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春秋纪四国篇 / 第四章 中邑商贾

第四章 中邑商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馆驿另一侧,商贾们似乎都回来了,喧闹声隐隐约约的传了过来。
  次日,齐乞请燕子伋入宫,为他引荐临海城中的贵族和官员,略尽地主之谊。
  在宫中,燕子伋又见到了那位屈二公子,与齐乞交谈甚欢,觥筹交错,饮宴正酣。
  齐乞依旧用大铜爵饮酒,不过顷刻,已然有三四爵酒入腹,面色不改,拉着燕子伋向众人介绍。
  “这位便是燕国王孙殿下,在燕国贤名远播,深受国人爱戴,诸位皆是我齐国重臣,要使王孙殿下感到宾至如归,以证齐燕之好。”
  燕子伋举起手中的酒,“子伋年幼,此次游学齐国,还望诸位多多指教。”随即一饮而尽。
  齐乞又对着屈兆介绍道:“这位是楚国屈氏公子,此次乃是送公主入齐完婚。”
  屈兆微笑着对燕子伋轻轻举杯,说道:“屈兆见过燕王孙。”
  “屈公子有礼。”燕子伋回应道。
  齐乞笑着说道:“你二人一个来自北地,一个出自南国,南北风情人物大有不同,可多多交流,增长见闻。”
  燕子伋回应道:“北地南国终也是九州之内,虽略有不同,不过是气候环境有异,其种族文化也是一脉相传。屈公子乃是楚国名士,若能请教一二,子伋必然受益匪浅,只是齐楚联姻之礼已过,恐怕屈公子即将归国,子伋难有此机缘了。”
  屈兆笑着说道:“燕王孙过奖,屈兆学识浅薄,怎及王孙聪慧敏学,倒要向王孙请教才是。本来婚事既毕,该当归国,但是却在临海城中的见到一位故人,久别重逢,不胜欣喜,所以要多留几日,正好与王孙请教。”
  齐乞接着说道:“德安君的夫人曾随宣姜长公主入楚居住过几年,与屈公子相熟,此次在临海城中相遇,确是难得。”
  燕子伋附和道:“故旧重逢,确实欢喜,如此,子伋便叨扰了。”
  屈兆回道:“愿与王孙讨教。”
  酒宴之后,燕子伋回到馆驿之内,见到几位商贾正在门前等待,一童儿正与他们交谈。
  燕子伋迈步上前,童儿最先看到,赶紧走过来说道:“王孙殿下,这几位是中邑的几位商贾,前来拜见。”
  那几位商贾中推出一人来,身着锦缎,腰佩金玉,躬首一礼,“在下中邑白氏白壁,见过燕国王孙殿下。”
  燕子伋轻轻还礼道:“原来是洛邑巨富白丹的后人,真是失敬失敬。当年白丹公曾留下一本书,尽述商贾之术,如今可还在府中?”
  白壁笑着回道:“先祖所遗,后辈儿孙怎敢弃之。”
  “听闻得此书者,可纳天下之财帛,可惜子伋乃是外人,无缘一见啊。”
  白壁回答道:“自先祖著书传世,白氏代代相传,苦苦经营,至今也不过是略有家资,岂见天下财帛尽入白府?可知非书之能,实是人之能也。”
  燕子伋请一众人入内,分主宾落座。
  白壁率先开口:“我等在齐国采办货物,本来分散各个城邑之内,今日首次聚集在临海城,特来拜见王孙殿下,是为着一桩事。”
  燕子伋笑而不语,静听下文。
  另一人接过白壁的话说道:“我等得知,王孙此来齐国,是为着与齐国结盟,共剿海兽?”
  燕子伋低头举杯饮水,慢悠悠的回一句:“燕齐结盟,互利互好。”
  “燕齐边境多有战乱,若真能两国结好,消弭战端,与百姓而言却是一大幸事。”白壁笑着说道。
  “燕齐盟好自是甚好,但何以公子竟愿意让燕国最精锐之御风军入齐出海,可知大海滔滔,御风军久居内陆,必然难以适应舟船颠簸之苦,若是折戟海上,岂不使燕国元气大伤?”又一人接口说道。
  燕子伋回答道:“海兽时常上岸侵扰百姓,我御风军为救黎民于祸患,岂能退缩。”
  白壁拱手敬道:“王孙殿下心怀百姓,实有仁君之风,我白氏为首,诸家商贾愿捐输精粮两万担,替沿海百姓酬谢殿下仁心。”
  燕子伋问道:“君等皆是中邑之人,何以替齐国百姓谢我?”
  白壁回答道:“我等虽是家在中邑,但贩运财货,沟通天下,齐国有鱼盐之利,乃是富庶之国,商业兴旺,我等沿海之产业颇多。”
  燕子伋点点头,说道:“两万担精粮,不愧是巨贾,可惜我燕民甚多,时日难捱啊。”
  白壁接着说道:“两万担,确实不多。不过王孙殿下不必在齐国游学,御风军也不必应对波涛。”
  “家国百姓,子伋与御风军岂敢惫怠。”
  一人口中喃喃道:“凭我等商贾,筹粮有限。若是可以从中邑输粮,则八万担也并非难事。”
  燕子伋站起身来,回答道:“齐国富庶,纵十万担粮也数日便可筹集,燕齐盟好,齐王自不吝惜。今日已晚,子伋在行宫中吃多了酒,不方便招待诸位,待来日设宴赔罪。”
  燕子伋开口送客,白壁等人也不便再说什么,只得起身告辞。
  燕子伋亲自将几人送出门去,然后吩咐童儿闭门谢客。
  白壁等人走出不远,看着大门关闭,其中一人埋怨道:“为何要提及中邑输粮,这天下四国便是饿死了,恐怕也不愿意吃中邑一粒粮食。”。
  那位刚刚喃喃说话的人深叹一口气,回答道:“哼,都是乱臣贼子,饿死才好。”
  白壁缓缓开口说道:“看来燕齐结盟之事,我等要从齐国入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