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医缘人生 / 第10节 普外科实习

第10节 普外科实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医学院第三年起,医学生们正式进医院,每科轮转,顺序完全靠随机抽签。本校医学院没有专属医院,学生可能被分到本市的任何一家医院任何一科。
  (1)医生的形象
  我第一轮七个星期是普通外科,Mercey医院。
  第一天早晨7点,70多岁的S医生训话,他站在五个学生面前,足足盯了五分钟时间,看谁的皮鞋不亮领带没打好;我们早已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所以也不怕。
  ”这是医生的形象问题,我们是职业人士,绝不能在病人面前有失尊严。你们身穿白大褂,就是我们医生中的一员,就肩负着病人的信任和希望。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们的信心和治疗。你们要尊重病人,病人才不会对你们失去信心。。。白大褂绝对不能有污点。。。现在开始查房。“
  (2)外科大查房
  他带着一群住院医和医学生来到病房前。一年级住院医开始汇报:M女士,42岁,两天前因结石疼痛做了胆囊切除。由于胆囊四周纤维化,腹腔镜手术改为开腹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已经出来,跟预想一样。伤口愈合正常。昨天晚上输液/排尿。。。
  S医生满意地点点头,马上就问旁边的医学生:引起胆结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还是住院医解围:4个F----Forty(40岁),Feamle(女),Fertile(多产),Fat(胖)。还有怀孕,高血脂,等等。
  S医生指向我:胆结石的症状如何?
  绝大部分没有症状,有些人右上腹痛,尤其在饭后。。。(总算是过了一关。汗!)
  S医生又问另外一个医学生:怎么诊断胆结石?
  超声波。X光。
  S医生终于挪步到门前,敲门:M女士,我是S医生,可以进来吗?
  得到允许后,才推门入内。亲切地问候:M女士,昨晚睡得怎么样?我们今天又有新的医学生大夫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U医学生大夫,这是T医学生大夫,。。。
  你能不能给这些年轻大夫们讲讲,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
  当然了。。。我星期一开始就觉得上腹部痛,到星期三实在忍不住,就到急诊室,做过超声波后就要我住院开刀了。
  现在,你觉得怎么样?还痛吗?
  哦,一点不痛了。谢谢你。
  你不介意我们看看你的伤口吧?我需要把你的病号服往上拉一点。。。
  S医生那么大年纪,每天6点到医院,7点大查房,下午7,8点回家,总是精神矍铄,西装革履,没有周末。我有点害怕自己哪天也会变成外科机器人。
  (3)第一台手术
  8点开始我的第一台手术,动脉血管血块切除。
  58岁白人男性突然下肢疼痛发肿发黑,远端动脉无搏动,超声波检查发现动脉阻塞。赶紧送进手术室,临时把我也叫进去。
  换手术服,戴手术帽,洗手,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我手忙脚乱,幸好有护士指点,不致出错。Cole医生主刀,先让技术员设好背景音乐,一刀切开皮肤,再剥离脂肪肌肉,找到血块处系上两端,发现阻塞段难以缝合,只能插入人造血管。大功告成后,就开始问我问题:血管堵塞的原因是什么,临床表现是什么,血液凝固和溶解的机理是什么。。。我开始还能回答,后来便满头大汗,张口结舌。Cole医生知道这是我的第一天,就跟我讲解了很多。出了手术室,技术员跟我说:你很幸运,他没把你问哭。
  我再不敢松懈,上手术台前总是要看清楚是什么手术,把随身携带的“简明外科”有关章节再复习一遍,以应付医生们的问题。
  (4)医学生职责
  Mercey医院不大,普外由一个五年级住院医(住院总),一个三年级住院医,四个一年级住院医和我他们几个医学生组成。我必须照顾所有自己参加过手术过程的病人,直到出院(医院规定,医学生最多同时照顾十个病人)。
  每天早晨四五点就得到医院查房,看看病人晚上有无变化,今天需要做什么检查,加/减药量之类,还得写好病历。每个病人查房得花15-20分钟,而且必须在赶在7点钟大查房之前完成,时间很紧。
  7点钟大查房由当班主治医生带领住院医和医学生进行。医学生们首先汇报病人从昨天下午到今天早晨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再由住院医补充;最后由主治医生决定治疗方案。很多主治医生就会趁机考医学生们几个问题。
  查完房再有点收尾工作,就要准备上手术台,我们医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观察,弄清楚为什么做手术,怎么做手术,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偶尔也会让我们拉牵引器,缝合伤口。手术做得差不多时,主刀医生喜欢问医学生们问题,回答不出则让住院医帮助。一台手术可能站十几个小时,我觉得这些外科医生真正了不起。
  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开刀的年纪上限也越来越高,住院时间增长,可能的并发症也增加。我参与的大手术里,有70多岁还做胰腺切除术的。那病人住了好几个星期院,我非常熟悉。他的胰腺癌是早期,没有任何转移。几年后有一天我还在商店里偶然见到,我没认出他,他却拉住我问长问短,感激不尽的样子,实在让我惊喜不已。
  病人的感谢,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5)普外住院医
  普外住院医训练一般五年,有些医院要求三四年结束后做一两年的科研,再进行最后一年的训练。严格说,第一年算intern(实习医),第二至五年才算住院医。
  有很多普外住院医训练是淘汰制:十个实习医里只有五个能升二年级住院医,五个二年级里只有三个能升三年级,不过三年级以后淘汰的就很少了。也有些普外住院医训练采用非淘汰制:除非有重大过失,可以保证五年完成训练。我认识一个实习医,她已经在一个淘汰制的医院完成第一年,但还是到Mercey做非淘汰制的第一年。
  医院里等级分明,尤其是医学生和住院医,多一年的训练让你增长很多知识,所以再牛的低年级也不敢在高年级前卖弄。医学生们处于生态链的最低层,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随时可能被问倒,丢人现眼,遇到那些喜欢捉弄人的医生就更惨了。
  跟护士们的关系也很重要,资深护士常年照顾手术病人,她们知道的东西有时比高年级住院医还多。跟她们搞好关系,她们会随时提醒你漏了什么,帮你过关,而非看你笑话。
  医学生不用值班过夜,这是我们的幸运。那些普外住院医,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每三天值一次班,那可是连续36小时工作!
  以前还要可怕,现在有数据显示住院医们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后出错的概率大增,为病人安全着想,美国医学学会规定:住院医工作有36小时的上限,而且每个月医院要保证住院医们有一天(24小时)不用工作。
  很多老医生反对这条法规:我们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高强度高压力出好人才,你受不了就该被淘汰。现在住院医工作时间短了,那住院医训练的年限就该从现在的5年提高到6年或7年。
  注:美国医学体制与国内不同。
  1.美国医学院一般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医学生毕业后就是医学博士。
  2.美国医学院刚毕业是不能独立行医的,一定要经过住院医的培训阶段,才能申请行医执照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YYY在美国X医学院取得急诊科博士学位“的描写,就猜作者一定没有美国医学体制的基本概念。不过,话说回来,谁会在意这些小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