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笔花墨絮 / 《水浒》之“聚义厅”与“忠义堂”

《水浒》之“聚义厅”与“忠义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许多人看《水浒》,往往较看重于大处,却忽略了许多小名称的涵义,因作者思想之细腻,得以这些小名目中,早为后事之结局埋下了伏笔。
  如这“忠义堂”是后来梁山大寨政堂之名,这政堂之名原先为“聚义厅”,自宋江为枭首后,逐改为“忠义堂”。读者却不可忽略这区区的三个字,实包含着宋江多少“良苦”之用心也。。
  梁山各路英雄,原先只为义而来,因义而聚,是无须向谁尽忠守责的,所以梁山群英聚会议事之所名为“聚义厅”。反之,无“义”则可散也。自晁盖死,宋江为各路英雄之老大,则改为“忠义堂”。现在是不光为“义”而来,还必须忠于这“义”之大哥。则大哥要为吾皇尽忠尽命,兄弟们也必须为大哥清道吃刀了。还未“招安”,心却早已归于封建之宗了。这“厅”改为“堂”,更是归于封建之正统了。“厅”旧时多为古人会客,交友的地方,在这里客主之间彼此平等相待,相敬有加;而“堂”则多为显示礼教尊卑和行使权力的地方,里面有严格的等级秩序。现“厅”改为“堂”,则是从心里面昭示着宋江这个“大哥”的威严和权力所在。后来梁山“替天行道”大旗之竖起,更明白不过了。“天”即“天子”之父也,我等“英豪”替“天”行道,原是“天子”一家,贵为“天子”之鹰犬耳。于是乎“要做官,逆来顺受迎招安”。
  宋江这个最自觉的封建卫道者,根深蒂固的崇尚封建秩序,尽管朝廷并不太愿意,也要“热脸”贴“冷屁股”的去讨朝廷的好,令众好汉投向朝廷支好的热锅。其本人甚至更是不惜付出生命来捍卫封建秩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