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金戈破阵 / 第三章 爷孙对话

第三章 爷孙对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明就这样在古代的生活氛围中,慢慢的适应着。
  在这些日子里,他也慢慢的把属于辛弃疾的记忆又消化了许多,也明白现在的时局。
  现在是公元1153年,也就是金贞元元年,同年是南宋绍兴二十三年。
  辛赞既然在朝为官,自然知道今年完颜亮改五京名称,并且重新开启科举制度,目的是为金朝招揽人才。
  今日辛赞过来找到自己的孙儿:“幼安,你知道吗?今日朝廷颁布召令,宣布恢复科举制度。”
  杨明,也就是现在的辛幼安一脸不解,他不知道祖父这是什么意思。
  “爷爷,您这是什么意思?告诉我这件事干嘛?总不能是让我也去参加吧?”
  对于自己孙儿那不以为意的口吻,辛赞也不见怪,只是点头确认。
  辛幼安自然是无法理解,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祖父从小一直就在教育自己,不能忘记家国仇恨。
  再说,自辛家被金兵裹挟着从济南府带到这谯县来,这些年祖父一直不能忘记自己是大宋子民。
  这种情绪自然也影响着自己的家人,所以为自己的孙儿取名“辛弃疾”,也是希望自己孙儿长大以后能“通古今之变,知兴废之由。”
  杨明接收的记忆中,辛幼安的父亲,也就是辛文郁早年因病去世,那年辛幼安才三岁,自然是对父亲没有多少印象。
  不过他的记忆中,仍然记得祖父曾每日教导自己,告诫自己祖国在何处,每日南望家国所在。
  可是今日却说让自己去参加金朝的科举考试,对于辛幼安来说,绝对是无法接受。
  杨明的思绪也许是因为辛幼安的记忆在纠缠,所以现在他的思维也逐渐向着那个时代人的思想靠近。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才对祖父的提议无法接受,辛幼安直接问祖父到底是何意?
  毕竟这些年他接受的思想就是纡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恨,要他现在去参加科举,简直无法接受。
  辛赞自然明白孙儿闹情绪的原因,只是慢慢解释给执拗的孙儿听。
  “幼安,你要知道,家国之恨,想要得报,就不能在乎虚名,委身于敌人之手,也是为了更好的伸开拳脚。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爷爷已经老了,只能靠残躯保存我辛家不灭,效仿当年岳将军之壮举,只能靠你来完成。”
  辛幼安听到祖父的掏心之言,自然是收起了叛逆之心,安静的继续听着。
  “爷爷让你参加科举,一是为了让你真正的学到知识,毕竟带兵打仗,不能只靠蛮力,除了经验以外,还需要靠丰富的学识和理论的基础。
  二是你在求学中,可以接触敌方的讯息,并且可以收集归纳。对未来的战争也有益处,所谓知己知彼,莫过于此。”
  听完祖父的教诲,辛幼安觉得确实有道理,他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普通人,可能思想高度都无法一时上升到多高的地步。
  但是最起码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之前的思想,包括那种抵触的情绪,与辛赞那种大情怀相比较起来,确实显得幼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