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唐春华 / 第二十二章:风水宝地

第二十二章:风水宝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宁舟瞪了这货一眼,问道:“频山只不过是一块荒地,应该没用多少钱吧。”
  这也算是幸运的地方,若是频山这块地很好,已经被开发出来的话,那么就麻烦很多了。
  “还行,区区两千贯而已,于我程处默而言又算的了什么。”程处默满不在乎的说道,好像这两千贯钱就像是河里的水一般。
  “我觉得你被坑了。”
  两千贯啊,即使是买肥沃的田土,也能够买这么大一块范围了。这只不过是荒地,最多不过肥土的五分之一,顶多也就四五百贯钱就能买到。
  “唉,没得办法啊,频山这块地归属于博陵崔氏。前些日子我揍的那个憨货,就是崔氏二房的人。他吗的,老子昨日去买地,他们一口价咬死两千贯,不然就不卖。”程处默骂骂咧咧道。
  宁舟闻言拍了拍程处默的肩膀以示安慰,毕竟自己只是说了一句,他就毫无保留的信任了。哪怕被坑,也绝无二话的将这块地给买了下来。单凭这一点,这就是值得深交的兄弟。
  “放心吧,这块地的价值,绝非两千贯这么简单。”宁舟笑了笑,道:“只是你爹竟然能同意你花两千贯买这块地,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
  除了宁舟,在其余人看来,这块地终究是块没用的荒地。程处默显然拿不出两千贯钱,只能是卢国公府支持的了。
  “谁说我爹同意了?我都没跟他说。”程处默牛鼻子一哼,道。
  “那你哪里来的两千贯?”宁舟忽然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
  “把家里的东西偷偷拿去当了换钱呗,这还不简单。”程处默却是理所当然道。
  “两千贯啊,这得当多少东西啊?”宁舟一阵心惊肉跳,自己这是不是在教唆犯罪?现在自首还来得及不。
  “没多少,就把陛下赐给我爹的那把宝剑当了而已,买完地还剩一千贯呢,嘿!”程处默一脸傻乐。
  “哈哈哈。”
  宁舟仰天大笑三声,转身就走。
  “老宁你去哪啊?”
  “去坟山,给自己找一块风水宝地先。”
  ……
  最后,宁舟还是带着程处默来到了铁匠铺。
  剑都当了,地都买了。你们要抓程处默,跟我宁舟有什么关系?啥,刚说值得深交的兄弟?不好意思信号不好挂了。
  现在宁舟让掌柜们打造的,就是后世用来打煤球的手动煤球机。原理很简单,在宁舟的设计图和讲解下,很快第一件就打造了出来。
  虽然卢国公府有铁匠,但是宁舟需要的煤球机很多,单靠府里的铁匠显然不够。为此,甚至承包了三个铁匠铺,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五百个煤球机。
  当然这只是刚开始,至于以后还需要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再者现在的预算,只剩下一千贯。
  以现在铁的价格,一个煤球机所需两百文,五百个煤球机便花去了一百贯。
  “老宁,虽然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但我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程处默咂咂嘴,手中把玩着做出来的第一件煤球机。
  “到时候便知道了,这些煤球机全做出来还需要几天时间。到时候让店家直接送往频山,我们还需要去做其余的准备。”宁舟道。
  将频山变成一个生产点据点,并非只是将那块地买下来就行了。总不能靠宁舟的意念去挖煤,终究需要人力的。
  人力从哪里来,宁舟视线看向长安城的方向。那些流民,便是宁舟所需要的人力。
  “老宁,那我们现在去做什么?”
  “买粮。”
  一辆辆牛车,装载着满满的白米,朝着频山脚下运去。
  宁舟本来想买粟米,但是毕竟他们要干活,所以还是需要更能填饱肚子的白米。只是白米相当昂贵,以现在的价格一贯钱竟然只能买两石。
  整整一千石白米,这是将长安城周围郡县的集市全都搜刮了一遍,才买到这么多的粮食。
  程处默那一千贯铜钱,到现在只剩下四百贯了。
  ……
  自从那晚乌云遍布天际,这两日就不曾出过太阳。天空灰蒙蒙的,寒风夹杂着细雪,笼罩着整片大地。
  道路一旁,一个妇人蜷缩在墙角。她脸上黑漆漆的,披头散发,又脏又乱。看着怀中不过四岁大、正在酣睡的孩童,她又往角落里靠了靠,背对着街口,尽量抵挡住越来越冷的风雪。
  可忽然间,她发觉自己孩子的呼吸声逐渐的开始变缓,脸色也越来越青,顿时整个人都慌了。
  “阿豆,阿豆!”
  妇人晃了晃孩童,没有反应。她想要求救,可是环顾四周,全都是忍饥挨饿的流民。
  渐渐的她绝望了,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经历,她只觉得自己很累,想睡觉,想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睡去。
  “快把这碗羊汤给他喝了。”
  就在妇人神志也逐渐涣散之际,忽然听到有声音在耳边响起。睁眼一看,就见到一模样清秀的少年,伸手将一碗热腾腾的羊汤端了过来。
  她来不及道谢,赶紧是将羊汤接过,微微抬起孩童的脑袋,将羊汤从嘴里灌进去。
  没过多久,孩童的体温逐渐恢复了一些,呼吸又顺畅了起来。见到这幅情形,妇人立刻跪了下来,准备给那少年磕头道谢。
  可是当她抬头看去的时候,面前只剩下些许干粮,已经不见少年身影。
  程处默走在路上一言不发,刚才的一幕他看在眼中。平时他的工作只是巡查东市,那里每个人都出手阔绰,仿佛有花不完的钱。可没想到,在长安城以外的地方,竟是这般模样。
  长安城外,武侯们正在搭建着一顶顶帐篷。
  朝堂正在紧锣密鼓的赈灾,虽然每天能够提供两顿稀粥,可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安置的问题。在这样的天气里,即使不被饿死,可若没有一间像样的屋子,又如何能抗住严寒。
  可是修建出供所有流民住的房子,显然不现实。至少暂时能够做的,就是搭建足够多的帐篷,已解燃眉之急。
  寒风萧瑟,流民们被冻的面色发青。虽说不至于心中绝望,但终究两眼充斥着疲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