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鼎崛起攻略 / 第七章 得贤者,得天下?

第七章 得贤者,得天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诸位!请看!”
  “哗……”
  人群一片哗然,只见那优美修长的身姿,光滑的肌肤,银色的点缀,让人一阵怦然心动,高声呼喊:“真漂亮!”
  这时,李显适时的解释道:“此物大家都认识,自不用我多说。旁边那小本子也很简单,就是一份授鼎公函。”
  说到这,李显特意卖了个关子,这也是“李显”特意安排的。
  “一年后的今天,会有人走上台来,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带上这顶鼎冠!”
  人群顿时像是炸开了一样,群情汹涌的好似捅破天际一般,就连天空都为之震撼,一下子变得晴空万里,美不胜收,就像是在预兆着什么一样!
  而科学研究这回事,哪怕是土科学那也是极其消耗资金的,要想支撑如此大的消耗,想要靠户部的划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且自家殿下的规划可不只是一点点用钱的地方,那可是来多少银子都不够填的窟窿!
  不过……这殿下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竟然能够想出独轮车这种运输大杀器,而且还能够想出“流水线”这种恐怖“印钞机”。
  让八王府从来就没有缺过银子,而且此时真相只有自己和那卢家公子才知道全部,其他的女工们每日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加工,然后做多少拿多少,丝毫不少,但也不会多付一个铜板。
  而这个时代的女性,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能够大大提升自己在家中地位的有效手段。而自己等人也不用担心她们会泄密,因为“大贤”说了:高薪付给你们,是包括了封口费的!
  如果你们的口不严,将工厂的秘密说出去,那就真的变成“封口费”了!
  于是,哪怕是再大嘴巴的人也不敢在外乱说,况且大嘴巴也不会被召进那工厂。而他们各自的家中也不敢多问,只是知道自家有人在那工厂中干活,生活水准就能大大提升!
  当然了,此事不可能放在京都,否则第二天就要满世界都知道了。
  只不过……李显认为自己知道殿下所有的安排,这就有些看不清自己了。他又如何知晓鼎云这个“坑王之王”的深邃和广大呢?
  一年后,聚贤台。
  台上诸人静静等待,台下众人默默观望。
  一年老者缓缓上得台前,走到那历经一年的风吹雨打,已不再闪烁诱人光泽的鼎冠之前。
  老者拒绝了“显贤”换一定新鼎冠的提议,这是属于自己的,也属于所有能工巧匠的荣誉,谁也不能夺走。
  它承载的不只是自己个人的荣誉,而是汇聚了天下所有机巧技术传承人的期望,因为,他是第一个被正式认可的只属于匠人的身份的鼎冠!
  在一个同僚的帮助下,老者带上了独属于匠人的鼎冠,哪怕这不是他第一次被授鼎。但没有一次能够让他如此的激动,如此的快乐。
  这人的身份也非同一般,不是寻常人,而是大鼎皇帝时期的工部正官大尚书鲁均开,一个纯粹的工匠世家出身。
  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那高达四十九丈(49*3=147)的木质楼宇“摘星楼”已然立下根基。
  那可是四面八方都可承受攻城车数下重重撞击而纹丝不动的存在,而且最让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坏掉的木板基料,竟然还可以无缝替换,短短的一刻钟,就再次焕然一新。
  据有知情人士透露:只要有足够的鼎木(就当是一种木头除了重量外拥有304不锈钢的特性),此楼可以无限接受攻城车撞击。
  当然,是不是真的咱不好说,但在建立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奏章,多少非议往简丰帝那里去。但都被简丰帝和工部顶了回来,没办法!谁让现在的工部官员不是鲁均开的徒弟,就是鲁均开的徒弟呢!
  只不过,作为少数几个知道“显贤”不是李显的人之一,他还是不明白殿下耗费巨资修建这“摘星楼”是为了什么。
  但这并不妨碍他为尚且处于蛰伏期的八殿下察遗补漏,做着一些不易察觉的安排。
  再说,修建“摘星楼”所用到的几项技术,大大的让百姓让商人们尝到了甜头,纷纷慷慨解囊,愿意资助天造局的研究,只要出了什么新技术优先交给自己便可。
  这一下,就让所有人闭嘴了,就连一向吝啬的户部都嚷嚷着:别动!缺钱来找我们!
  比如,将同样的技术用以制造三五层的楼宇,虽然没有摘星楼那般壮观。但是每多一层可以多安排多少东西进去,就不用在赘述了吧。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打着歪脑筋的人盯上这稀奇东西。
  “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十层十运用摘星楼工艺制作的竹椅,保证您坐上之后直登摘星楼,平布上青云!”
  然后有好奇的顾客上前一看:我呸!这不就是寻常的椅子吗!顿时一阵怒骂。
  然后那商家也不生气,头头是道的讲述一番,说的那是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听得旁边的新潮澎湃,当场就有几人拍出银两,喜滋滋的扛着椅子回家了。
  但是,等他们回家后冷静下来发现,这就是普通的椅子,顿时吐血三升之下告上了八王府。
  然后,被多人状告欺诈销售的古无言当即就被逮住了,如果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显贤”先是让他退回卖椅子所得的钱财,然后让他以那椅子为道歉的诚意向所有被他忽悠的人道歉。
  最后大家发现,他摇身一变就成了专门负责替八王府向百姓们讲解科普一些东西的科普员。
  什么是科普员大伙不懂,也不想深思,但是每逢那一天,许许多多的百姓都搬好凳子,自带酒水就等着“科普员”那精彩万分的说书。
  对,就是说书!
  谁让那古无言说的实在是太好太好,一时之间聚贤台每逢初八十八二十八,就人满为患。
  后来科普员没有什么科普的了,干脆就讲起故事来。
  一时之间,古无言声名鹊起,许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幸运儿攀上了高枝。
  但又让另一种说法渐渐开始有人提及——“得贤者,得天下!”
  虽然这谣言来的非常突兀,但却有鼻子有眼的,最关键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你不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