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美妙的瞬间 / 第五十五章 回忆手上动作

第五十五章 回忆手上动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忆手上动作
  昨天下午,我看手机时,发现了一条微信消息,是《现代文学》发给我的:张老师,你的小说《回忆手上动作的感觉》发表在《现代文学》,你需要几本?
  听这话,不是免费给作者寄样书,感觉是向作者要钱。
  我当即打出了一段话:请编辑老师给我寄一个电子稿,感谢!
  我记不清我是什么时候,给《现代文学》杂志投了这个稿子的,怎么突然编辑用微信通知我的小说发表,感到有些意外。
  我总以为编辑如果让作者付费发表稿子,那种事干不得,并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在个人能力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发表作品,也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因为这一条微信,早上,我打开了十堰爱社区文学版块里,在我过去发在这里的文章,找到了一篇类似的文章,自己读起自己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手上动作的记忆》,文中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里关于理解记忆的句子:“明白记忆是怎样一种东西了。我可以通过您的手感觉出来。”
  佐伯微微一笑:“那就好。”
  中田把自己的手久久重叠在她手上。不久佐伯闭目合眼,静静地沉浸让身体到回忆中。那里面已不再有痛楚,有人把痛楚彻底吮吸一空。圆圈重新圆满无缺。她打开远方房间的门,看见墙壁上有两个和音像壁虎一样安睡着,遂用指尖轻碰那两只壁虎。指尖可以感觉出它们恬适的睡眠。微风徐来,古旧的窗帘不时随之摇曳,摇得意味深长,宛如某种比喻。她身穿裙摆很长的蓝色衣裳,那是她很早以前在哪里穿过的长裙。移步时裙摆微微有声。窗外有沙滩,可以听见涛声,也能听见人语。风中挟带着海潮的气息。季节是夏天。季节永远是夏天。空中飘浮着几方轮廓清晰的小小的白云。”
  当我重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上面的文字时,对自己手上动作产生的记忆,犹如听到了雷声,一下子给惊醒过来了。
  昨天晚上八点,出去跑步。出发的时候,到了向外面出发的那个门前,地板上放着穿得好几双鞋,适合在客厅内穿的一双蓝色拖鞋,一双白色的运动鞋,一双在海南买的蓝色有网眼的轻便鞋。这时,客厅的电灯没有打开,我想把海南的网眼鞋穿上,近处的墙壁上安有电灯开关,轻轻地按了一下,然后坐在沙发上面,穿好一双袜子,因为那网眼鞋,跑步的时候,容易进沙粒,穿上袜子,沙子进来,能隔一下,减少跑步的不舒服性。穿好了袜子后,然后去门口,穿好了网眼的鞋。
  这时候,我就可以向门外走出,我家住在八楼,从八楼下到一楼,楼阶上没有灯,家家户户都是关着门,下楼的梯台,不借助灯光,变成了模糊,如果不小心,说不定一脚就会踩空。如果打上电灯,那下楼梯就很方便了。
  家里客厅,这时候,因为打开了电灯,整个客厅如同铺上一层雪白的光,电灯光准确地把它的光,如同画家用色彩的笔,把墙壁涂抹成如同白天一样的光亮。
  以北靠北的墙壁上,钉有一个鞋柜,在上面的一层,放着一个电灯,有一个塑料的底座,像小桥两边各有一根小柱,把一个圆圆的小柱架在上面,上面的这个小灯形就是这样一个形状,灯头近似一个眼镜片子的大。不用它的时候,它如同仰睡在鞋柜子上面,沉静无语,它会想道:我就是为人指路照明的,如果不用我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是,还以为被家人当成无用之物。这个小灯,总想着让家人有用上它的机会。这个机会终于来到了。我想拿上这盏小灯,下楼梯为我照明,这盏小灯就大有用处了。
  我站在鞋柜前,我的眼睛在鞋柜上边寻找着这盏小灯,它整个身体是一种雪白色,犹如美人刚刚洗过浴一般,冰清玉洁。我也没有和它商量一下,以为它就是一个供我所用之物,这样看待它,那就错了,其实小灯身上有人的体温,有敏锐的双耳,它能听到我心跳的声音,它能理解我晚上出外跑步的用意,它能知道我内心的秘密,知道那山顶上有一株白玫瑰花开放了,我要上到山顶去看看那白瑰花开放时的玉容相貌。
  我拿起了这盏小灯,推开门,关了客厅的电灯开关,用手指按电灯开关关闭时,一个轻轻地颤响。然后把门向外用力拉了一下,发出很强的声音,声音响起后,又恢复本来的平静。我又把门向里推了一下,推不动,确认门是锁好了。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手上拿的小电灯一直在亮着。
  我打着小电灯,小电灯发出的灯光,把墨黑的楼梯照得通明,一直下到了一楼。
  到了一楼,以北不远,是一条通往东西的国家重要公路段,公路两边有路灯,我能借着公路边的路灯走路,就把手中的电灯开关,用大拇指向后按紧移动了一下,灯光暂时关住。
  我很多时候,做过很多事情,有很多丰富的手上动作,可就是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人的思考有时,要受别人启发,读村上春树那一段写人手上的动作时,写得这么具体生动形象,我想起了我家的一盏小灯,曾经多次在我晚上跑步时,为我照明,让我能在晚上通达的上下楼梯,写了这段文字,是为了表达我对我家的这盏小灯一种感激之情。
  实际上人对物的感情,应和人对人对自己的感情是相通的。世界万物,对我们做着无限的服务帮助,我们人是应对万物怀有一种感激之情,有时还会偶尔想到,人自己也是了不起的,别忘了,也对自己说上一句感谢的话:“谢谢你!你真表现得不错!你是好样的!”
  春天的感觉
  我遇到的老师
  今年春天,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家的一道套有红布的沙发上,拿起一个小小黑色的遥控器,搜索到了南京师范学院郦波教授讲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人生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人,喜欢睡懒觉。
  曾国藩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唐鉴,唐鉴提一个方法,果然拯救了他。说起来一个字,但是操作性强。静。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静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问题在浮,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
  《黄帝内经》也有把“静”作为人生第一个修炼的原则。
  听到郦波老师讲这个静字,我觉得我所缺的也是这个静字修炼功夫。
  拿起一本小说,开始的时候,曾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本书完,可是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没有完整地把一本小说读完。
  想练习好钢琴,练了些许时间后,却坐不住了。
  一直想练习书法,练过一阵子,却没有坚持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一个静字修养功夫达不到。
  有时坐在电脑前,自以为心中有很多好文章,竟因为不够精力集中,没有写出来。
  这是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教训。
  万物静观皆自得。万物为什么能有所得呢?就是因为万物都都安静,它就能得到它需要的东西。
  天气晴的时候,整个天空呈现出蔚蓝色,浮起小山形的白云,在天幕某一处。白云在增长着,像有一条小渠,渠里的水不多,慢慢地丰盈起来了。白云在消失着,像是歌唱家在舞台上给观众唱歌,结束在最后一个音,一个空无,一个虚影。
  天的性本静,不论晴还是阴时。我多少回晚上,在北边山下边公路上散步,仰视天空,是晴天的晚上,天幕如画家给染成了深蓝,像一面透亮的镜子,天幕上的星星们,也都不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生怕影响了天的安静。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有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时细看一朵花儿,一棵绿树,一块石头等等,它们都把要说的话藏在他们的内心中,看它们是,都是沉静无语,没有一丝声音,如此安静,像是在沉静的梦中,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的美梦。
  万物就是因为有一个静性,所以才有了无限的创造性,带给了世界无限动人的多彩风光。
  《红楼梦》中,曹雪芹曾用这样的句子描述静:“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我曾经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上到了一座小山顶,山顶上有茂密的松树,松树上顶上的天空,月亮正把淡淡的月光,洒在每一棵松树上,是徐徐缓缓地洒在上边的,我站在松树近前,体会到了多么安静的松树啊!这个晚上,没有风,松树没有一丝枝儿风吹动之后的沙沙声。
  有时候,桌面上放有一本好看的小说,比如说《红楼梦》,没有打开之前,那书还像一个人,还闭着嘴,没有和他人说一句话。然而,这是一本中国的无人超过的一本好小说,如果真喜欢它,打开,从第一回,第一个字开始读起来,读的时候,让让自己的心静得如中秋晚上刚刚升起来的一轮明月,只有用明月来影响自己,来清除自己内心中某些杂念,才真正会做到安静地读好中国《红楼梦》小说的,人在静中,才会得到了智慧,才会提升人生的修炼层次。
  当我听到了郦波老师,讲到了曾国藩人生为什么能有很多所成,它按照老师的要求,修炼这个静字了。
  我一听郦波老师讲这个静字,联系到我对静字的一些体会。
  这个静字接近老子所说的道,道是一无所有,用一个无字来代表道,天得一一清,地得一一宁。《红楼梦》中的女儿们,有灵秀之气,也是悟道好的人。得了道者,心中是宽容慈悲的,不会给他自己无缘无故设置烦恼的。
  这个春天里,我听百家讲坛,听郦波老师讲曾国藩家书,讲这个静字,我觉得郦老师也给我上了一课,我回忆这个上课的内容,寻找这个静字,希望它归于我,并且努力按这个静字去修炼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这个静字是人生修炼内容中要紧的事情。
  我的一位作家老师和我通信中,作家老师要求我把人生看成一种修炼,把读书写作看成一种修炼的事,从这个静字起步,我觉得是再也好不过的事了。
  我遇到的第二位老师康震
  听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讲李清照,康震老师讲到了李清照一首词,认为李清照能抓住瞬间的美,把它写成了词。
  受此启发,我也写写我在瞬间发现的美。
  最近一天早晨,我站在窗子下,向窗外眺望,向南边山下去的一条小路边,长有一棵雪松,绿绿的枝,远看像一座小小的绿的山,山顶尖尖的。
  有一阵阵微风吹着,那雪松整个儿的轻轻地摇曳着,发出低沉的沙沙的声音。
  我眺望它,雪松的绿枝,它似乎长了双手,伸得很长,一直伸进我的窗子内,试着要和我握手,把它手上的氤氲绿气,渗进了我的全身,我感觉到了雪松带给我的勃勃生机,激励着我对人生要继续地向前努力,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准确地,用王之涣一首诗《登鹳雀楼》,来形容我的心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要想看得更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高楼。要想自己的学业方面进一步一些,那要还要再继续学习。
  一串红
  最近一天清晨,站在窗子下边向窗外看时,发现南边一道高平台上边,有一种花的名字叫一串红,它的花枝是一串一串的,都挂满着红红的小花儿,花色如用血染了一般的红。
  这一串红的花树,在个平台上边,不远就有一棵,红了一长道平台。
  这么娇美的花儿,可是它近处这条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走过,也没有人去欣赏它。
  这让我敬佩一串红的品德,它并不在意有人欣赏它,或没有人欣赏它,它只是到了春天,到了它开花的时候,它就尽心尽意地开出自己的花儿,为给这个春天增加一点美的色彩。
  我想一个人做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在意去如何评述,只有他自己保持这种爱好兴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就是在他的心中,还藏有一种,为这个世界,要做些有益的事情。只要默默地做着,只要保持这种心愿,这个人就是一个了不起之人。
  看到了一串红花那开着沉静无语的样子,把它的芳香悄悄地散在所有人的心中,让我对一串红花树,心中滋生出很多敬意。
  一道清流
  晚上,我在北边山下一条公路上散步,就是所有人能通行的公路,形状像公路,路面宽宽的,同时过两辆大车都不成问题,但偶有私人家的小车从这里经过,回它家去,这条公路提供了方便,但这并不是一条行千里万里通长途车的公路。
  这天晚上,金黄色的月亮,虽然是半圆形,就在当天空,月光醒目地铺在公路路面上,铺在了公路以北的山上。
  我从公路入口处跑到了公路的以东,公路南边,有一道山崖,从半山崖的窟窿里有一道流水发出响亮地的流水声,正在向崖底出流下去,在月光照耀下,水流不大,是一道小细流,然而,沿山崖上流经时,是一种纯白色,比那白雪还白,比那儿童的眼波之光还要清亮,比那白玫瑰之色还要白净。
  这是晚上八点多了,人们忙碌里一天,都回到自己的家中,而我选在晚上来这条公路上小跑步,被一道山崖直流下来的水声所吸引,它像一位知音朋友,是来陪伴我来了,让我在这条公路里晚上跑步不孤独。
  我这是觅到了一位知音朋友吗?
  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来之远方李谷一老师多次在音乐会中演唱过一首乐曲《知音》,我轻轻地唱了起来,发出了轻轻地歌音,渗透在这一条小溪流中,还有这条公路的心底里,还有北边山上每一棵参差的树树的心中。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
  当我轻轻地唱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我联想到了我教过书的学校,离家远,中午不回家,吃完了午饭稍休息一会儿,就在学校的大圆操场上散步,也许与心境有关,就边散步,边哼唱着李谷一老师唱过的这首《知音》歌曲,唱得满嘴清香,心中如有真正的琴缘,随着我哼唱的旋律同时流水般地响了起来。
  有一回中午,我在办公室,有一位郧县的教语文的高老师,他是不懂音乐的人,不识简谱的人,我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跟着百度音乐李谷一老师这首知音歌曲一起唱着,唱得不知困倦,越唱,越能把我的一种希望遇到知音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高老师听着我唱的这首《知音》歌曲,心有所感,对我说:“什么叫真情?张老师,你唱这一首歌曲是用真情唱的。”
  以后高老师又调到了另外一所学校。这以后,我和高老师还没有见过一次面。可是高老师为我说的一句话,铭记在了我的心中。
  还记得那是一年春天开始的时候,办公室窗外有一片绿竹,绿竹棵棵长得芨芨之高,细嫩的竹子向粗壮里长。绿竹上边,还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有时还发出轻经细说语般的歌唱声。
  这些细微之处,都是我的缘机,都是我知音朋友一般,不论和或物。
  那天晚上,我在那条公路上跑步,听到了山崖上涌流的流水时,我感到流水就是我的知音朋友,以此为幸运,特写此篇,以颂之。。
  流水给我的另外一种感觉,就是有一种流动之美感,因为它是流动的,让它有了无限生机,让我感悟到一种诗性地流动之美。
  一想到流水,我的心也变得洁净起来,有天地入吾庐之感,感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物,都变得如此可爱,都是我的老师,我有学习不尽的精神财富,有学习不尽的高贵美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