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吾国有秦 / 第十五章终归咸阳

第十五章终归咸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函谷向西,关中土地平坦无遮,应公子胡亥与赵高的要求,车驾加快了行驶速度,一路无停。
  不日,连绵起伏的建筑群映入了众人眼帘,出行一年,终缓缓归矣。
  孝公变法,商君筑城。
  一座位于渭水之旁的咸阳城象征着秦的崛起也见证了秦的毁灭。
  秩序井然的咸阳就像是一台巨大的机器般一丝不苟地运转着,帝都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部分零件,无需思想,无需自择,也无需悲喜,日出而做事,日落而歇息,仅此而已。
  络绎不绝的往来商贾是属于少府专营的贸易,繁花似锦的亭台楼阁是王公贵胄的私人宅邸,咸阳城的一切与普通人都无所关系,百余年来,秦人已不苟言笑,不分自我。
  宏大的宫室,各异的别馆,精美的亭台楼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彰显帝国的伟大,皇帝的不世之功。
  公子胡亥从复道攀爬上咸阳宫高陡的陛阶,向下望去,芸芸众生尽在脚下,吾为天子,大秦皇帝。
  一路上勾心斗角相互提防的左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如今终于可以坐下来细细商谈了,如何发丧始皇帝,如何昭告天下使少公子平缓继位,这些都是没有史料可查,旧例可寻的。
  咸阳,左丞相府邸。
  李斯崇尚奢华,更以贪财喜势为自污保身之策,府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楼榭亭阁,高下错落,往往连着一处水榭这边是丹楹刻桷那边是烟柳画桥。
  此时正值盛夏,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茂树郁郁,修竹亭亭,往来之人无不被此景所惊艳。
  庭院内,李斯着收口大袖袍服正与前来拜访的赵高对坐而言,落英纷飞中颇有几分诗情画意。
  始皇崩殂,少子当立。
  这使得昔日不过中官的赵高其身份水涨船高,有帝师之资傍身,今来到访,李斯亲自设宴款待,也是平常。
  “陛下身后之事,无前代可考,府令以为如昔日天子四重七椁如何?”酒过三巡,李斯看着赵高,试问道。
  “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赵高摇头否决道:“拖延过久,恐有生变,不妥。”
  “斯不事古。”李斯长吁一口气,他明白赵高所未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众公子皆居咸阳,虽是闲散之身,然百官却不都如二人一样下注于少公子,拖得久了确实容易节外生枝,思及此处,李斯问道:“府令请讲,斯洗耳恭听便是。”
  “周礼迂也,不可取!”赵高侃侃而谈道:“今之计,高以为,当立即安葬骊山,以诸公子及咸阳宫中妇为殉。”
  李斯眉头紧锁,妇人为殉他不反对,但涉及诸公子,这让他不得不出言阻止。
  “诸公子或可为新君臂膀,若为殉,使国失栋梁,今人之罪也!况且,古来未有以子殉父之先例。”
  始皇帝诸公子多与李斯有姻亲之宜,未来不论这些女婿是否依旧白身如今,却也是其左丞相在宗室之中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助力。
  “呵!”赵高冷笑,李斯打着什么主意他很清楚,无外乎就是想留给自己一条后路罢了,然而事已至此,却依然优柔寡断,真是难成大事。
  时日不比往昔,赵高也没了循循善诱的耐心,他直言不讳地说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次腐儒之学,君侯何故?乱法而谈儒?”
  “府令谬论!”李斯斥责道:“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今陛下崩殂,府令不思以天子之礼厚葬而草率之,又以子殉父,断宗室臂膀左右,斯敢问府令,如此可要架空于少公子!”
  “君侯。”赵高语气平淡,悠悠地说道:“保全诸公子是否另有他意?”
  “汝......”
  “诸公子皆年长于少公子,留着后患无穷。”赵高道:“君侯若是执意如此,可入咸阳宫与少公子言说。”
  李斯默言,良久才开口道:“是斯思虑不周。”
  “既如此,君侯是认可了高所言?”赵高步步紧逼道:“唯愿君侯与高共进退!”
  “砰!”
  李斯失措,酒爵跌落于地。
  赵高确是不管李斯的表情作何变化,他一饮而尽爵中之酒离开了曾让自己仰慕不止的丞相官邸。
  始皇帝在位之时,为求自保不被君王猜忌,李斯与朝中君臣或疏远或交恶,怎料至今,却几无可商量之人。
  荀卿曾有言物禁大盛,若非贪恋权势又何须今日这般进退维谷。
  秦酒苦涩,难以入喉。
  法家之辈入仕者,又有几人善终。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赵高与李斯的商谈自然不会令公子胡亥一无所知,毕竟无论如何都要身为储君的少公子首肯才算的上名正言顺。
  以嫔妃、宫娥及诸公子殉葬,这一决议让公子胡亥闻讯不寒而栗,可是此刻他能做的只有尽量减少数目,而不是否决,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莫说他不过是储君,就是真的登基也不敢贸贸然地掀翻传承千年的礼仪道统,况且这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事,以人陪殉的是先君又不是公子胡亥自己。
  殉葬制度在华夏大地上确切地起源自殷朝始,毕竟这是中国第一个信史可查可考的王朝,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以活人殉于亡者除了炫富的成分外,更多的则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之心,至于后世觉得的残忍等等就没法因时而异了,毕竟自从智人出走非洲大陆以来,靠着仁慈是无法立足的,以今人之眼光评价古人,何其愚也!易地而处,谁也不比谁善良。
  秦人殉葬也由来已久,起码太史公在其著作《史记》中就有记载言自秦武公起:“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至于秦武公之父秦宪公有没有使用殉葬,就不得而知了,估计也逃不了这个习俗。
  不过尽管山东六国一直以蛮夷之名冠以秦国,但秦献公却做了一件足以让秦国在同时期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大事,就是自献公元年,秦国“止从死”,即废除了殉葬。
  虽然后来这一制度在秦国又死灰复燃回到了周礼文明的大环境中,但也不得不承认起码在这一点上秦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再一次明文废除就要等到千年之后的明英宗了。
  而既然先君曾向天下宣布自家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那么考虑到如今宗周亡国不远,周礼尚存,就不得不继续遵守这一制度,毕竟大环境如此,不是公子胡亥一个储君可以左右的。
  “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
  昔者,穆公崩,从死者百七十七人,这是数百年之前的事了,始皇帝的功绩远超其先君穆公,秦国的国力也不是当时可以比拟的,依如此看,不超过这个数目肯定是不被接受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为君主殉葬的,起码整日服侍公子胡亥左右的景夫和妫宓就没有这个荣耀。
  咸阳宫。
  公子胡亥在少府章邯的陪同下正散步于甬道之中,身为皇室大管家,很多事是绕不开他的。
  “章君以为。”公子胡亥问道:“殉者几人为宜?”
  “公子。”章邯思索道:“邯以为先帝宫中非有子者,出焉不宜,可皆令从死。”
  “可有多少?”
  “录籍在册者,二万五千人。”
  “皆殉?”
  这个数目让公子胡亥大吃一惊,这不是战阵之上斩杀的首级头颅,这是毫无罪恶的宫娥,只因未有子嗣所出就要统统从死,一时间真是难以接受。
  “公子不喜?”
  见公子胡亥的惊惧的表情,章邯道:“此事并无定制,若公子不忍,或可与群臣慢慢商议。”
  “先搁置吧,待吾与群臣商议而定夺。”公子胡亥点点头道:“昔我先君献公曾令止从死,吾深以为然。”
  “公子仁爱,为天下幸事。”不咸不淡地拍了句马屁后,章邯问道:“那诸公子呢?”
  “以子殉父古之未闻。”公子胡亥断然否决道:“此事还需少府与府令据理力争一二。”
  少公子的话外之音章邯顿时间有了明悟,难不成这对师生也生了间隙不成?
  心下所想,却不能宣之于口,只是暗自琢磨。
  章邯的沉默,公子胡亥看在眼里,只是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问题,也无心关注少府如何做想。
  “骊山之陵若是按图所建,还需几日竣工?”公子胡亥阔步走着,貌似漫不经心地问道,这可关系着他什么时候可以继承大统,由不得他不去重视。
  几日?
  章邯闻弦琴而知雅意,他忙道:“室内已成只差封土,地上宫阙可徐徐图之。”
  真醒目,这样的少府,少公子喜欢。
  “尽快吧。”公子胡亥点点头道:“皇考劳累一生,也该好好安歇一阵。”
  “唯!”
  “周礼也好,新礼也罢。”公子胡亥瞥了一眼身侧亦步亦趋的少府,开口道:“无外乎生人寄托哀思而已,此事还需少府与朝中诸臣言谈,礼不可简,但也不可拖。”
  “唯。”
  “至于参与修建的臧者,少府以为当何处理?”
  “公子觉得如何是好?”章邯试问道,他虽有腹案在侧,却是怕徒惹少公子不快。
  公子胡亥失笑,他回过身看着谨小慎微的章邯,道:“按例该如何?”
  “先君陵寝,臧者皆知之,臧重即泄,臣以为当待大事毕矣,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可尽闭工匠臧者,使无复出者。”
  “此为旧例?”
  “然也。”
  人命不值钱啊!
  公子胡亥思索道:“或可尽迁其室,常居帝陵左右,赐予田地,世代耕种,使人为先君守寝。”
  “公子。”章邯蹙眉,他小心翼翼地追问道:“此举或善,然邯恐群臣......”
  “无妨。”公子胡亥决定道:“吾手书一封,由少府带至左相处即可,今尚未承大统,吾不宜与臣下多过接触,只得有章君代劳。”
  “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