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医缘人生 / 第9节 申请医学院

第9节 申请医学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正式开始申请医学院。本校医学院当然是首选,自己勉强符合其州内学生的要求(本州居民,本人在本州出生或受教育,父母在本州出生或受教育。五项里必须有三项才算;我只满足两项,但招生办说可以破例),还另外申请了州外的五所医学院。
  绝大多数医学院的申请需要通过美国医学院申请中心(AMCAS)。申请人只需要填一份AMCAS申请表,AMCAS再将申请材料转给各个医学院。假如某个医学院对你有兴趣,它通常会给申请人寄出自己的申请表格(所谓secondaryapplication);最后根据这些申请材料决定是否邀请申请人面试。
  除了MCAT成绩,个人陈述最重要。医学院需要知道你学医的动机,目的和资质。我就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为什么要改行在美国学医,以及对医生这项职业的认识。我在这篇两页纸的文章上面花了很多时间,也不知道修改过多少遍,还请了好几个英文是母语的同事/朋友/老师(包括那位医学兴趣俱乐部指导员)阅读并修改,最后打印在AMCAS申请书上。
  每个医学院对申请人学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通常是要求一年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AMCAS要求申请人将国外大学成绩单拿到美国公证机构转换为美国学分,不过这些课程不能用于AMCAS的GPA计算。AMCASGPA只计算我在本校的课程(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所以我的GPA还很高。但是一年物理一年数学的要求就达不到了。我就得特别说明:自己在国内学过这些课程、满足这些课程要求,更何况马上就要拿到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当然,不知有几个学校能够通融。。
  三封推荐信分别请导师,PM博士(我博士指导委员之一)和Linda(急诊室领班护士)写,得到同意后将自己的简历和个人陈述给他们参考。推荐信绝对不能勉强,一旦写信人有任何为难的表情,立刻换人。
  十月初,本校医学院和另外四家医学院寄来自己的申请书(SecondaryApplication),重点在为什么要选自己这家医学院,毕业后有何打算。我跟医学院的学生和准学生谈过,知道本校医学院实行一种“病例分析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更适合像我这样有科研背景的人,非常有效,就在申请书里写出自己的看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