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十二号档案 / 第三章 局势

第三章 局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下,雷心诚吃了一惊,我靠,这货牛逼啊!睡觉能睡得这么不拘一格,真是天下奇闻。
  罗惑也有些纳闷,坎肩站着睡觉大概是受过训练,他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个腰带怎么可能支撑住一个人身体的重量,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罗惑走近一看,一下子恍然大悟,说:“他腰里不是腰带,而是韧性非常好的钢丝锁。这种钢丝锁并不常见。坎肩,你是个做杂技变戏法的吧?”
  坎肩不知是睡意很浓,还是不想说话,直接用呼噜声回应了罗惑的询问。
  雷心诚经过十天的跑步拉练,也是非常的疲倦,紧跟着躺了下来。一个人迷糊了一会儿,又想想心事儿。翻了几次身,感觉睡的并不踏实。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雷心诚觉得自己越来越冷,抬头一看,火已经熄灭了。
  这几天就好像在梦游一样,雷心诚还没有适应过来。翻了个身,正犹豫该不该起来把火点着的时候。听见罗惑“哼哼”了一声,雷心诚一想,反正睡了也是被冻醒,索性就不睡了,和罗惑聊了起来。
  说起这场战争,罗惑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边大骂朝廷,一边又大骂日本人。
  雷心诚平时住在大山里,消息比较闭塞,对于日本人,并不是很了解,正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就忙问怎么回事儿。
  罗惑说,他经常赶车,所以走的地方比较多,听的事儿也比较多。根据他的听闻,日本国其实就是一个海外的岛国,整个国家就只有四个岛。
  而就是这个有着巴掌大地方的日本,竟然敢跑来欺负比他大几十倍的中国。他们的脑子这不是进水了,而是进岩浆了。更令人气愤的是,大清国竟然打不过日本人。
  罗惑还是很有爱国情操的,他把打败仗的原因都归罪于朝廷的软弱。用他的话来说,大清国的国策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赔款。
  这些年下来,朝廷签的条约已经数不过来了,割地赔款之后,又割地赔款。也亏着大清国地大物博,要不然土地都不够割让的了。
  雷心诚对罗惑的话很赞成。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中国人参战其实是很被动的,当兵的根本就没有经过训练,真要是上了战场,那也是一片混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罗惑继续说着,朝廷已经派人和日本人议和了。日本人一张嘴,白花花的银子要了两万万两,这还不算完,还要把我们辽东割让给日本国。
  雷心诚一想,就说不会吧。既然朝廷已经议和了,那么还抓我们参战做什么?这一次,朝廷多半是下了决心,奋战到底。
  罗惑解释说,我们其实就是摆摆样子,朝廷既然想要议和,当然需要些谈判的资本。如果战争崩盘了,那还谈个屁啊。现在朝廷勉强维持着局面,有利于谈判的时候有些资本。
  雷心诚恍然大悟,便跟着说道,照你这么说,朝廷现在忙着议和,一旦议和结束了,我们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吧。
  罗惑摇了摇头,说事情没那么简单,日本人之所以打到辽东来,就是为了扩大战果。你听说过流氓把女人衣服扒光之后就收手的嘛?现在谈判的重心就是这场战争。朝廷抓了些兵勇去糊弄日本人,证明自己还有实力。而日本人,没得到最大的好处,是不会罢手的,估计得把我们灭了,才会去和朝廷谈判。
  雷心诚一琢磨,朝廷的心思都放在议和上了。如果真有血战到底的决心,也不会拿自己去凑数了。想到这里,也十分庆幸自己做了一个运输兵,要不然真到了前线,那真是九死一生。
  第二天,运输队便得到了任务,说是朝廷的部队在凤凰山一带布防,抵挡渡过鸭绿江的日军。他们的任务,就是赶着几十车粮食,送到凤凰山前线。这个运输队,是一个大概由一百人组成的队伍。正规当兵的大概有三十多人,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却是监视。其余的七十人,都是被抓来的兵勇,做着赶车押车的工作。
  雷心诚和罗惑,坎肩上了一辆马车。罗惑说他会赶车,第一个由他来。坎肩笑眯眯的不说话,从腰里拿出一个烟袋,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雷心诚觉得,这老头可真有意思,他的那个破坎肩里面说不定藏了多少东西。就问他有没有什么吃的,坎肩点点头说他有,从怀里摸索了半天,还真拿出来几个馒头来。
  雷心诚拿着馒头,竟然还是热乎的,就问坎肩从哪里搞到的。坎肩用下巴指了指旁边一个当兵的,小声说道:“我偷来的,千万别被他看到。”
  雷心诚便不言语了,装模作样的看着马车前行,不时的偷偷地吃着馒头,里面还是带糖的。
  趁着几个当兵的不注意,雷心诚便和坎肩,罗惑商量着逃跑。罗惑摇了摇头,说前面是前线,后面是大本营,咱们又没有武器,根本就跑不了。再说了,朝廷就算不好,怎么也比日本人强。要是辽东半岛割让出去,家就没了,跑了去哪啊?
  雷心诚看向坎肩,坎肩也摇了摇头。偷偷的打开马车上的粮食袋,往自己的怀里装。雷心诚心想以后要是逃跑,还真得准备点吃的,便也跟着偷偷的往身上装。
  清军的兵力不足,所以并没有布成很好的联合战线。只是在鸭绿江附近十几个险要的位置,临时布置了一些坚守的据点。日本的大部队很难在这里通过,但小型的机动性部队却可以很容易的绕过这些据点,渗透到清军的后方。这支运输队为了保险起见,走的并不是官路,而是选择了山路。
  这里是长白山脉的末端,属于半山地半丘陵地势。山不是很高,但路却很难走,运输队需要在山里的盘山小路里绕开绕去,往往走了大半天,直线距离也就行进了五里。虽然走的辛苦,但索性没有遇到日本人的部队。就这样十几天之后,运输队来到了凤凰山。
  本以为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雷心诚却不知道,这里正是他曲折经历的开始。
  运输队刚到了凤凰山,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在这里布防的军队,不知道为什么,全都不见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