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花香难忍 / 行为密码

行为密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什么是情感?情感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引起共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感在表达出来的时候都能触发别人的同感,这个是复杂的问题;在很多时候,人们因为某件事情而迸发的情感本身,是当事人对于事件的态度,然而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态度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想产生共鸣,那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情感一词其本身具有的性质和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又是雷同的,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又说明了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又是不同的。
  我现在把情感分为情感基础和情感建筑,在情感基础中,又分为积极,消极和回避,这三个基础性的词汇是人本身形成情感建筑的重要依据,缺一不可。
  在情感建筑中,积极代表着愉悦,快乐,兴奋,热血和乐观等,消极代表着悲伤,消沉,痛苦和悲观等,回避代表着恐惧,厌恶,愤怒和生气等等。
  在这样的情感构成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讨厌的东西,也有自身喜爱和厌恶的东西,这个在不同的人身上又有着不同的体现。
  关于行为,行为同样有行为基础(判断)和行为建筑,在行为中,因为积极而具有建设性,因为消极而具有回避性,因为回避而具有毁灭性,这个就是从情感到行动的一系列构成与它们本身的关系。
  关于行为,又有着行为矛盾,行为矛盾的根源是判断问题,在行为建筑的形成中,判断建筑是有其基础性的。
  判断建筑的形成是由情感和理性共同决定的,这里举一个例子,当事人因为愤怒而准备骂人,但是理性告诉他这是不行的,会伤害到别人,所以他选择了沉默,但是又实在生气,所以他在之后找了那个让他感到愤怒的人谈话,双方消除了误解,皆大欢喜。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理性和情感共同决定了行为建筑的形成。
  那么理性也具有其下层基础和上层建筑吗?不会,理性是人本身对于事物的客观思考,而不是主观情感,这里,理性只存在三个元素,行动,不行动和等待。
  人本身通过理性判断其本身即将出现的因情感而导致的行为是否合理,而决定怎么行动或者不行动,依据是其本身对于事物的客观判断,而不是情感的主观判断,在这里,行为产生的依据是主观判断(情感判断)和客观判断(理性判断)。
  所以判断建筑形成,由情感判断和理性判断共同形成的判断建筑才是完整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判断建筑称为行为建筑的基础,行为来源于情感的判断和理性判断的共同作用。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解决一下某心理疾病:忧郁症。
  忧郁症患者的情感判断中存在着大量的回避判断,这是具有毁灭性的,愤怒,生气,厌恶和恐惧等令他们痛苦不堪。
  在理性判断中,他们认为回避判断是正确的,所以开始执行回避性情感,产生回避行为,进而加深痛苦,使病情恶化。
  为什么忧郁症患者的理性判断会认为回避判断是正确的呢?从行为矛盾上来看,患者一方面回避社会生活,一方面渴望健康,他们只能构建一个虚拟的安全的世界,人本身离开社会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毁灭。
  所以在这里,忧郁症患者的行为矛盾为回避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情绪,对自我构建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态度。
  则判断问题在于,患者认为社会是有害的,所以才产生了这些致病性行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知道,社会上既有正面的东西,又有负面的东西,患者长期生活在负面的社会之中,自然会受到大量的伤害,从而回避社会生活。
  要想让患者康复,就必须让他接触正面的社会,让他看到社会积极的一面,从而健全患者的人格。
  因为心理疾病患者都是不健全的人,他们缺失的大多都是积极情绪,即对于社会的正面的认识,这些正面的认识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即人本身的积极性,消极性和回避性,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回避因素,这个也说明了环境决定意识。。
  所以,任何心理疾病患者都是缺失了积极,消极和回避这三种情感基础中的一种才发病的,所谓缺什么,就补什么;怎么补?社会上存在大量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回避因素,让患者去体验,就可以补足其缺失的情感基础了,患者自然就会痊愈。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一下判断和行为的关系以及形成他们内在联系的能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