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初唐咸鱼 / 第一章李家二郎

第一章李家二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文帝杨坚力挫叛乱,平定周边,统一南北,令大隋迅速站在世界之巅。隋传二世,东都初建,运河落成,烽烟四起,大隋陷入战乱中。
  大业十三年七月初三,李渊起兵于晋阳,自称大将军,挥兵南下,剑指关中。同年十一攻破大兴城。
  李渊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次年五月,杨广于江都兵变中遇弑,李渊废黜恭帝杨侑,改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于长安。
  ……
  武德七年,六月初。
  暮色时分,蓝田县一处小院中。
  小院不大,只有三间正房与一间伙房,墙角堆积着劈好的木柴,院中摆放着一张石桌,青年正靠座在院门前乘凉。
  青年名为李云,一名现代大二学生,一次意外让他回到初唐武德年间,穿越至今已有半年。
  这具身体前身与他同名,生父早年战死,母亲因体弱多病,于四年前病逝。家中尚有一位长兄与两位弟妹。
  长兄在军中担任武职,去岁分家后迁至长安,李云分得此处小院与数十亩永业田,领着弟妹居于蓝田。
  前身曾是读书人,又写的一手好字,在县中担任文职的舅父托了些关系,给他寻了个清闲职位,月俸八斛。
  除此之外,他还在城中有着三间商铺,说不上小有家业,但温饱足矣。
  “二郎。”门外一位身穿深青色官服男子开口说道。
  “王兄。”
  李云起身道,眼前这位身穿深青色官服男子名为王虔,本县明府长子,与他关系还算不错。
  “二郎,今日为何不见三郎在家中?”王虔问道。
  “三郎今日去拜访舅父,王兄若是早些来,兴许还能见着三郎。”
  “方才我切了二斤熟羊肉,打了一壶浊酒,王兄若是不嫌弃,留下喝上一碗如何?”李云说道。
  …………
  二人寒暄了一番后,王虔道别离去。
  李云起身来到院外,从身上摸出一把折扇,靠在老树下乘凉,与几位邻里谈论着近日趣事。
  “二郎,你前些日子在长安买的青盐可否匀我几斤?”一位约莫三十,满脸胡须的男子问道。
  “我这细盐本就不多,昨日匀了舅父一些,只余下了五斤细盐,下次我去长安买盐,给你们捎上一些。”李云摇了摇折扇说道。
  初唐的盐可不便宜,十斤米才能买到一斤粗盐,一斗盐可以买十余斗米。至于细盐,更不用说价值几何。
  “二郎,这细盐不指望你匀一些与我,听三郎说道你家中还有两坛高昌美酒,卖与我一坛如何?”长须男子说道。
  “吴兄,我这高昌酒今日让三郎带去送与舅父了,你若是想买,长安西市中那胡人酒肆就有。”
  李云苦笑了两声,并非是他不想卖给眼前这人,家中仅剩的两坛高昌酒让其弟李三郎带去送与舅父,他有心想卖也没有酒。
  高昌酒产自西域高昌国,平日里比较少见,唯有胡人酒肆中才有此酒卖。高昌酒与龙膏酒、三勒浆并称西域三大美酒,深受关中世家所爱,李渊更是用此胡酒赏赐过功臣。
  “云哥儿,那胡姬可如传闻那般貌美?”一位与李云年岁差不多之人问道。
  “六郎若是不怕家中那位,为兄倒是不介意带你去见识一番胡姬风情。”
  李云笑道,眼前这位与他年岁相差不大之人姓张,单一个字周,在家中排行第六,故唤之六郎,是个典型的惧内之人。
  “二郎莫要取笑六郎,你也深知他惧内,不如改日你我一同去长安,你我二人去见识下胡姬风情如何?”
  长须男子打趣着张周惧内。
  “要我说,吴二你也好不到哪去,你与六郎皆是惧内之人。依我看,咱们街坊邻里几人,还是二郎最洒脱。”一位身绿色长袍男子说道。
  “二郎,三郎年岁也不小了,也该到了成婚的年纪,某家中有一幼妹,如今芳龄二八,正待字闺中,你我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如何?”长须男子开口说道。
  长须男子在这县中也算是小有家业之人,家中有一幼妹如他所说,芳龄二八,正待字闺中,生得美艳动人。
  三郎李寒又是本县有名的才子,不难猜想,眼前这长须男定是看上了三郎前程。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三郎已已有心上之人,某如今二十有一,已过及冠之年,也尚未娶妻,你若是不嫌弃,云弟让你占些便宜,你我二家从此结为秦晋之好如何?”
  李云笑了笑说道,众人本以为他会言辞拒绝,没想到他会来一招釜底抽薪,长须男脸色瞬间变黑,一声不吭离去。
  “卢兄慢走,云弟观你今日印堂发黑,当心会有血光之灾!他日你若想通,你二家随时可结为秦晋之好。”李云朝着长须男离去的方向喊道。
  长须男听到这句话后,一时间肝气梗逆,胸中激荡,气血上涌,一口沉积了三十年的老血差些喷涌而出。
  “云哥儿,那卢仲客其妹的确生得美艳动人,听她那身材曼妙比之勾栏神女还要更胜几分,我若是能一亲芳泽,此生足矣……”
  张周犹豫未尽说道,口头上是在夸卢仲客之妹长得漂亮,实则是在讽刺其妹是青楼女子。
  笑里藏刀,莫过于此。
  只可惜卢仲客不在此处,若是听得张周这句话,定会破口大骂。
  众人取笑了一番长须男后,天色渐渐黑去,夜幕吞并了最后一丝晚霞,李云起身说道:“我等改日再谈,都早些回去陪歇息吧,莫要让婆姨久等。”
  说罢,李云往家中而去,此时已是漆黑一片,借着微弱的灯光来到门前。
  推门而入,一位身穿素衣少女出现在眼前,只见少女约莫十三左右,与他有几分相似,眉目清秀如画。
  “云兄,羊肉有些凉了,月娘去热一下。”
  眼前少女正是李云之妹,李月娘,今年虚岁十五。
  “不必了,月娘你且先用膳,云兄去热两个胡饼。”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