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封神一二三 / 第十六章 天命难违

第十六章 天命难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云中子入宫进剑,颇为顺利。
  虽然纣王不怎么相信宫中有妖魅,但还是乖乖照做,把木剑巨阙挂在分宫楼前。
  事情办完,云中子还惦记着去虎儿崖采药,起身便要告辞。
  纣王有些舍不得了,打算再挽留一番。
  “方才道长面见孤王,只是略施礼数,却不跪拜。孤王心中不悦,道长如何如此怠慢天子。而今才知道长既有大智慧,又有高手段,实属大贤之人。”
  纣王还没想到挽留之法,开始闲扯。
  云中子淡然一笑,道“陛下只知天子尊贵,却不知道三教之中以道教为尊。”
  云中子口中的道教,便是阐教。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佛教,只是称为西方教,西方教并未传扬至中土。
  “哦?”纣王来了兴致,“何以为尊?”
  云中子把拂尘一甩,起身说法。
  “遍观三教,儒教多是高官显贵,截教多是旁门左道,唯有道教不同。道家,上不朝天子,下不拜公卿,隐迹脱俗,以自然为本。顶星戴月,披风踏云,渴饮清泉,饥食松果......”
  云中子的一番话,着重的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联结。大道为简,自在为本。时不时还踩一脚儒教和截教。
  “高官显贵,乃是浮云。五行道术,正果难成。遍观三教,唯道独尊!”
  纣王听得一愣一愣,都有了随云中子修道的心思。
  “孤王聆听先生所言,顿觉精神爽快,如在尘世之外!先生身怀道术,知晓阴阳,能察妖魅,能谈天下,何不出山相伴孤王左右?扬名于後世,岂不美哉!何苦淡泊于山林,埋没一身才干?”
  说话,还真是一门艺术!咱不得不服!
  云中子摆了摆拂尘,道“贫道乃山野慵懒之夫,不识治国安邦之法。还是倾心于‘日上叁竿犹睡稳,裸衣跣足任遨游。’”
  云中子的意思也很简单:我要睡懒觉,我还不愿意守规矩。
  纣王就纳闷了,问道“这有什么好处吗?哪里比得上穿金戴银、荣华富贵?”
  云中子又是一番长篇大论,主旨就是四个字:自在逍遥。
  纣王听后只能摇头苦笑,也不再强求。
  “既然如此,孤王也不便强留。来人啊,取金银各一盘,感恩先生一番教诲!”
  纣王这孩子,悟性和心性都还不错,只是大商气数尽了,也算他倒霉。
  “陛下之恩赐,贫道无用处。”
  云中子又是躬身点头,袖袍一卷,脚踏清风,向着高天去了。
  众人都是瞪大了双眼,只是向着高天不断张望,思想着一会儿云中子会不会掉下来......
  纣王和云中子谈了大半个时辰,心里又记挂这苏妲己,哪还有心思和商容商量什么国家大事,摆了摆手便退了朝。
  百官无可奈何,只能退下,想着明日里再找机会罢。
  ......
  纣王急匆匆赶往摘星楼,却被告知苏妲己已经回了寿仙宫。
  于是,纣王又急匆匆向着寿仙宫而去。
  纣王来到寿仙宫前,登时疑惑起来。
  平日里,只要自己一来,就会看见苏妲己在寿仙宫前飘飘下拜,麻酥酥的叫一声“大王。”
  这会儿只有两个侍女跪在宫前。
  “苏美人为何不来接驾?”
  侍女趴伏在地,颤巍巍说道“苏娘娘偶染重疾,神思昏沉,卧榻不起。”
  “啊呀!”纣王感觉心里被割了一刀,“孤王的美人啊!”
  纣王跳下车撵,大跨步向着寝宫而去。
  两名侍女脸色苍白,只能紧跟在纣王身后。两人都明白,要是苏娘娘出了啥事,整个寿仙宫,谁也活不了!
  ......
  纣王三两步就走进了苏妲己的寝宫,一把掀开幔帐,见妲己面如白纸,昏昏沉沉,气息微弱,恹恹若绝。
  “美人啊美人,分别之前还是美貌如花,怎么这一会子功夫就变成了这样?叫朕如何是好!”
  话说苏妲己为何突然变成了这样,原因就在于云中子进献的木剑。
  分宫楼虽然不是整个王城的正中,但寿仙宫正好在辐射范围之内,而且是苏妲己进宫出宫的必经之路,所以苏妲己才会受到道法的压制。
  虽说苏妲己有着千年的修为,对于凡人来说可以算是祖祖祖奶奶了,但对于云中子这种以劫数为单位的修道之人,苏妲己就有点过不了眼了。
  一劫之数等于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只见苏妲己杏眼微睁,强启朱唇,话语之中带着些呻吟。
  “陛下!臣妾思量陛下在龙德殿商议国事,退朝之后必定腹中饥饿,便率先回宫准备美食,却不想走到分宫楼前,抬头看见一口宝剑,不觉惊出一身冷汗。”
  苏妲己被无形的剑气一斩,神元受损。在常人看来,那就是一把木头短剑,但在苏妲己眼里却是一把夺命的利器。
  “想必是贱妾命薄,不能长侍陛下左右。望陛下兀自珍重,勿以贱妾为念!”
  苏妲己说完泪流满面,眼睛直眨巴,长长的睫毛把泪水都甩飞了。
  纣王都快忘了在分宫楼前挂了一口木剑,这时候思想起来只是后悔。
  “啊呀!真是孤王的过错,信了方士所言!”纣王边哭边把云中子进献一事说了出来。
  苏妲己只在心里冷哼一声,却不十分害怕。因为自己是奉命行事,咱后头是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可是上古正神,如果说苏妲己入不了云中子的发言,那云中子在女娲娘娘眼里就是个小屁孩。
  再一个,苏妲己还有纣王这个傀儡呢,实在不行,使个夺舍之法,毕竟女娲娘娘的正事不能耽误......
  “来人啊!将那方士所进木剑,速速焚毁,毋得迟误!”
  纣王这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却焚毁了殷商天下。
  木剑毕竟是松枝削成,经不得火烤,不多一会儿便成了一堆灰烬。
  苏妲己顿时感觉身子一轻,时刻刺痛自己神元的凌厉之感消失无踪。
  不过两天,苏妲己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日夜笙歌,将那纣王迷得是晕头转向。
  ......
  话说云中子从王城之中离开,在虎儿崖采摘了药草之后,心中有些不安,于是又返回朝歌城中,静候消息。
  不过才两天时间,云中子又看见那股子妖气在王城之内冲天而起。
  “哎......”
  云中子摇了摇头。
  “本想以此剑镇压妖狐,延续成汤天下。只是天命难违啊......看来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
  云中之掐指一算,心中明朗。
  “仙神大劫,看来是要变天了......罢罢罢!”
  云中子手上一握,顿时多出一杆笔,抬手在身边“司天台”的墙壁上写了二十四个字。
  妖气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这二十四个字放发金光,朝歌城中的多数百姓都是看在眼里,只是谁也不敢吱声。
  这明摆着是一首反诗啊!说反诗还是轻的,说严重点就是定时定点要造反啊!
  可也有些胆大的,聚在街道上指指点点。
  这会子,太师——杜元铣(音同显)的车架正好驶过街道,要绕过司天台回府。
  杜元铣乃是三朝老臣,司天监太师,忠良之士。见众多百姓围在墙壁指指点点,开道的侍卫开始呼喝起来。
  “闲人避让!闲人避让!”
  杜元铣在车架之中闭目养神,见外头有骚动,便开口问道“因何事高呼?”
  侍卫在车架外躬身答道“有人在墙上题诗,故此众人围看。”
  杜元铣走出车架,远远的观望着墙上的诗句,心中惴惴不安。
  “来人啊,将墙上的诗句洗去。”
  杜元铣不敢声张,亦不敢深究,只当做没看见。但联想到前日之事,又难免琢磨一番。
  “前日有道人进献宝剑,说深宫滋生妖气,相必与墙上的诗句有些关联......这几日,夜观天象,见妖星大亮,帝星晦暗,定有不祥......”
  杜元铣是司天监太师。司天监就是观察天文、推算历法的官职,时不时也做一做天气预报。所以,杜元铣和闻仲虽同为太师,但地位还是相差很大的。
  “想如今,天子不理朝政,奸臣横行,四海又起刀兵,实乃不祥之兆!我受先帝重恩,不能坐视不管!理应力谏天子,以尽臣节!”
  杜元铣不去还好,这一去竟是惹来杀身之祸!
  ......
  杜元铣老太师熬夜写了奏本,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往文书房。
  文书房是放奏本的地方,毕竟天子只有一个,就算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看不完堆积如山的奏本,所以会让丞相等文官进行删选,有价值的奏本才会呈给天子。
  杜元铣来到文书房一看,今日主持删选的是首相商容。
  “老丞相!”
  杜元铣直奔主题。
  “近来夜观天象,妖气肆虐!天子不修国政,不理朝纲,只顾日夜欢愉。长此以往,天下不保啊!此事非同小可,老丞相岂能坐视不管?”
  商容接过杜元铣的奏本,紧拉住杜元铣的双手,老泪纵横。
  “老弟啊,老哥哥我日夜忧思,岂能坐视不理?只是天子不上朝堂,叫我有话难说啊!”
  二人同为三朝老臣,可谓是革命友谊极深。
  “这可如何是好!”
  杜元铣是捶胸顿足。
  “这样,咱老弟兄两个进内庭面圣,如何?”
  内庭就是所谓的三宫六院,也就是天子的媳妇们所住之处,大臣们是绝不能越雷池一步的。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如此甚好!”。
  这一对老哥们携手往王城内庭而去。此一去,一死一伤。
  欲知杜元铣何来的死罪,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