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与王者英雄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 第十二章 古仁人之心

第十二章 古仁人之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来从踏出碎叶城的那一刻,试炼便已经开始了。
  被千年狐白杀死的魔种身体很快烟消云散,十几枚金币凭空出现在李白手中,看来这边是这个魔种生产出来的金币了。
  茫茫大漠之中,一点小小的怨气也会被恶劣的环境放大,成为不可遏制的愤怒、自卑和信任危机。当三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互相谅解了。
  为了平复大家的情绪,李白从纳戒之中掏出了一瓶冰镇许久的葡萄酒,手腕一翻又变出三个高脚酒杯,杨致以和鹿灵一人拿了一个。李白给两人倒满了葡萄酒,杨致以为了不让酒水洒出,赶紧凑过脑袋先嘬了一口。
  李白出生贵家,自然不会不知道葡萄酒应该充分与空气接触细品才能得出其中真味,他现在倒满了,只是因为他懒得多倒一次。
  瑶化身鹿灵骑在李白脑袋上,不自觉摇晃酒杯,结果洒出来的葡萄酒便淋在了李白的脑袋上,贵气高冷的千年狐白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小鹿……”
  瑶显得十分抱歉,双手捧着不再摇晃,往口中递了一口,连连称赞道:“好酒,李白哥哥真有品位。”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两人一鹿就这样蹲在岩石阴影下捧着一杯满满的晶莹酒水,恶劣的环境和三人满足的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此之谓:苦中作乐。
  继续启程,离沙漠的腹地还有不少距离,此行的目的也渐渐明晰起来:去沙漠腹地见识见识。李白不知怎的,对那个北境漠地深处镇压的魔种大妖十分在意,要去沙漠深处有九成的因素就是这个贵公子的坚持。
  不过三人解开心结之后,沙漠上的狂风似乎就小了起来,不过半日,三人就发现了沙漠之中的一个小镇子,没想到在这大漠之中还有村落。三人大喜,但是越往里走,这个镇子给三人的气氛就越怪异。
  镇子当中的居民倒都是人类模样,只是他们神色怏怏,似乎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懒散地靠在阴凉之处闭目垂头。镇子中的建筑也是破败凋敝,显得荒凉贫穷,毫无生机。
  三人大异,就这般穿街而过,眼里所见皆是如此,三人心情都有些沉郁。
  忽然一个人影掠过,三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活动的居民,自然不肯放过。李白剑客行发动,两段位移身影瞬间消失,杨致以一愣神的功夫,李白的身形又回来了,与此同时,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污黑的小叫花子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三人。
  杨致以轻咳一声,搭腔道:“这位小叫花子……”
  话音未落,那小叫花子迅速从杨致以身上一抓然后转身狂奔而去,杨致以赶紧查看自己身上少了些什么东西。李白身形一闪,那小叫花子又被擒了回来。
  杨致以一脸正色,正要将不可偷盗的圣贤之道传授给这个小叫花子,没想到那小叫花子又故技重施,再次从杨致以身上不知顺走了什么东西。杨致以也变得平静了,直接转头看向李白的立身之处。
  果然李白身形一闪,那小叫花子又被抓了回来。
  小叫花子和三人面面相觑,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这套理论放在眼神对抗上也是一样的,两只眼睛同样敌不过六只眼睛。
  那小叫花子见不敌,很识时务,扑通一下跪倒在李白身前,以头抢地,呼天喊地:“求求你,救救我们镇子吧。”
  “到底怎么回事呀?”对于这个奇怪的镇子,即使是李白,也是感觉疑窦重重。
  那小叫花子脸上表情悲戚,开始讲述起关于这个镇子的故事:
  “我们这个镇子名叫清泉镇,镇子里有一口清泉泉眼,灌溉了整个绿洲,也养活了整个镇子,居民们勤劳善良,生活得十分快活。可是有一天,镇子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长着人类的身子,可是脸上却又是魔种的特征。他想要在镇子里住下来,可是大家都十分害怕他,镇长把强壮的叔叔伯伯组织起来,要把他赶走。他不愿意走,最后就发生了冲突……”
  “大家付出了一些代价,终于把他打成重伤扔到了镇子外边……噩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半人半魔种的多郎回来了,但是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怪物,他开始报复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将那些人的手筋脚筋抽离,还用一个魔物将大家的干劲抽离。从此以后大家都没有了干劲,什么也不愿意做,房屋渐渐破败,良田渐渐荒芜,曾经灌溉了整个绿洲的泉眼也被多郎独占,变成了一口枯井……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这个镇子。”
  听完小叫花子的叙述,三人沉默着,心中有些沉重,要说这个镇子的人惨吗?很惨。为什么呢?只能说咎由自取。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恶意压抑压抑,就会催生出巨大的恶魔,毁灭一切。
  那些直接伤害过多郎的人被挑断了手筋脚筋,那些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的人也受到了惩罚。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多郎伏在地上哭泣,似乎三人不肯答应他就不肯起身。
  杨致以在现代社会,这种事情见的听得还少吗?因此心中的悲戚最沉重,见多郎伏在地上反而有种活该如此的看客心理。只转过身不去理会。
  李白也是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将小叫花子拉了起来,看着小叫花子红着的眼眶,手腕一翻,手中出现了两个白花花的馒头,他递给小叫花子,道:“你饿坏了吧?”
  小叫花子接过馒头,也不管手上的污垢已经蹭到了馒头上,张嘴便咬,狼吞虎咽,吃相令人心酸。
  趁着这个空当,李白站到杨致以的面前,道:“致以,我们帮帮他们吧。”这是李白第一次跟杨致以用商量的语气说话,这件事,他看得出来,杨致以心中有一把尺,而那把尺,与自己的尺,不太一样,所以不希望两人再生嫌隙。
  杨致以不想帮,这是他们咎由自取,所以没有说话。
  李白道:“致以,你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知道你们那个世界是怎么理解仁这个概念的。在我看来,仁,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善行,不需要惊天动地,不需要杀身成仁。一箪食,一瓢饮,对别人有所帮助都可以称之为仁。”
  杨致以看着李白,他一直以一个上帝的视角在看待李白,觉得李白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个符号,一串数字,甚至说,他虽然身体来到了这个世界,却从未思考过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他的灵魂仍然留在了那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所以当李白用这种有些古朴笨拙的道理来试图说服他的时候,杨致以竟然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古仁人的道,是这样的。。
  “恻隐之心便叫仁,对别人的苦难无法身受,却能感同,这叫仁。高高在上注视人间悲欢自然是好,可是,那不是仁,那不是人,没有温度的冷漠不叫仁。”李白从不对谁说这么长的话。
  杨致以也明白了李白的意思,坐视不理便是冷漠,与当初那些坐视镇长伤害多郎的居民并无两样。杨致以沉默了许久,终于抬起头,与李白相视一笑,“走,我们去找多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