。
  这个东西是哪来的?赵开锁问编辑。
  编辑说:那个溜板寸头发的人。说完他一指吓得直哆嗦的板寸。
  赵开锁说:叫他过来。
  板寸被王铮拽到头骷髅跟前,他眼神迷离不敢看头骷髅。
  赵开锁问:这个东西你是从弄来的?要说实话。
  板寸声音打着颤儿说:我哪知道啊,我就是从家里把一樽玉斝装进箱子带过来的,谁知道到这一打开变成了这东西,忒害怕了。
  你说的玉斝哪来的?
  是我从旧货市场上买的,五十块钱。板寸说。
  你拿着五十块钱买的这东西上这鉴宝来了?
  是是,我琢磨着万一把鉴宝专家骗了呢,说不定能赚一笔。板寸尴尬地说。
  半道上离开过这东西吗?
  半道上?离开过,我差点撞了一个时髦老头,他坐在地上耍赖非要我给他二百块钱,我跟他理论着。
  你用啥撞的?
  电动车,我没撞着他,是他靠在我车把上的,应该是碰瓷儿的。
  你就离开电动车了?
  是啊,我把他扶到路边跟他说了老半天好话他才让我走。
  在什么地方?
  电视台南面那条小路。板寸回答。
  知道他叫什么?在哪住吗?
  哪知道啊,他没说我也不想问,只想尽快哄他走就行了。
  马路上人多吗?
  哪有人?从我撞了他,不不,是他碰瓷儿倒在我车上到他走没有一个人经过。
  赵开锁明白了,就是这个老头特意安排了这一切,这小子是被人利用了。可是他不能这么说,就又问:你刚才说时髦老头是啥意思??
  他除了脸上褶子多别的地方不像老头,身体喯挺,戴着个破帽子,也看不清有多大岁数。
  好了,跟我上警察局留个证词吧。赵开锁说完站起身想去问那几位专家,忽然他看到姚疏影,心想怎么会是她?难道跟她有关系?赵开锁预感到两年前的案子又要继续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