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穿越重生之宅男变大将 / 第二章 梦的起点-高要城

第二章 梦的起点-高要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叮........叮........”耳边传来细微但清脆的声音,是风铃吗?眼前的一切都摇摇晃晃的,我是在哪里?怎么感觉一切都这么的虚幻?我是在做梦吗?依稀记得,有一通电话,还有那段对话......
  “你现在获得了一次时光旅行的机会。”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脑海中忽然闪过这一句话,令阿木的意识慢慢地凝聚、清晰起来:对了,是有这回事。可是,为什么我不能动?难道一切都是假的,只是一个恶作剧?我现在,是在作梦么......
  “张都头,张都头!!快来啊,这里好像还有一个幸存的!”
  “真的?我这就过来!”
  “奇怪,此人身上并无伤口,也没有打斗痕迹,怎的脸色就如此败坏?”张都头皱起眉头,死死盯着眼前的人,倒是阿木依稀看到有两个穿着古怪衣服的人在瞪着他,眼前不由得又摇晃了一下。
  “动啦!张都头,你看,他眼珠动了!还有救!”
  “嗯?不错........小李,你马上带他回高要城,找你爹救治。这些山贼如此猖獗,定要找到线索将他们擒拿!”
  “是,我这就回去。”小李向张都头点了点头,将眼前那个毫无生气的身躯抱起,快步走向一辆板车,招呼同僚往城内赶。
  高要,隶属广南东路,南临西江,北靠北岭山,历来是西江中下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置中央集权管辖下的政治机构始于汉代。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立高要,为州治。至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赵佶(宋徽宗)登帝位,更将高要升格为兴庆军,下辖高要、四会2个县。其州治便是高要城。因徽宗登帝位前为端王,对高要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情,故对高要十分的重视和青睐。这样一来,州治高要城虽然地处南方荒蛮之地,却有着中原浩土大城的繁华。城内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和学士进行商品买卖和学术交流,自然城内的各大酒馆、客栈就客似云来,门庭若市了。除此之外,城内还有铁匠铺、钱庄、镖局、当铺......这样一个大城,任谁看来,也自然是一派安定繁荣的光景了。谁不知,这天傍晚,就在高要城外以北五十里外的地方,竟然有山贼出没抢劫了一支商旅,商旅一行共七人,除一人以外,其余全部被杀。
  得知此事的高要城知县杨武迪大为震怒,马上找来罗县尉问话。无奈罗县尉并不知情,只得硬着头皮被杨知县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才唯唯诺诺地道:“大人息怒,此事是属下的下属发现的,容我唤他来述说。”
  杨知县一摆手:“还不快传?!”
  “是.....!”罗县尉微微垂首,退了出去。他知道,县令发如此大的脾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向安定繁荣的高要城外,竟然发生了如此耸人听闻的血案,如果传了出去,只怕以后就没那么多的商旅和学士敢来这里了。再说,高要城一直蒙受圣恩,要是皇上怪罪下来,只怕......
  张都头快步向衙门里的内堂走去,他知道杨知县正在等着他,耳边似乎又响起刚才县尉跟他说的话:“你速速到内堂,知县要问你山贼的事情。切记,此事事关重大,你不可漏嘴半句。”脚步又加快了点。
  “大人。”
  “你来了,说吧。”杨知县坐在内堂最里面的胡床之上,端着一杯清茶看着张都头。
  “是。”张都头吞了吞口水,朗声道:“今日申时三刻时分,守卫北城门的卫兵看见一名满身血污的男子从北面骑马而来,那男子自称是过往商旅,在五十里外遭遇山贼抢掠,他奋力外逃,只为了来高要城寻求帮助,去救他们商旅的人。”
  杨知县脸色铁青,淡淡地问:“那个人呢?”
  “回禀大人,他.....受伤过重,已经死了。”
  “这件事,有宣扬出去吗?”
  “没有,大人,此事事关重大,小人并无泄漏。”
  “你在发现这等事情之后,不马上汇报罗县尉,是何缘故?”
  张都头冷汗直流,哑声道:“卑职知罪,只是卑职心急救人,没有来得及禀报罗县尉,就赶去救人了,请大人恕罪。”
  杨知县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半响才道:“你救人心切,本官本次就不追究,但如有再犯,必定重重责罚!”
  “是......卑职谢过大人!”
  “还有什么线索吗?”
  “回禀大人,商旅一行共七人,我们只救回其中一个,其余的都遇害了。卑职在血案现场发现了这个,请大人过目。”
  杨知县站起接过张都头呈上来的东西,是一个小小的铜球,并无什么异处,便放在身旁,问:“救回来的那个人,现在何处?情况怎样?”
  “那位伤者已经送往李大夫那里救治,没有什么大碍了。卑职会严加查办此事的,请大人放心。”
  “如此甚好,此人身上必有重大线索,你要好好查问,不容有失!你去吧。”
  “是。”张都头如获大赦,顿时整个人放松下来,只是他心理不知怎的有个疑问:杨县令,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不过,也是这般想了一下,便不再理会,大步走向李大夫家里去了。
  张都头才刚走到李大夫家门前,就被眼尖的小李一把拉了过去,急冲冲地问:“怎样了?知县没难为张大哥你吧?”张都头原本严肃的脸庞忽地松了一下,对这个刚做衙差没多久的小伙子,他一向是当弟弟一般看待的。当下笑道:“没什么,就只是简单的问话。不用担心的。对了,那个人怎样了?”
  小李这才放下心来,说:“那就好,那个人现在没什么大碍了,现在也可以说几句话了。我爹说他大概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才会神志不清的。来,我们进去吧。”
  一进里面,一股浓郁的药味便扑向张都头,不过显然他已经习惯了,径直走到李大夫身前。李大夫见到他来了,微微欠身,说:“张都头您来了。”
  “大夫你就不必多礼了,折杀晚辈了。病人怎样?”张都头低头还礼,望向躺在草席上的人,已经有血气了,看来稍后就可以问话。
  “适才你们把他送来时,此人面如土色,老夫勉强为他把了把脉,发现脉象极度紊乱,怕是回天乏术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此人脉象竟平稳了下来,我便施了点药,如今并无什么大碍了。此人先前应该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导致心志丧尽,险些就受惊过度而死。但可能就在那个关头,许是他自己的求生本能反应吧,意志又坚定了起来,就保住了性命。”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现在他是我们唯一的线索了,有劳大夫了。”张都头向李大夫深深鞠了一躬。然后他蹲下来,看着那个人。
  阿木刚才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现在的他,神志已经完全清晰了,从刚才还是不太确定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穿越了到他清楚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躺着的草席。那可真是草啊,当阿木逐渐感觉到屁股传来的阵痛时,他知道,他不是做梦,他真的是穿越了。
  “壮士,你姓甚名谁,何许人也?”
  “呃.....你是问我吗?”阿木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声音听起来温和斯文,他却感觉怪怪的。
  “是的。”
  “呃......”阿木眼珠转了转,急速思考起来。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我的名字.......不是真告诉人家我叫阿木这么土鳖吧?不行,我还没搞清楚我附加上的人是谁呢!怎么就没有他的意识的?不是可以并存吗?
  张都头见他面露焦急之色,叹了口气:“壮士,实不相瞒,你们商旅七人除你之外,都已经遇害了。你自己身处险境,险些受惊丧命.......你还记得吗?你还有什么顾虑?说出来,我们高要城会帮助你的。”
  阿木失声道:“什么?死了六个人??我擦,大案件啊!!”
  在场众人忽然听他猛地提高音量,还胡言乱语,面面相觑。
  小李暗地拉了拉张都头的衣服:“他不会是吓傻了吧?”张都头一时也反应不过来,只得说:“壮士,你们商旅除你之外,真的是无人生还了。能否告诉我你的姓名,我们好帮你报仇雪恨!”
  阿木腾地坐了起来,不答反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高要州治,高要城!”
  “噢......”阿木托着下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他慢慢地道:“我叫风天泉,是德庆府端溪县人士。其他的就嘛,就记不起来了。”
  “这......”张都头万万想不到这个人清醒之后却只是记得自己的姓氏家乡,真是头大无比。
  小李冷笑一声,说:“你连那些山贼的样子,都不记得了吗?你当时就没睁眼看吧,就等死吗?”
  阿木被他这样一说,无来由地觉得火大,便大声说:“那我真的不记得啊,怎样啊?什么山贼?我不知道!我最多只记得耳边有传来过叮叮的声音。”
  张都头听他这样一说,眉头皱了一下。但随后就转身起来,对阿木说:“风兄弟,你身子刚刚恢复,还是多加休息吧。至于你们商旅的事,我们会彻查的。请你在此委屈一晚。在下告辞了。李大夫,他就麻烦你照料了。”
  “哪里话。行医本就当救死扶伤,张都头尽管放心。”
  风天泉(阿木)也站起送张都头出去,听到旁边的小李说:“爹,这都快到酉时了,我去准备晚饭。”他正想着可以尝到古代的饭菜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来这里多久了?我的时光旅行只有8个小时啊!不能浪费时间啊!
  “唉,小李,从你把我救回来到现在,有多长时间啦?”。
  小李白了他一眼,说:“已快有一炷香的时间了。”
  “一炷香.......天哪!!!这就差不多一个钟头啦??”风天泉饶头搔耳,一旁的李大夫叹了口气,跟着儿子走了出去,不再理会这个怪人。有不经意看向李大夫家里的人,都说看见里面有一个壮汉在里面行为怪异,一会垂头丧气地来回踱步,一会饶头搔耳,一会喜形于色,好不奇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