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红英从老家回来绿洲,她父亲和曹大壮娘也一起随同,还背来好多种类粮食和棉花。
曹大壮没在家,张潮晚间领红英爹去货场睡,天热,货场更凉快些,货场还要值夜。家里就一间半房,现在夏天,实在不方便挤在一起。
红英对象父母出面招待红英爹,曹家一大家人都去男方家,张潮被当成小孩不作数,拉来四姨夫作陪客。
红英对象叫赵二强,上面一哥一姐,下面俩弟一妹,这种上有哥下有弟的,属于兄弟姊妹排行中爹不疼妈不爱的那种。
赵家住在铁路大院的一处平房院,是比较早的铁路职工住宅区。属于起初的棚户区,改造平房,房屋不规则,比较乱,各家孩子多,孩子长大后依靠平房搭建很多临时房屋。
这时候城市买院子也没有多少钱,绿洲刚刚县转市,没有古城那种城市规划,也没有像梁城那样的老城区老市民。绿洲城市到处都在建设,随便买地皮,地皮还都是之前的耕地,价格实惠,根本不是买建房子的地皮价。很多人买地皮建院子盖房子,院子很大,成为后来独门独院的私宅。曹铭花如果不是要留着钱上学,早就建议曹妈买地皮了。
赵家是早一批铁路职工,按说买一处地皮的钱是没问题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挤在大杂院。赵家主屋两间,依靠主屋搭建四间房。四间搭建不是正式的房间,是搭建在主屋外墙上一斜坡房,但好歹是砖瓦结构的。房间面积五六平房,放下一张床,人能来回走动。
赵二强父母住一间主屋,哥嫂带两孩子住一间主屋。四间简易房,赵二强弟兄三个各住一间,一间厨房杂物间。
赵二强的父亲在机车厂工作,母亲在家没工作。
赵二强的哥哥也在机车厂,嫂子没工作在家看孩子,哥哥家的儿子,和赵二强最小的妹妹同龄。
赵二强大姐已经出嫁,姐夫不知道做什么的,这次没见大姐一家。
赵二强大弟弟在站台做小红帽,小弟弟在上学,小妹妹还没到上学年龄。
红英爹看中赵家兄弟多,农村兄弟多的家庭在乡里谁家都不敢欺负的,红英一人在绿洲,有赵家兄弟也不会受欺负。
曹大壮要是在家,肯定不会同意这桩亲事。赵家家庭成员太多,一大家子弟兄妯娌将来不好相处是其一。一家四口人挣钱,在这时候即便是在铁路大院,赵家也算是中等收入家庭,在农村兄弟分家都会各有一处大院,现在赵家兄弟四人不买一处大院,剩下的三个男孩结婚怎么办,等单位分房得多久。可见赵家父母意识里并没有多为儿子们打算,属于得过且过的人。这种判断曹铭花不会说,毕竟没有听曹大壮本人说,何必做恶人。
曹铭花想想上辈子,自己好像也是这类,两个女儿出嫁,没有一分钱的嫁妆,两个女儿抱怨几十年,好像自己一直解释是家里穷没钱啊,自己直到九十多岁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可现在用另一种身份另一种眼光看他人,就是不一样的判断了,什么时候,不知不觉间自己转变的。
曹妈也嫌弃赵家兄弟太多,将来肯定事多。曹铭花劝曹妈不要管,曹妈还是忍不住私下跟曹大壮娘说:“他们兄弟太多,会不会将来负担太多?城里和农村不太一样,不指望弟兄多跟人打架。”
曹大壮娘没吭声,曹妈也不好再说什么。
曹家一家人随媒人赵二强姑姑王婶(王婶随她丈夫姓喊得,她本人姓赵,这时期喊已婚妇女都是随夫姓),来到赵家父母住的主屋,房间比较大有十多个平方。房内一张大床,床上被单没补丁干干净净,两门的老式衣服柜,房中间一张不高四方饭桌,几把小凳子。
寒暄之后,人多坐不下,女客都让坐床上。
宴请饭桌摆在赵二强父母屋,乌丫丫一堆人,都挤在一起,不得不再分一桌到赵二强哥嫂屋里去,这样饭菜有点不够,最后全都上面条,算是打发了。
桌椅板凳,甚至看着有些碗筷都像是借的。曹铭花不明白,怎么赵家四口人挣钱,日子过成这样,定亲待客能这样凑合,是不重视红英这个人?还是本来就是这样过日子,压根没算到女方家来多少人?
这时城乡差别并没有后世那样明显,现在还是农业向工业转型时期,这时候农业产出是国家财政主要来源。解放前有钱人家都是大地主,也就是说大都是农村人。农业生产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即使部分家庭成员生活在城市,家里主要财政收入也是依靠田地收入的。
所以并不存在,赵家看不上红英是农民这个理由。红英还有曹家这个依靠,赵家更不会轻视红英。那只有一条,赵家从思想里压根没意识到准备多少东西,女方家会来多少人,就这么简单。简单到相信客套话:“啥也不用准备,都是实在人,来了再说。”
曹铭花始终保持微笑,出于礼节随便吃点面条。红英的定亲宴,只要红英和她爹满意就好。
赵家母亲说赵二强年龄大,红英也已经十八岁,希望尽快结婚。红英爹正想答应结婚的事,四姨夫拦住了话头:“这次先定亲,俩孩子先接触接触相互了解下,现在新社会,讲究恋爱自由。孩子们相处的好,水到渠成自然谈结婚的事。”
两家人吃一顿饭,赵二强领红英上街买一身衣服,两块布。赵二强和红英正式定亲。
后,曹大壮娘和红英爹要回去,他们也是感觉在绿洲太不方便了。曹妈一天都上班,曹铭花和张潮在货场看货是一天不在家,红英在家领孩子做饭,所有人都在忙碌。
曹大壮娘私下拿出钱,给曹妈:“大壮不在家,你一个人工资,一大家吃饭肯定不够,我这有点钱给你。”
曹妈很感动,想都没想到曹大壮娘会给自己钱,眼泪不由掉下来。曹大壮娘作为婆婆,没有要过自己的钱,反倒贴补自己。曹大壮上战场,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还有红英的消费,曹妈一个人的工资确实不够家用,已经花到存款了。
“红英在这吃喝穿戴,你好好对她,没让她受委屈,我都看见了,现在她又找到人家定亲,都是你的功劳。我自己在家有粮食,花不到钱,你这儿是啥都要钱。县里给我发的烈属钱,我平时都攒着,你先拿这些撑着,等大壮回来,带回来钱,日子就好了。”曹大壮娘安慰曹妈,把钱塞到曹妈手里,拍拍曹妈的手。
曹大壮娘,朴实善良的老太太,老公和大儿子都为国捐躯,只剩下曹大壮一个儿子,还献身在战场,是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母亲。
曹大壮娶亲找曹妈这样的军人遗属,从理性上讲是战友情怀,可作为曹大壮的娘,接受儿子娶个寡妇还带孩子,能做到的有几人?自己的儿子,条件再差也是亲生的,更何况优秀的曹大壮。
曹铭花由衷钦佩这位英雄母亲,扪心自问,自己重活一世,也做不到老太太这样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