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汉帝师 / 第三十七章 抵达

第三十七章 抵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秋七月丁卯,隆县军行至定阳——战争一线。
  一路所见,村庄尽毁,遍地尸殍;到处都是被焚毁地民居。
  行军途中,与桢林、平都、襄洛县军汇合,加上自愿前来的游侠青壮,队伍扩大至上千人,战员四百。
  定阳城外约十五里的一处山腰上,韩睿一行正安营扎寨。
  耳边传来张未央的声音:“大兄,你说咱这点兵马,怎么救定阳呢?”
  “这不是我们该想的,安心干活。”韩瑞如是说着,心中也难免担心。
  定阳被围困将近十天,定阳令发通告:凡愿上城头卫戎者,日佰钱,战亡万钱。
  这个消息也能侧面体现出,定阳现在的情况,很不妙!
  中军大帐,任桓看着几位县令——现在的军候队率,正在激烈的争辩着。
  “定阳遭困已逾十日,再不救,待等定阳一失,胡虏尽虐上郡矣!”
  “呵,说得轻巧,就凭这千百人马,如何救得定阳?匈奴战兵足七千余骑!公要送死,可别带上某!”
  “诸公,诸公何必如此嘛?大敌当前,吾等自当众志成城才是啊!”
  看着眼前唾沫横飞,都快要打起来的几人,任桓无奈扶额。
  “人心啊···”
  这几人,争论的哪儿是什么行军策略?
  争的根本就是兵权!
  如今,加上任桓在内,四人理论上同级,互不隶属。
  因上级命令前来支援,合兵一处,郡衙又没了消息,群龙无首,自是要有个主将。
  等战后统计战功,那个主将就会以“忠胆敢为”,进入朝堂甚至陛下的视线,人生从此一路坦途。
  冷眼看着几人争论不休,任桓忍不可忍,拍案而起:“诸位在此争便是,在下实不敢行尸位素餐之事!告辞。”
  “汝这厮怎如此无礼?”
  “哼,取取胥吏,一朝迁为县尉便颐气指使,当真是目中无人。”
  任桓闻言是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回道营中,看到韩睿,便召其上前,道:“韩什长,不知令尊何在?”
  见韩睿在顾李原众青壮中隐隐为首,任焕便从善如流,将顾李原青壮九人交由韩睿指挥,担任民夫什长。
  韩毅担心儿子出事,也自愿加入民夫队伍之中,韩睿就让父亲和张未央各领四人,为伍长。
  “家父正打桩立营。”韩睿拱手道。
  “还请什长与令尊一同,来吾帐中议事。”
  “诺。”
  与老爹一起走进任桓的军帐,分别落座。
  任桓开口道:“如今,其余几位军候为将主之事争论不休,吾等却是不能再耽搁了。”
  “匈奴兵俱为精骑,吾军兵少将寡,一朝被其咬住乃至于分兵包围,可就万事休矣。”
  韩睿闻言默不作声,倒是老爹问道:“依军候之见,吾等该如何?”
  任桓等的就是这句话,起身拜道:“闻阁下曾行于军伍,如今吾隆县军无知兵之人。”
  “还望先生指点:吾等如今该如何布防,后续又该如何救援定阳?”
  说着,便一揖到底。
  韩睿听着,目瞪口呆!
  老爹居然还是退伍兵?
  从没听他提起过啊?
  韩毅无奈摇了摇头,略一沉思,起身道:“在下确曾行于军伍,然是时,麾下乃俱是弩兵。”
  “行军之略,在下实不敢僭越;倒是布防之事,如若军候不弃,某不才,指点谈不上,倒是有几分拙见。”
  任桓闻言,再拜道:“还请阁下明言。”
  韩毅措辞一番,道:“匈奴者,其兵俱骑,军候欲设防,当从此下手。”
  “于营外广掘陷马壕、系绊马索,散军骑斥候以警戒,此其一也。”
  “其二者,于营内起箭楼①以观远,集民夫青壮为弓队,以备不测。”
  “这其三···”
  韩毅叹了口气,道:“军无主将,乃大忌!”
  “还请军候明察!”说着一揖到底,埋首不起。
  账内,一时陷于诡静之中。
  良久,任桓叹口气,对账外喊道:“令职什长以上者,来吾帐中议事。”
  一时间,呼啦啦一群人挤进,原本就不大的营帐被塞得满满当当。
  也没法坐下,任桓索性直接对站着的众人下令:“甲屯编为斥候,东南西北四向各出一伍,以半日为限,轮番出营探查军情!”
  “乙屯留营巡视中军,刀不离手,甲不离身,随时准备出营策应甲屯斥候!”
  “民夫甲屯出营,凿陷马豪、布置绊马索,乙屯一同持械出营,为策应。”
  “丙屯于营四角,各筑箭楼一,高三丈。”
  看着任桓有条不紊的下达一系列命令,韩睿心中暗暗诧异着:“这还是我认识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儒生吗···”
  却不知在汉朝,无论儒法,不分黄墨,士人俱是文能骂街不爆粗,武能骑马砍蛮族的丈夫豪杰。
  君子六艺:三曰射(弓箭),四曰御(骑马)。
  这个时代,对“士”的要求极为苛刻,几近文武双全。
  众人轰然应诺,各自离去。
  任桓长叹口气,道:“至于主将之事···唉,再说吧。”
  韩毅见此,也知点到为止,便带着韩睿出账离去。
  回到营内,众人便围了过来:“大兄,哦不,什长,军候可是有军令。”
  见老爹点点头,韩睿便道:“军候令吾等,于营内四角起箭头以备胡。”
  “呼~”众人闻言,长出一口气:总算有主心骨了。
  虽然大家都是出于保家卫国之心,前来支援,但若说心里没有恐惧,那就是骗人了。
  是个人,就都会对死亡有恐惧,这种时候,主将明确下达的命令,会给与将士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军心者,不外如是。
  众人遂跟随韩睿出营伐木,拉回营内,热火朝天的开始来到定阳后接到的第一道正式军令。
  ·
  ·
  ·
  PS:1.箭楼不是一栋楼,而是一种以木筑造的长方体结构,通常长、宽各两米,高五到十米不等,大概坐用于瞭望塔差不多。
  偶尔也会被用作火力制高点——汉室有一种弩叫大黄弩,这么解释吧,如若把弩比作枪的话,大黄弩就是巴雷特:重狙。
  只不过由于工艺落后,大黄弩精度不高,但射程极远,威力极大,故而被用作对敌方将领的威慑,以及对攻城器械的远程摧毁手段。
  2.我觉得有必要讲解一下汉时军制。与现在的3X3X3的军制不同,汉时是行什伍之制,即:5人为一伍,伍长率领;2伍为一什,10人,什长率领;5什为一屯,50人,屯长率领;
  2屯为一曲,100人,主官曲候,被下属称作军候;5曲为一队,500人,主官就是队率、司马;2队为一部,1000人,主将为校尉;5部为一军,5000人,主官将军。
  所以,汉朝军制是这种5X2X5的体制运作地。
  最后,求求各位给点推荐票啊~试水推成绩惨淡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