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唐春华 / 第十三章:败家女儿

第十三章:败家女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冬日的暖阳懒洋洋的晒在宁舟身上,这样的生活虽然悠闲,但却少了一些灵魂。
  我要有钱该有多好。
  不错,满是铜臭味的钱就是那灵魂。
  待黄昏将至,太阳快要下山,宁舟这才准备回去。
  今日收获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总共钓到了五条鱼,放生了一条。倒不是宁舟多么心善,只是那条铺盖崽是条鲤鱼。
  在唐一朝,因为太极宫那位姓李,所以为了避讳,谁也不许吃鲤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宁舟只能忍痛放生。
  提着四条鱼回到家,才打开房门,一股暖意便将宁舟笼罩。
  有些诧异的看去,就见到房间内竟然已经安装好了壁炉。而屋子里本来漏风的地方,现在也全都被夯实。
  整个房间内温暖如春天一般,感受不到半点寒冷。
  “徐伯派人来给我们装修了?”
  宁舟并不意外,徐万财是个心善的人,昨天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今日帮自己修补房屋安装壁炉,也是情理之中。
  “是啊,这壁炉居然是你发明出来的。徐伯和我说的时候,我还有些不敢相信呢。”
  宁婉听到动静从里间走出来,满面笑容:“小宁儿,你真是越来越灵醒了,不愧是……”
  “不愧是你教的好啊。”
  宁舟面无表情道。
  “不错不错,小宁儿真乖。”
  宁婉一脸满足。
  当她的语气可以温柔到这等程度的时候,说明此时心情非常好。在宁舟的记忆中,这种场景十分难以见到。
  “徐伯还给咱们送来了一石白米,五十斤熏肉呢。而且还有许多木炭,足够烧一个冬天了。对了,囡囡她娘亲还送了许多鸡蛋来。只不过我看她们孤儿寡母日子过的很苦,就没收。”
  这才是宁婉最为高兴的地方,有了这么多的粮食,便能够平安的度过这个寒冬。而且她也很容易满足,只要够吃就行了。宁婉还想分出一些粮食给囡囡家,不过囡囡娘亲也不愿意收。
  旋即,她忽然想到了什么,“还有,刚才徐伯跟我说了私塾的事情。从明天起,你就要去私塾读书!”
  什么情况?不是说了不去么?咋还直接跟家长聊上了。
  “阿姐,我不想去。”宁舟语气带着一丝撒娇的味道,如果不是怕自己吐出来,可能还会拉着宁婉的袖子扭几下。
  “不行,徐伯说那个周老夫子可难说话了,一般人他都不教,好容易才说服周老夫子多教你一个学生。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机会,村里其余的孩子想去都去不了。”宁婉态度坚定。
  “姐你想多了,都忙着种地呢,谁想浪费时间去上课啊。”
  祥云村都是普通农户家庭,如今的科举并不成熟。简而言之,若非权贵子弟或者高门望族,或者从小就开始教育的话,半路读书就是浪费种地的时间。别人家有宁舟这么大的孩子,早就丢田里去种地去了。
  “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家没地。”
  宁婉一句话结束了聊天,也扼杀了宁舟想要继续反抗的念头。尤其是当她额角的青筋隐隐暴起时,宁舟毫不犹豫的从心了。
  想到明天要上课,连去徐家蹭调料的心思都没有了。
  这一晚,宁舟睡的很香。
  没有四面钻入的冷风,壁炉里的暖气把房间烤得热烘烘的,温暖如春天一般。
  ……
  太极宫,暖阁。
  一位年近四十岁的男人,正穿着一身玄色长袍,盘坐于案台前。看着一份份关于灾情的奏疏,威严的面庞上隐隐泛起一丝疲惫。
  他正是已经御极十二年的大唐天子,李世民。
  案台上的这些奏疏,皆是关于城外流民以及北方雪灾的。由于关中本就缺粮,现在又是大量流民涌入,更是让他焦头烂额。
  外地征调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运来,但是对于越来越多的流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安置。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即使每天有两碗粥,依然有不少人被冻死。
  “父亲,不要太过劳累啦。”
  伴随着一道轻灵的嗓音,穿着浅青色襦裙的少女出现在暖阁内,走到李世民的身后,轻柔的捏着他的肩膀。
  “高阳,你怎么来了。”
  李世民疲惫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
  “嘻嘻,女儿知道父亲一定还没有休息,所以才来督促父亲好好睡觉呀。”
  她正是那日在宁舟摊位前,娇蛮无比的少女。不过此时却带着轻笑,很是乖顺。
  “有女如此,吾之幸也。”
  李世民笑了笑,将奏疏卷起放到一旁。
  “父亲,你看看这几首诗作得如何?”
  忽而,高阳从兜里翻出四张宣纸,递给了李世民。
  “哦?这是你写的诗么?”
  李世民闻言,颇有兴致的摊开第一张宣纸。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悠然印入他的眼帘。
  一首读罢,李世民不由频频点头。
  “漱儿,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文采!”
  “父亲,你再看看另外三首。”
  李世民的心情与当时的高阳一模一样,有些迫不及待的翻开第二张宣纸。
  旋即,他那深邃的眼神,变得越发的璀璨。
  第三首,第四首……
  当四首诗全都读完,李世民蓦地闭上双眼,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来。
  “当真是绝句。”他宠溺的看着高阳,“漱儿,你作诗的才华,要比为父更厉害了。”
  “嘻嘻嘻,父亲,这几首诗不是我写的啦。”
  高阳浅浅一笑,旋即想到那个少年,朱唇微噘,轻哼一声:“写这几首诗的人是一个小摊贩,和我年纪一般大小,不过他写了诗是来卖的。”
  李世民闻言不由怔一怔,一个少年摊贩居然能够写出如此绝句。可更让他震惊的是,诗词居然也能拿出来卖?
  “这世间,果然不乏奇人异士也。”
  半晌,李世民才感叹道。
  “女儿买这四首诗,可是花了五贯现钱,再加上一颗琉璃珠……啊。”
  说到这里,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旋即低下小脑袋,糯糯道:“父亲对不起,我把你赐我的琉璃珠用来买诗了。”
  “漱儿,我赐你的那颗琉璃珠,价值不下五百贯……。”
  李世民眼角一阵抽抽,无奈瞅着这个败家女儿。
  高阳眼眶一红,倒不是因为觉得亏了,而是有些内疚。
  毕竟这是父亲赐给自己的东西,可是却被自己交易出去了。只怪当时有些上头,现在想来,实在是对不起父亲的一番心意。
  “漱儿,哭甚。我府库内还有一颗夜明珠,明日便取来给你。”
  见高阳眸子愈红,李世民赶紧说道。
  “哼,我一定会把琉璃珠从那个臭小子手里夺回来的!”
  然而高阳却是摇了摇头,眸子里泛着泪花,银牙紧咬的气呼呼说道。
  “你是天家的女子,岂能跟一介布衣置气?买卖本是你情我愿,况且细细想来,这几首诗未尝抵不上那颗琉璃珠。”
  李世民手指点着案台,淡淡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