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农夫当国 / 第五章 事功

第五章 事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叔向四十多岁的人了,竟然在赵宸这个少年面前局促不安,生怕赵宸不原谅他,不让他做犁,赵宸看在眼里,有点小得意,叫你看不起人,这不就求着我让你做了吗?
  目的达成,但是赵宸依然没有松口的意思,道:“我这犁与众不同,我让你做的话,你要是给我说出去了,那可怎生是好?”
  “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对人说。”叔向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口说无凭,到时你不承认,我也没办法。”赵宸立即敲定脚根。
  “我这就给你立契券。”叔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赵宸走掉,要一睹曲辕犁原貌。
  商君变法,在秦国推行契券,做买卖必须要给契券,也就是现代的小票,一旦违背,会有重罚,因而契券精神已经融入秦人的血脉中,只要重大事件都要立下契券,免得到时扯皮。
  赵宸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道:“这得按我说的来写。”
  “一定一定。”叔向只求一睹曲辕犁真身,无有不应。
  叔向拿起一块木简,按照赵宸的要求写下契券,写完之后,交给赵宸过目。赵宸接过一瞧,只见木简上用籀文写得清楚明白,曲辕犁式样,由赵宸发明,叔向一定要保密,未得赵宸允准,不得说出去,更不能给别人做。
  没有问题,赵宸收起木简,有了契券在手,不怕叔向泄密。
  不是赵宸小气,而是涉及到“事功”。
  一提到秦国的功勋,人们就会想到军功,更有人认为秦国只有军功,这不对,也对。
  说不对,是因为秦功的功勋包括军功和事功,军功自是不用说了,上阵杀敌,斩首得爵。事功,是指治事之功,范围相当广泛,官员治事理政之功,工匠发明创造做工之功,农夫纳粮之功,都是事功。
  说对,是因为所有的事功都换算成军功,比如农夫纳粮千石粟谷,相当于斩首一级,可以得爵一级。
  要是只有军功,没有事功,那么官员还有热情治事理政么?行政上不是一团糟么?
  工匠发明创造做工不算功劳的话,工匠还能有热情么?秦军还能有精良的装备么?秦剑还能锐利无匹么?秦国还能把青铜武器做到不输于铁兵器的水准么?
  要是农夫纳粮不能得爵,农夫还能努力种庄稼么?秦国还能粮满仓么?秦国还能富足么?
  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作用,由传统的两牛两人犁地变为一人一牛犁地,效率直接翻倍,会极大的提高秦国的农业水平,上一个大台阶都不是问题,这功劳可不小,可以说是天大的功劳。
  要是得爵的话,赵宸估计有好几级爵位。
  所以,赵宸不能不防。
  搞定了这事,赵宸就给叔向详细讲解,指点叔向怎么做曲辕犁。
  叔向不愧是东阳里最好的木匠,手艺不错,在赵宸的指点下,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开始做起来,进展不错。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日中(11点到13点)时分,赵宸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早上就没怎么吃,自然是饿得快。
  叔向的家境不错,应该可以蹭顿饭,有好吃的,赵宸立马转起了小心思,道:“向叔,这都日中了,你不饿?”
  “饿?”叔向摸摸肚子,道:“还行。”
  你这人真是根木头,没有听出我的话外音,你应该做午食请我吃饭,赵宸只得挑明:“你不午食?”
  “午食?”叔向摇头,道:“午食啊,不是我们这种家境一般的人能享受得起的。我们东阳里也就里正田啬夫和平三家能一日三餐。”
  战国时代,因为农业生产水平限制,粮食产量不高,收获有限,普通庶民只能一日两餐。
  至于一日三餐也有,甚至一日四餐也存在,但是,不是普通庶民负担得起,这需要雄厚的财力,非家境殷实之家无福消受。
  在东阳里,能够享受一日三餐的也就里正惊,田啬夫治和平三家而已。
  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一日三餐,那是因为他们有爵位在身,家境好。里正惊是东阳里的传奇人物,拥有东阳里最高的爵位,三等爵簪袅,比起普通人家多了三顷地,三处宅,三个庶子无偿为他耕种,因而他的家境最好了,不仅能享受一日三餐,还能有酒有肉,成为东阳里的传奇般存在。
  田啬夫治和平,两人在战场斩首两级,得爵两级,比普通人家多两顷地,两处宅,两个庶子帮他们耕种,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不错。
  “那饿了怎办?”赵宸不甘心,叔向家境比自己好,吃得肯定好,至少不会是让他讨厌的菘菜菽饭,蹭饭的决心不变。
  “忍着。”叔向头也不抬,挥着斧头干活。
  你真是根木头,一根筋,我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不知道请我吃饭,你知道你会怎么死么?你会笨死!
  蹭饭是没希望了,赵宸只得回家去做,但愿弟弟妹妹已经舂出不少小米,能吃上一顿正常饭。
  离开叔向家,疾步朝家赶,没走几步,手伸进裤裆里,使劲朝下拽,嘀咕道:“没有小内内真不方便。”
  此时虽是正午时分,是现代社会吃午饭的时间了,但是,农夫们一点也没有收工的意思,依然热火朝天的干活。
  “生在战国时代,真是不容易啊。”赵宸感慨,战国时代的普通人连一日三餐都捞不着。
  要是在现代社会,谁要是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你都不好意思说,那会被人笑死。
  回到家,只见赵宇满头热汗,呼呼直喘粗气。赵萱脸色苍白,扶着土坏墙,都快累瘫了。
  赵宸满心欢喜,弟弟妹妹这么努力,舂出来的小米肯定不少,满心期待一瞧,只够吃两顿,这也太少了。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只得反着说:“不少嘛,不错不错。”
  “呵呵。”得到赵宸夸奖,赵宇大喜,双手握着木杵,道:“再来舂。”
  “嘻嘻。”赵萱仿佛也有力气了,不再扶着土坏墙。
  “歇会吧。”赵宸心说要是再舂,保准会累趴下,赶紧制止,道:“我们做午食。”
  “午食?”赵宇和赵萱眼睛亮晶晶的,他们这辈子还没有享受过午食呢,要是能吃到午食,那是天大的幸福。
  但是,他们的眼神很快就黯淡了,赵宇倖倖的道:“大兄,不能做午食,我们的粮不多了,要断顿了呢。”
  只见仓底不见粮,就是一日两餐也吃不了多久,断顿已经是必然。
  “大兄,你朝食没咥饱,饿了吧?我给你做菘菜麦饭。”赵萱小机灵鬼一只,知道赵宸不喜欢菘菜菽饭,决定给他换个口味。
  不听则已,一听这话,赵宸又吐槽了:“菽饭和麦饭有甚区别?”
  所谓麦饭,就是把小麦淘洗干净,放到釜器里煮熟,放些许盐巴,就可以吃了。这和菽饭的区别,就是把大豆换成小麦而已,同样不好吃。
  这听起来很烧脑,很考验脑洞,但是,在鲁班发明石磨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吃小麦的。家里倒是有一副石磨,就是使不动,只能吃麦饭了。
  “就做粟米饭。”赵宸哪会吃那让人生厌的麦饭。
  “大兄,你朝食没咥饱,我给你熬粥吧。”赵萱精打细算,道:“我和二兄朝食咥得可饱了,不饿呢。”
  赵宇舔着嘴唇,颔首。
  赵萱眼珠子陷在粟米里,再也拔不出来了。
  撒谎的都是好孩子。
  “做干的,都有。”赵宸右手一挥,霸气的道。
  粮没有了,那又能怎的?我是农业学院的高材生,要是连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我还有脸说是喝过墨水的高材生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