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 / 15、所谓的兵法

15、所谓的兵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还在步行的典韦,邓武一拍脑袋。对着典韦说道:“耀祖啊!昨天我得到了一匹宝马。非常适合你,等回到府上,去试试。”
  “啊!主公,你确定是给我的。”典韦看了看自己的身材,又疑惑的问道。典韦,现在虽然是骑的上等战马。也只是带带步而已,真要作起战来,上等战马也支撑不了典韦几个回合的冲锋。
  回到府后,邓武找了一个角落把宝马放了出来。放出来的一瞬间,邓武就瞪到了眼睛。只见一匹体格强壮的黑色骏马,其肩高超过两米,身高也超过了十尺,四肢都有碗口般粗大。邓武现在也算是半个武者,也有这个时代武将的共同爱好――爱马。看到这匹马的一瞬间,邓武都有点不舍得把它送给典韦了。邓武纠结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把它牵出去,对着典韦说道:“耀祖,这就是我送你的宝马,以后它就属于你的了。”邓武语气酸溜溜的说完。把缰绳交到典韦手上,头也不回的走了,也没有理典韦在后面大声的道着谢。再不走,邓武真怕自己后悔。
  一夜无话,第二天。邓武刚出府门,就看到典韦骑着高头大马在那里等着,旁边是邓武的坐骑。虽然也算是高头大马,但跟典韦的一比,瞬间就有一种爸爸跟儿子站在一起的既视感。邓武瞬间就不高兴了,阴沉着脸,还是上马向军营赶去。
  一路赶到军营,邓武又给奋武营的将士指导了一下‘炼气引导术’的修炼方法和技巧。并说,早上和晚上入睡的时候修炼,特别是早上修炼有事半功倍之效。并安排上午和下午,除了必要的训练之外。主要都练习武器的基础修炼方法。比如:基础的,骑术、刀法、枪法和弓术,都按自己喜欢的,习惯的和常用的来练习。晚上习文习字,等什么时候?学会了习文识字,什么时候传授兵法。而本来就识字的,今天晚上就开始传授兵法。
  对于,奋武营。其实,在邓武的心中早就已经定位清楚了,是什么性质。奋武营在邓武的心中就相当于汉朝的‘细柳营’,民国时期的‘讲武堂’,现代社会的‘军校’。邓武没有上过军校,但是五年的军旅生涯。邓武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再加上系统的这个作弊器。邓武有信心带领奋武营,超过汉朝的细柳营。追赶民国时期的讲武堂。至于,现代社会的军校,邓武想都没想过。毕竟时代的鸿沟在那摆着。
  摇了摇头,邓武回过神来。昨日下午戏闫,就把所有的战马送到军营里来了。邓武又起身,找来高顺一起到赵四那边看看训练情况。
  说起高顺,邓武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到现在为止,高顺都还没有投靠邓武。每次见面都是太守大人长,太守大人短的。虽然恭敬,但是邓武总感觉有一点点不舒服。当然不舒服归不舒服,该拉拢的还是要拉拢。邓武又是送铠甲,又是送战马的。因为高顺还没有归顺,所以功法什么的也没有传给他。大战在即,邓武准备下狠招了。邓武是真的很喜欢高顺的为人,高顺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帅之才。
  走到军营的路上,看着热火朝天的训练。邓武看着高顺说道:“子平,你看这些儿郎如何?”
  “很好。”高顺平淡的说道。
  “可是精锐?”对高顺的平淡回答,邓武很不满意,于是又问道。
  “已有精锐之师的影子,若经历几次大战,见过血之后,当可成精锐。”高顺就事论事的说道。
  “可想带领十万,这样的精锐之师。”
  “……想!”高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呵,那你知道我为什么最近在招那么多新兵吗?”听到高顺的回答,邓武又问道。
  “知道!为了防御异族南下。”
  呵,真的只是为了防御异族南下吗?看着系统上显示高顺的好感度达到了90。
  说起来,邓武也是到雁门不久。才知道,系统上面显示的好感度跟忠诚度的区别。很简单,没有归顺、没有拜邓武为主的,显示的都是好感度。反之,则显示忠诚度。
  好感度达到了90,嗯,可以试着说的更明白一点。于是又对着高顺说道:“子平,你知道吗?某,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我大汉的另一个冠军侯。”说到这,看了一下高顺的反应。见高顺脸上古井无波,邓武直接说道:“子平,汝有将帅之才。可愿做我,扫荡异族的先锋。”
  “……顺,愿校犬马之劳。”高顺又沉默片刻后说道。听到高顺的回答之后,邓武笑了。
  “子平,晚上跟某去奋武营看看。现在去找赵四。”邓武说完,带头像赵四营盘过去。
  晚上,奋武营营盘。
  邓武看着下面坐着的几十个将士,心中淡淡的失望。500多个将士,只有三十个人识字。看来自己决定对奋武营扫盲,还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
  抛开脑海中的思绪,邓武开口说道:“今天晚上,主要传你们兵法。那么有谁来告诉我,什么叫兵法?”
  “……,”
  看到下面三十个将士,包括高顺在内都一脸茫然。见状,邓武也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所谓的兵法,就是制胜的法门。那么又有没有人告诉我?我们学兵法是为了什么?”说完邓武又扫视了一下,下面的几十个将士。
  “兵法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打仗用的吗?”张三说道。
  “兵法,不就是教我们怎么打胜仗吗?”王二说到。
  …………一阵叽叽喳喳的发言之后,大家看到邓武不说话
  又是一阵沉默。
  哎!邓武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为了胜利,我们所学的所有兵法都是为了胜利。你们记住,你们所学的所有兵法,都是为了战胜敌人,为了胜利。”
  停顿了一会儿,让下面的将士缓缓。邓武又继续说道:“好!那我们来先说,孙子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前朝的项羽和我朝的淮阴侯韩信。”
  “嗯!项羽和淮阴侯韩信我知道”张三说道。
  “我也知道。”李四说道。
  “我也知道。”
  “俺也知道项羽啊!”
  ……
  看着闹哄哄的场面,邓武双手往下压了压说道:“嗯,很好。那张三,你来说说项羽哪一战是用了这条战策?”
  “额,这个…这个…”
  “子平,你知道吗?”邓武你看着高顺问道。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项羽杀宋义,然后率领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下命‘皆沉船,破釜甑’意与秦军决一死战,胜。这就是项羽的成名之战‘破釜沉舟’。”高顺平静的说完,语气不悲不喜。
  邓武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高顺,接着说道:“不错。子平,刚才说的,就是一种典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战策。同时,我朝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也是同样的战策。当然,我是不希望你们以后,用这样的战策。用这样的战策,首先你必须要有,必死的信念。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停顿了一会儿,邓武又继续说道:“这样的战策,胜率往往会很低,一般不会超过两成。如果对面的统帅谨慎一点,兵力也是你们五倍以上。那么用这样的战策,往往胜率不会超过半成,甚至没有。”
  看了看下方,听得如痴如醉的众将士。邓武突然问道:“你们谁知道,用这条战策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什么好处。”……
  ……
  “还有坏处的?”
  哎!邓武今天晚上叹气的次数好多啊!这个时代,所谓的熟读兵书。就是,给你一部兵书。能领悟多少,完全看个人的天赋,有老师的还稍微好一点,还给你说说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其实,邓武这样的讲解已经超前了,超前了两千年。须知欲速,则不达。
  “子平,你认为呢?”邓武点名高顺问道。
  “顺,以为。用这条战策的好处是:可以激起战士必胜的信念,就可以以少胜多。至于坏处…顺,还没想到。”高顺站起来,缓缓的说道。只是只想到了好处,坏处,还没想到好。
  邓武今晚高顺的话后说道:“没错,子平所说的确实是用这条战策的好处。至于坏处吗?”
  邓武卖了一个关子,看着下面几十双,望着自己的眼睛。才缓缓说道:“坏处就是,一旦输了,就满盘皆输,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所以我才说,不到最后一刻,不可用这条战策。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你们回去之后,好好的想想,怎样才能打胜仗?解散吧!”做完任务转身朝外面走去。
  路上邓武问高顺说道:“子平,你怎么看奋武营的将士?”
  “精锐之师。”
  “只是精锐之师吗?”邓武又问道。
  “……”高顺也想不到什么话来形容,所以沉默以对。
  “我当初的想法就是,把他们都培养成各军的骨干,带队的主官。有了他们在,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精锐之師。可能是我想太多了,他们想要达到我的期望,遥遥无期啊!”邓武对着高顺说道。
  “他们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样,带着高顺一路边走边聊。把高顺带到太守府,吃了一顿便饭。高顺就离开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