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煌煌贵胄 / 第七章 四方云动

第七章 四方云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临安城。
  大陈帝都皇城,这里聚集了天下的财富,天下的权力以及天下的才人。
  在目力只所及所不及的天下,最宏伟繁华的帝都皇城,看起来依然从容而繁忙,亦暗潮汹涌。
  前有明帝连颁十一道金牌召北方将领回京,后有神剑龙渊和至宝天机盒现世,整个京城不可谓不热闹。
  神剑龙渊自不必说,那是江湖武林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至于能不能守得住就另说了。
  而天机盒更厉害,不仅江湖人士想要得到,就连当今皇帝也想得到。
  天机藏名,地灵纳宝。
  风水有脉,神州潜龙。
  前一句说得是,天机盒中有关于五百年前一统天下的秦皇朝的宝藏消息,得天机盒者得宝藏。
  宝藏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后面一句说得是,天机盒中藏有神州大地龙脉风水图,得到天机盒者得天下。
  当然了,明帝想要得到倒不是因为天机盒的谶语,而是因为天机盒是大陈高祖皇帝,杨氏老祖宗的陪葬之物。
  简单来说,就是祖宗的坟被盗了。
  作为皇帝,他怎么可能人受得了先祖的陪葬物品流落在外。
  所以朝中臣子动了,晋王、景王、如玉公主也出动了。
  临安城某处华贵的院落之中,四周百花齐放,花香四溢。
  百花之中,有一条用玉石铺就的清幽小径,小径通往不远处临池塘而建的凉亭。
  凉亭中站着三位宫装女子,这便是当今如玉公主和杨秀赠与她的两个侍女邀月、怜星。
  “消息可打探清楚,到底是何人胆敢对少城主与如歌出手?”如玉公主随手朝池塘里扔着饵料,看着争相抢食锦鲤,她面带寒霜,语气清冷。
  “启禀公主,对少城主出手之人干净利落,一击未中便果断退走,并未留下任何痕迹,如今尚未查清。”邀月恭敬道。
  “公主殿下,如今陛下让您与景王、晋王彻查天机盒一事,或许是晋王与景王的手段。”怜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毕竟有少城主相助,飘雪宫定然能抢先一步。”
  “如果是晋王与景王联手,恐怕晋王与景王会联手联合清风城莫少对少城主发难,那么······”
  如玉公主抬手,示意怜星不必再说下去:“只要有本宫在一天,少城主就永远是少城主,是以后的中山王,谁也别想翻天。”
  邀月连忙行礼:“奴婢这就带飘雪宫众赶往云间楼。”
  “不必。”如玉公主摇了摇头,扔到了手中饵料,坚定道:“这个时候本宫必须亲自在他身边,本宫倒想看看谁还敢乱来。”
  “公主,万万使不得,晋王与景王若是知道您在这个时候和少城主有所来往,定然上奏陛下,恐怕会对我们更加不利。”怜星劝说道。
  本来就因为当初李如歌一事,如玉公主被明帝严令,在未完婚之前,不得再与李如风来往,如玉公主如果真去见了李如风那便是抗旨不尊。
  如玉公主冷哼一声,邀月怜星连忙跪下,她怒道:“之前你对此事隐瞒不报,难道就是想让情势不复杂吗?”
  “此事奴婢也是昨夜才得知,没能及时禀报,请公主责罚。”
  “不必说了,当年晋王景王担心本宫与少城主借助如风哥哥之势,强行毁了本宫的婚事,让本宫一等便是五年,如今这朝堂,晋王与景王能只手遮天,那么本宫与二弟亦能单手蔽日。”
  ————
  距离此处不远的另一间院落。
  “一个每天只会死读书的人,岂能当得王爷‘天下奇才’的称赞。”一位身着盔甲腰挎仪剑的武人,望向院落凉亭中,那个捧着书来回踱步的书生,语气不屑。
  “读天下书,知天下事,得智谋计。”一位面目俊秀,身着蟒袍的年轻人从屋中走了出来:“咱们这位多才公子的心思,小侯爷你不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景王殿下府中的书我已经看完了,今日之后,我便要走了。”凉亭中的书生放下手里翻到最后一页的书,行礼感谢道:“在此,谢过景王殿下了。”
  “文公子要去哪里?”景王杨淼问道。
  书生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抬头看向了东北方。
  “文公子可是打算去无双城?”
  书生点了点头。
  “此去路途遥远,且无双城之人房家与文家素来不睦,文公子一介书生,莫不要有去无回。”被称为小侯爷的男人对这位一直在景王府蹭吃蹭喝的文公子很不满,也颇为不屑。
  “我不过是一介书生,喜欢读书而已,又不是去找麻烦,这朗朗乾坤,王小侯爷可曾听过因为读书而丧命的?”文公子转身背起石凳上的书箱,拿起书箱旁边的青竹杖,看向景王,说道:“此去必回,最多两年。”
  景王笑了:“盼与君再会之日。”
  文公子笑了笑,没有过多客套,他走出了凉亭,似乎想起了什么,走了没几步,他又停下了脚步。
  “对了,刚才有只鸽子飞到凉亭,应该是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的,鸽子的样子很疲倦。”文公子在胸前摸了摸,摸出一根主管,丢个了景王。
  “谢了。”
  文公子摇摇头,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景王府。
  王小侯爷对他的态度颇为不满,冷哼了一声。
  景王摇了摇头,笑道:“心中不要有什么不满,你别看他好似终日只会读书,他是有大才之人。”
  “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能有什么大才。”王小侯爷愈发不屑。
  景王叹了口气,笑道:“罢了,不说他了,还是看看谁传递来的信,或许有天机盒的下落也说不定。”
  当景王拿出竹筒里的纸条展开,他脸上的笑容逐渐褪去,眉头紧锁,不言不语。
  “怎么了?”王小侯爷问道。
  “你自己看吧。”景王递过纸条,愤恨道:“没想到他竟然真能被救活,当年年那么重的伤居然没死。”
  “殿下,是否去晋王府一趟?”王小侯爷如临大敌。
  景王杨淼悠悠叹了口气,“恐怕不去也不行了。”
  晋王府。
  晋王杨源正看着桌上的信纸哈哈大笑,因为信纸上写着:天机盒现身云间楼。
  笑过之后,他便看向了房中的属官,说道:“王司马,召集王府所有士卒护卫,今夜包围云间楼,本王一定要抢在他们之前拿到天机盒。”
  “殿下,云间楼乃是太子殿下麾下产业,恐怕······”
  “怕什么,本王那位皇兄恐怕现在都只剩下骨头了,如果不是以前没有借口,本王早就对他麾下产业动手了。”
  “是吗,恐怕未必吧!”景王万万没想到来晋王府竟然会有意外之喜,让他知道了天机盒的消息。
  “谁?”杨源大怒道。
  话音未落,杨淼便推开了书房的门,自顾自的走了进去,笑道:“三弟,别来无恙。”
  杨源没理他,而是朝门外喊道:“今日值守仆从杖毙。”
  说完这句话,他这才看向了杨淼,冷笑道:“别在这儿跟我装什么正人君子,你找我何事,说吧!”
  杨源看了一眼王小侯爷,没说话。
  等到王小侯爷递上写着四个字的纸条,他才叹道:“看看吧。”
  看着纸条上“太子归来”的四个蚊蝇小字,杨源脸上的怒气愈来愈盛,最后更是用手中寸劲将那纸捏得粉碎。
  他冷冷道:“看也看了,你滚吧。”
  ————
  临安城,灵犀巷。
  这里居住的都是朝堂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且亦文官居多,武将一般都住在隔着鹤祥街对面的芴玉巷。
  杨秀老师王纲所在的太傅府,自然在灵犀巷。
  这天傍晚,老爷子正在凉亭里喝茶,家里的小孙子王方翼就匆匆朝他跑了过去。
  “祖父,您老人家之前根本没必要与秦相上奏陛下与北元议和,您看看,这是从东边传回来的消息,太子殿下出现了,已在回京路中。”王方翼满脸兴奋,从怀中摸出了一张信纸。
  老人没看,笑问道:“方翼,祖父我今年多大了?”
  王方翼一头雾水,却还是回答道:“八十。”
  老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头子我都过了不逾矩的年纪,到了八九耄耋的年纪。这还不自觉一点,那叫占着茅坑不拉屎,或者说是蹲在那儿拉屎太久,这都是要被人往茅坑里扔石头的,到时候被溅了一屁股,那就怨不得别人。”
  王方翼笑了笑。
  大陈朝堂上经历过杨滅那朝的朝堂重臣,因为后来经历的太多,看得太多,不满意的太多,其实都不太文雅,哪怕是读书人出生也一样。
  老人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锦簇的美景,叹了口气:“牙齿快掉光了,头发也没几根了,都快走不动路喽,愁啊!见着年轻漂亮的姑娘也无心无力了,最多啊,就只能想想当年,想想当年的英雄了得,年轻好啊,有官可升,有事可做。”
  “祖父,我懂了,我马上派人到云间楼。”
  老人摇了摇头,没说话。
  “我亲自带人前去。”
  “这就有点小善了。”
  这还只是有点小善?
  王方翼沉吟了一会儿,笑道:“孙儿独自一人前去。”
  “善。”
  祖父口中的大善,王方翼是不期望了,他活了二十来年,他就只听到过祖父称赞太子殿下的作为大善。
  他的要求不高,能有个善字就满意了,他笑着出了太傅府。
  临安城中,芴玉巷和灵犀巷各个高门大户中,或多或少都在谈论关于太子杨秀的话题,而且大部分都是王老爷子这么个态度:人老了,做不动了,有些事就该轮到你们小辈了。
  一时间,两个巷子里一部分的年轻小辈纷纷朝云间楼赶,可谓四方云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