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岁月如歌之少年如风 / 第一章 命运的转轮

第一章 命运的转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漫长的暑假过去,新的学年即将开始,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在即将开学的惶恐与焦躁中,季风却显得尤为开心。
  推开门,是夏日暴烈的阳光和燥热的空气,季风却感到由衷的舒适。只有离开身后阴暗逼仄的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季风才能够自由的呼吸。相对而言那个严谨有序且充满教规教条的被称为学校的地方才更像是季风的家,那里有他信任的兄弟,有他尊敬的老师,还有他生存下去的希望。
  与大多数不幸的人一样,季风有着不幸的家庭,这是每个不幸的孩子悲惨人生的起始点,是大多数不幸的人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父亲季建国是个彻彻底底的烂人,酗酒、赌博、家暴这些烂习惯是季风最痛恨的。这个家给季风唯一的有点温度的记忆就是童年时母亲时不时流淌的眼泪,小时候的季风常常用稚嫩的小手抹去母亲的眼泪,虽然母亲是在伤心的哭泣,但滚烫的泪水总能够带给季风一种踏实的依恋感。但这种依恋感没多久便消失了,母亲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虽然印象中季建国出去找过几次,但季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季风并没有怨恨母亲独自逃走,尤其是在渐渐长大懂事之后,他只希望母亲在其他地方能够过得好一点,因为她是自己迄今为止最爱的人,因为她的存在才让自己的童年没有完全坠入地狱。
  夏日的公交站人烟稀少,调皮的太阳拽着八月的尾巴迟迟不肯向西离去。季风几乎是满载负重,左手行军包里是两身换洗的衣服以及一些洗漱用品,右手提着学校的棉被和凉席,背后的书包里静静的躺着书写的工工整整的暑假作业。虽然没有什么分量,但在这样的天气每一点负重都会化作蒸腾的汗珠,出门才短短五分钟,季风已经热得汗流浃背。
  其实家里是有小轿车的,花桥镇正好赶上棚改的热潮,兜里富起来的季建国也跟风买了辆帕萨特,虽然算不上什么豪车,但也不落面子。季建国曾多次表示要开车送季风,但在季风委婉的拒绝下最终不了了之。在季风的心中季建国永远是那个残忍暴虐的陌生人,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事实,他从本能上抗拒着季建国出于各种目的所释放的“善意”。
  “叮咚。”527线公交车在站台前急刹停下,电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阵清凉的冷风扑面而来。季风赶紧一个箭步跃上公交车,因为门口的大妈已经支棱起了双眼,季风知道只要自己再慢一点大妈就会架起她那机关枪似的嘴炮开始轰炸。投下两元硬币,季风在后排坐下来,午后的公交车上人很少,但季风不想坐在前面,这是长久的经验。果不其然,两站过后又上来两个上了年纪的大妈,前排顿时开启了喋喋不休模式,飞快的语速和穿透力极强的音调极具杀伤力。季风看到前排一个戴着耳机打着瞌睡的小伙子猛然一个机灵,随后默默地走到后面来,继续着他的美梦。车厢俨然泾渭分明的分为两个阵地,前排宛如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排却像死气沉沉的墓地,讽刺的是充满着活力的净是些老人家,而年轻人们只是坦然的沉寂在墓地。
  季风百无聊赖的瞥了一眼窗外,又飞快的收回目光,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乌烟瘴气。虽然大家都在感叹时代的快速发展,憧憬着未来的科技繁荣,但在季风的心里却更多的觉得悲哀。季风周围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村庄逐渐消失,河流不再清澈,天空也越来越灰暗;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摩天大楼,规划有序的居民小区以及只有在公园和景区才能看到的青山绿水。邻里乡亲们都搬进了政府安置的拆迁小区,很多人都得到了一笔可观的安置费,大家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富足了起来。刚满十四周岁的季风还不懂得经济学与社会学,也没有足够高的眼界去看待这个世界,他只是凭着内心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痛苦的呻吟,感受到了这份无以言表的悲痛。
  就像那条不变的真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个时代虽然有着很多无法揭开的伤疤,却也同样竭尽所能的对人们释放着善意,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便是季风所得到的最高尚的馈赠。季风不敢去想如果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但肯定不会比现在更好,如果不是那些书本带给自己力量,季风觉得自己很难坚持活下去。生与死,这个本不该在14岁的天真烂漫的孩子的世界里出现的问题,季风却不得不去考虑。
  大人们常常会责怪孩子的不懂事,他们无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普遍的叛逆心理,却选择性的忽略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时代的快速变革,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了青少年还未发育完整的心智。残缺的童年造成了季风破碎的心理,对季建国的恨意已经成为埋藏在心底无法化解的寒冰。
  曾经有很多个深夜,辗转反侧的季风特别想拿刀子捅死隔壁那个打着呼噜的恶鬼,但理智却一次又一次的制止了他。最终随着身心的成长这样的想法与那份恨意一同深埋,现在的季风只想快快长大,长大以后就能远远的离开他,离开这个家。
  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学校俨然成为季风独一无二的避难所,那一圈雪白的围墙隔开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恶意,纵使有一些漏网之鱼也无法对季风造成更多的伤害了。
  “叮咚,安阳中学到了,请从后门下车……”季风收起漫无目的的思绪,拎上行李下了车。炙热的空气重新扑上来,好在学校周围有着成排的香樟树,高大的树冠挡住了绝大部分的阳光。季风快步的走在树荫下,阳光不死心的透过枝叶的缝隙侵袭过来,却已经没有了威力。
  透过玻璃窗,季风看到门卫大叔正悠闲的看着报,还没有正式开学,老人家也不用摆出个臭脸来吓唬学生。学校里空荡荡的,大家都巴不得多在家待一会,季风算是来的最早的了。公示栏里粘贴着分班表格,季风一眼就在三年(2)班的表格里看到自己的名字,随后又在(1)班的表格里看到那个自己最在意的人的名字。尽管没有分在一个班,季风却并没有过于失望,只要自己继续努力下去就一定会追上她的脚步,季风自顾地想着。
  来到教室,班主任徐育年正在埋头做课题。看到季风进来,徐育年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诧异。报名手续很简单,交完住宿费和书本费就可以了,季风领取了缴费单便可以直接到宿舍入住。。
  徐育年一直在研究教育心理学,他认为老师承担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这也是他常年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迅猛时期,心理变化很快,老师的引导有着不可或缺的分量。从事教育二十多年,徐育年见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极为敏感。通过短暂的接触,他能感受到季风的特殊,却又无法判断这种感觉的来源,只是在心中默默的记下,决定在接下来的学年要多加观察这个孩子。
  命运像是一个大转轮,它捉摸不透却有迹可循。假使你的运气足够的好,可能一下子就指向了最好的路;假使你的运气并不好,也能在一次次的失落中接近理想的方向。但前提是别中途放弃,放弃才是命运设置的最大的陷阱。如果说季风是在黑暗中艰苦爬行的快要冻死的可怜人,那么徐育年就是那个恰好出现的扶了他一把并指给他通往光明之路的救命恩人。无尽的未来充满着变数,也因此才给希望留有余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