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生物武器 / Destroyer 毁灭者

Destroyer 毁灭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切重建都源于毁灭
  ——亚彻斯圣会
  Destroyer(毁灭者)是人造的生物武器,具有非常可靠的控制性和远超常人的身体机能,它是丹努加入圣会后的第一杰作。
  丹努和他朝夕相处的副实验员菲尔顿·提鲁斯(Fillton·Tlus)在费尔诺教堂加入亚彻斯圣会后便带走了公司所有的资产和实验记录以及仓库里所有全新的实验设备,连夜赶到了太平洋某处的无名岛上,这座岛虽然与世隔绝,但是岛上的设施一应俱全。
  当在前期实验中发现了“重生”这一变革性的突变之后,丹努就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突破点,变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经研究发现,在“重生”这一整个变异过程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蜕变“蛹期”完成后,“重生”并没有停止,而是以缓慢的速度复制骨质和肌肉细胞并杀死身体中对自己没有任何作用的器官,组织,细胞(比如胃,肝脏等等)。(唯一能杀死他的方法是将头颅连同脊柱一同去除。)但是这些器官会坏死并液化而且会留置在腹腔和胸腔内,因此不会被复制的肌肉细胞代替,也因此当“重生”完成后并不会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是有些病毒会变异成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酶的形态(几率为万分之一),当这些酶结合这些坏死的细胞后会发生不稳定的组织变异(比如四肢或其他地方变异出不规则的肌肉组织或钙质刀刃等)。整个“重生”过程需要32天左右,其中“蛹期”需要14天,后期变异过程需要18天左右,变异完成后身高会在2.7到3米之间。
  在后期实验中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只能先将其杀死,在通过组织再生培育出一个新的个体,再生个体不会有任何累赘,是最理想的形态。
  在后续的虚拟训练室的测试数据中发现它挥拳的最大力量可以达到惊人的4127磅(约合1874千克),但是同时也表现出了极低的智力。
  丹努认为可以提高它的智力并且训练为可以听从指令的动物。于是就定期为它注射脑蛋白,智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却不会听从指令,并且每时每刻都想杀死它面前的所有人。在连续死亡了4个观察实验员以后便停止了实验,丹努也意识到这个方向行不通。
  在和其他加入圣会的学者的讨论会中首次提出了“生物控制技术”(TheBiologyControlScienceAndTechnology),即B.C.S.T。这种技术的理念是在DIC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加入一种具有生物性的电子元件(DIC电子病毒),它会跟随病毒的自我复制一起被复制,最后跟随病毒与细胞融合,它的作用是控制生物电的传递,并转换利用生物电来连接各细胞中的电子元件以达到绝对性的控制和储存细胞信息(就比如生物电的强度等所有数据)。但是由于它只能执行阻断和连接生物电传递(也就是开和关),并不能实现其它的控制效果,所以还需要一个超级芯片来实现,这个超级芯片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生物电转换处理面板,另一部分是信息总控处理面板,还有一个数据库面板。
  这个超级芯片的研发耗费了大量资金。期初,这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技术,仅仅只有一个框架,很难变成现实。当他们发现电子病毒能够利用生物电以电波的形式传输信息的时候才算找到了一个突破点。
  他们先用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波接收器记录各个细胞的信息,再利用虚拟训练室让它做所有能做的动作以记录数据到芯片的数据库面板中。后来发现数据太大,普通电脑几个动作数据就能把电脑装满,更别说处理。经过计算整一套动作数据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进行记录和处理。
  在耗费了大量资金和几个月的时间编写处理代码之后,整个芯片技术算是完成了,芯片实体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60毫米的长方体。但是初次植入后实验并不顺利,开始一切都没问题,但是在第12个动作实验中途却静止不动了,经检查发现因信息量太大导致芯片短路烧毁。
  在第二次讨论会中又提出了“生物量子重组技术”(TheBiologyQuantumRestructureScienceAndTechnology)即建造一个立方体实验舱,这个舱的舱壁外层必须由严格的4000毫米锇建造,内层则是600毫米厚的奈洛铂(核聚变的产物,能百分之百的阻隔辐射线和量子分解能量。)组成。紧接着在顶部焊接一个生物量子重组器,生物或者生物的器官在量子力场的作用下被分解,单位(如细胞,分子,原子等)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如果在里面放置一个大小单位同等的话就可以通过电脑发送指令进行融合。
  在后期实验中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只能先将其杀死,在通过组织再生培育出一个新的个体,再生个体不会有任何累赘,是最理想的形态
  在耗费了共计1.37亿美元的研制资金后,历时7个月的Destroyer(毁灭者)项目终于完成。成品在加上深黑的钛合金盔甲以及D.W系列武器,“毁灭者”正式投入使用。
  ★其他项目(OtherProject)
  ①由于这个完美的生物武器资金消耗太大(仅使用已有设施生产费用就高达260万),所以并没有实现量产,共计只生产了20个。。
  ②在第一批“毁灭者”使用中发现,只要持有武器的弹药用尽或武器被迫弃置(如损坏)的情况下战斗力就会减半,所以在后面四批中加入了一个致异手套,其原理是在一个特制的纤维手套靠手腕部分套入一个注射环(从外观上看与普通铁环没有太大差别,但在接触皮肤部分有很多细小的注射针,而铁环内部则是需要注射的液体,在此里面的液体为能致使变异的坏死组织液与一种特殊酶的混合化学物质。)接着再在脊柱内也注射相同物质,由于脊柱内的脊柱液抑制了变异的多样性,所以只有一种变异形态,即突变出6个直径3-20厘米的鞭状肌肉组织(脊柱两侧各3个)随后盔甲也作出了改进,首先是作出了6个用于变异组织的孔,其次增大弹药容量。由于这种变异不具备可逆性,所以手套只有在失去武器后才能使用,因为变异多样性,变异后的形态无法预测,但是出于本能,都具有攻击性。
  ③D.W系列武器是武器设计师加文特·伯克斯(Gawent·berx)为“毁灭者”专门设计的,D.W意为DestructiveWeapon即毁灭性武器,主要包括一挺12.7mm口径的M134重机枪,其特点在于它的子弹具有空爆能力,爆炸后弹头会分解为6片三角形的细小弹片,虽然空爆威力较小,但是加上四散的弹片和M134每分钟6000发的密集火力,它的火力堪称恐怖。另外就是D.W榴弹机枪,其弹药混入了大量高爆火药,威力可以匹敌C4(仅一颗),跟M134一样使用弹链供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