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聊斋之神尊 / 第十五章 怼

第十五章 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江上雾气浓厚,东边红日初升,橘红色的阳光居然不能穿透这江上的浓雾。
  朱乾起身,洗漱完毕,便已经有妇人从厨房端着早饭出来了。
  “先生!你起身了!刚好,这墨鱼粥出锅,快乘热吃!凉了腥味就上来了!”
  “谢谢三柱嫂子了!”朱乾拱了拱手。
  “谢啥!先生叫我家那泥猴子水生读书认字,乃是大恩德!我们妇道人家也只能做些饭食,就算是报答了!”这三柱嫂子,便是牛三柱的妻子。
  朱乾突然想到哪牛三柱自从遇到了丽娘之后,便一直卧病在床,只剩半条命,便问道:“三柱大哥还好吧!”
  三柱嫂子一听,顿时眼中就有泪水滚动。
  三柱嫂子擦了擦眼道:“还行!知道水生会认字了,高兴的很,这几天胃口也好了许多!”
  “哦!”朱乾点了点头。
  正好张忠此时也出来了,两人便一起用早饭。
  三柱嫂子在厨房收拾了一下便出来道:“先生!你们吃完,把碗泡在锅里就是了,这两日正在挖地准备种下小麦,有些忙,我中午回来做饭的时候再洗。”
  “三柱嫂子,今天中午你就不用来了!”朱乾想了想。
  三柱嫂子一听,以为朱乾嫌弃她不尽心,顿时就急了,道:“先生,你可别……”
  朱乾笑了笑道:“今日我要去县城一趟,中午不回来吃饭!”
  “哦!原来是这样!那晚饭我早些回来做!”
  “好!”朱乾点了点头。
  三柱嫂子行了一礼,便出了院子。
  “公子今日要去县城?”张忠问道。
  “嗯!你的身子还没好,得买一些药材补一补。”朱乾道。
  张忠听了道:“我也一起去吧!”
  “也好!”朱乾点了点头,自己虽然已经开始修行仙法,可是火候还浅,并未入门。
  而自己是南山村土地神,也不知道离开南山村之后,也不知道神术还能不能用。
  因此带上忠叔,也算是一个帮手。
  毕竟看忠叔的身手,三五个大汉根本近不了身。
  用完饭,朱乾在旁边的学堂,给孩子们放了一天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种小麦,然后就与张忠出发了。
  这次因为南山村的村民都在忙着种小麦,今日并没有南山村的村民同行。
  但是却遇上了邻村的人。
  大概是最近南山村村民,到处宣扬自己村子来了一个教书先生的事情,遇上邻村村民的时候,居然有一个身穿青衫,约么五十来岁的男子,过来搭讪。
  “你就是南山村的朱小先生吧!”
  “是!”朱乾看了看这村民,笑着点头。
  “我们村的先生也听了朱小先生的加法口诀表,还称赞朱小先生当真大才!”这男子又笑道。
  “哪里哪里!”朱乾摇了摇头。
  然而这男子说了这两句之后,突然面色转冷,用一种长辈训示晚辈的语气道:“只是孔孟之道,首重经义,你如此重视算学,怕是有不学无术之嫌!”
  张忠听了,脸上有些冷意。
  朱乾一听,稍微一想便明白了,看这人的装束,只怕也是一个教书先生。
  朱乾心中冷笑,我怎么教管你屁事儿?用的着你来评判?
  再说了,这家伙是先恭后鄙,明显居心不良。
  所以朱乾也没理由惯着他,当下便道:“不知先生是哪个村的先生?”
  这男子便笑道:“老夫便是你们邻村双华村的吴先生。”
  朱乾笑道:“之前在下见论语之中有一句,颇为诶深奥,有些不解,不知先生可否代为解答?”
  “说来听听!”吴先生一听,顿时满面春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张忠一听,便一脸调笑的看着这男子。
  这男子听了便道:“呵呵!此句讲的便是圣人言: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已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朱乾听了,心中暗叹:这货还没听出来我是在挖苦他?也罢,便给你来一记狠的!
  “敢问先生何人们下?”
  “恩师乃是兴平乡的童生老爷!”
  “不知先生是何功名?”
  这吴先生面色微微一鄂,随即道:“曾与试三次,不曾有之!”
  朱乾面带微笑,看着吴先生:“哦!我家先生乃是秋闱解元,如今中了进士甲榜,曾言,以我如今的学识,前去参考秀才轻而易举。”
  这话可不是胡吹,而且张忠告诉朱乾的。
  听了这话,这吴先生才突然醒悟,随即一甩袖子,愤愤而去。
  附近又三五村民见了,皆是指指点点。
  朱乾也不在意,毕竟自己教授南山村孩子学习,并不是谋生手段,只是为求神力,顺便而为。
  这为人师表获得的尊敬心念,比起一般感激心念更加浓厚,甚至与拜祭神像的愿力不相上下。
  随着日头不断走正,朱乾与张忠也到了巫山县城。
  朱乾现实准备去将自己带来的一颗琉璃珠子当掉,然后用当来的钱财拿去购买补药。
  只是因为上次,朱乾被王记典当行给坑了,所以这一次朱乾并没有到王记典当行,而是到了邹记典当行。
  这邹记典当行比起王记,规模相差不大。
  走进典当行一看,其布置与王记相差无几,也是陈设简单,挂了两幅字画,营造出了几分文气。
  朱乾走到柜台前面,那伙计便热情的凑了过来道:“小郎君,典当还是赎回?”
  朱乾拿出一颗琉璃珠子道:“死当!”
  这伙计接过珠子一看,便还给朱乾道:“这琉璃珠我做不了主,还请稍等。”
  朱乾一听,不由得点了点头,这邹记的伙计不直接压价,居然不来张红脸白脸?
  片刻,一个五十来岁的掌柜出来了,笑道:“听说小郎君要当琉璃珠?”
  朱乾递给掌柜。
  掌柜结果一看道:“此珠表面光滑圆润,质地通透,有淡红色泽,只可惜内部有三个气泡,损了品相,颇为可惜!”
  点评一番,掌柜便问道:“不知小郎君要当多少?”
  “一百两!”
  岂料这掌柜笑道:“小郎君说笑了,日前,王记收了一粒淡金色的琉璃珠,品相与这一粒相差无几,也只开了八十两。”
  朱乾一听,道:“那便八十两吧!”
  “小郎君果然爽快!”掌柜笑道,随即对旁边的伙计道:“快写契书!”
  片刻之后,朱乾在契书上签字画押,掌柜便将银票交给朱乾。
  朱乾正要转身离去。这掌柜想了想却笑道:“小郎君!路上小心些!”
  朱乾一听,转身看向掌柜。
  掌柜却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
  朱乾想了想,拱手致谢。
  这邹记与王记,乃是巫山县城内最大的两家典当行,作为掌柜应该知道王记典当行的那些伎俩。
  然而这掌柜居然出言提醒,便说明这掌柜为人的确不错。
  出了典当行,朱乾便与张忠来到不远处的酒楼用饭。
  随便点了三个菜,二人便吃了起来。
  只是朱乾并没有注意到楼上现在坐着两个汉子,正在喝酒。
  而此时,这两个汉子也没有看到朱乾。
  过了一阵饭菜上来,朱乾便与张忠用饭。等到两人用晚饭准备结账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人。
  朱乾一看不由得瘪了瘪嘴,原来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早间遇到的那个双花村的吴先生。
  这吴先生见了朱乾,顿时冷哼一声,然后面带恼怒的看着朱乾。
  朱乾也不在意,将银钱结清之后,便出了门。
  可是等到朱乾与张忠走了之后,那双花村的吴先生却被楼上的两个男子叫去吃酒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