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笔花墨絮 / 〈悯农〉和作者李绅的人生反差

〈悯农〉和作者李绅的人生反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其二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其三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这其中第三首是近年才在敦煌石壁发现的!据考证,作者皆是唐朝的李绅。
  《悯农》是几首体恤民间百姓疾苦的诗作,但讽刺的是其作者李绅却是个穷奢极欲的巨腐,死后被“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我来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方面分析研究下!
  有一类人,心理本来就是追求奢靡之人,也行奢侈之事,他的品行又与社会倡导和审美格格不入,于是心理产生矛盾和不平衡因素,在一些方面就会产生遵从宏扬社会倡导和审美的表象言行,以慰藉自己矛盾不安的心理,自我解脱,自我辩解粉饰。就如同做坏事的人会进寺庙解心结一样,不同的是自我解脱和靠第三方(佛)解脱。这也是佛教能在中土大地植根生存的根源,因为其劝善规德解烦避世的功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那么以上这类人给旁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好人”,但“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时间久了,其本来“面目”又会在众人面前暴露,后人又会认为他们是“伪君子”,如果这类人刻意“伪”,往往比“真小人”更可怕和可恨!这就是李绅的《悯农》和他的人生反差!
  其实追求好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和人类共同的追求,但我们人类是群体社会,个人并非生活在孤岛上,有些灾难是需要群体共同应对解决的,自己在奢侈的同时必须要想到对相应的人群整体的影响,如果对群体影响损害很大,必须自律,才能在群体中得到认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