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古村红狐 / 第三章 剥皮狐

第三章 剥皮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首诡异的童谣已经很久没有人唱过了。
  彭泽还记得,当年,许大爷第一次教给他们这些孩子童谣时的情景。
  一群穿着破烂的孩子,地上围坐成一圈,赤着脚,踩在土里。所有人手里都捧着半个已经焦糊的烧饼,他们的指甲里满是污垢,可是没有人在乎,全都津津有味地啃食着,似乎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中间站着的那个佝偻着腰的老头和他诡异至极的故事。
  老头一脸的麻子,大概是因为年轻的时候遭了天花,治好以后就留下了一脸蜿蜒曲折、坑坑洼洼的丑陋疤痕。他性格乖戾,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孤身一人,没有人见过他的亲人。附近村子里的人都不喜欢他,也不允许自家孩子跟他混在一起。说来也怪,这些孩子似乎完全不害怕老头的脸,不顾爹娘阻拦,偷偷溜出去找老头,吵嚷着要听故事。
  故事自然是引人入胜的。孩童本就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只是觉得,这些故事听起来很有趣,而村子里的成年人就不同了,他们每次听到老头唱的童谣,讲的故事,都会觉得毛骨悚然。于是,老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他不哭不闹,任由那些人对他又踢又打,第二天,他仍然会在田里的老地方等那些想要听故事的孩子。
  大概在彭泽十五岁时,老头因病去世,死在家里,过了十多天才被人发现,夏天气温高,老头的尸体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再过了一段时间,彭泽就听爹娘说,邻村闹了瘟疫,病倒了很多人,原因不甚明了。
  这么一回忆,彭泽突然就想起了老头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
  那个故事很奇怪,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反正就让彭泽觉得非常奇怪。
  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头说,这个故事是真的。
  老头是这么讲的:几十年前,村子里遭了蝗灾,很多人种的庄稼都被啃尽。一时间民心惶惶,村子里开始流传出一些迂腐迷信的东西。
  大山里阴气重,难免会有什么“动物成精出来吃人”的传闻。这个村子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每年在固定时间做祭祀仪式,猪牛羊是最普遍的祭品,但是后来,有一些人上山砍柴时发现了很多狐狸,红褐色的皮毛油滑光亮,因为蝗灾庄稼没了,这些人便起了歹念,想剥下狐狸皮卖出去挣钱。只是当时村子里有规定,不能够捕杀有灵性的动物,以防招致灾祸。他们便大肆地在村子里宣扬以狐狸肉祭天能为村子里带来祥瑞之气的言论。
  村子里的人本就愚昧,禁不住这些人的花言巧语,纷纷听信了。
  狐狸骨肉祭天,皮便被他们剥了去,出售给邻村收动物皮毛的商贾。
  没过多久,山上的狐狸就消失匿迹了。
  但是,祭天仪式突发变故,村民从山上抓来的最后几只成年狐狸被剥皮以后,本来安然无恙地摆在祭台上,可是,就在这些祭品准备入土的前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村民们只好躲在自己屋里,不敢出去。
  第二天早上,村长去祭台的时候,发现那几只狐狸不见了。祭台上只留下几个猩红的血印。
  当时听故事的小孩子都好奇地问老头,
  “老爷爷,那几只狐狸到底去哪了呢?”
  老头回答道,
  “谁知道呢,大概是成了精跑掉了吧。”
  孩子们还想继续缠着老头,不让他走。
  “好了好了,我要走了,你们快回家吧,不然他们又要抄着木棍敲我的脑袋了!”老头推搡着彭泽他们,然后佝偻着腰走了。
  彭泽当时就觉得这故事怪怪的,跟老头之前讲的所有故事都不同。大概是因为,这片区域的山里,压根就没有过狐狸,他也从没见过狐狸。在山上见的次数最多的不过是几只野鸡土狗而已。
  不出他所料,那个出钱让他挖坟的人早已不知去向。那个外乡人突然来到小村庄里,还偏偏委托身材并不高大强壮的彭泽去替他办事,干的还是这种伤天害理的勾当。把乱如麻的逻辑理出来后,彭泽只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许川瑶与狐狸这个谜题的答案也许只有当年听过老人讲故事的人才会知道。因为他非常清楚得知道,从小到大,他从未再在另一个人口中,听过那个关于剥皮狐狸的故事,而且现在的山里绝对没有狐狸。
  许老汉、许川瑶。彭泽脑中突然电光石火地闪过一些东西,都姓许,而且邻村的大姓是王,姓许的并不多,会不会,其实他们两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比如血缘关系?
  当年他和其他孩子没见过许老汉的亲人,大抵早就死绝了,只剩下他孤身一人。
  老头口中的“白骨夫人”会是许川瑶吗?剥皮狐狸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彭泽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思维怪圈里。他突然回神,想起一大早就带着孩子去大姐家的妻子,还有屋里的木箱残渣,想着还是先回去确保妻儿安全为妙。
  于是,他没再去管和外乡人的交易,便回了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