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沧溟宗 / 第三十章 武备志

第三十章 武备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祥叔也不解释,慢悠悠地绕到博古架,摸着一个模样普通的青花瓷瓶转了两圈,很快,博古架自动挪移,地上露出一个陷进去的地下室入口。
  祥叔暗示两个人跟着自己下去,黑漆漆一片,也不知道里面藏了什么,阿宝显然是来过,毫不犹豫就跟着祥叔下去,天明也只好跟着一起下去。
  地下室显然是安装了感应灯,人刚到入口,楼下就“刷”地一片亮起了灯。
  天明探身环视了四周,发觉地下室其实就是老爷子的工作室,四周满是铁架和一些破旧的铁皮文件柜,不过一时也看不清楚究竟放了些什么。
  走到最下面,看见祥叔站在一个宽大的工作台边,上面堆满了各种画笔颜料,一些半成品的画和证件内芯,还有一堆堆不同材质的纸张,工作台上还有一台双屏的电脑,连着打印机、复印机啥,看样子这个老爷子也不排斥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天明顿时明白这个祥叔究竟是做什么的了。
  祥叔站在工作台边,然后戴上一副老花镜,手脚利落地打开电脑,在屏幕上输入了一串代码,很快,他身边一个文件柜应声推开,原来这个地下室里还另有机关。
  文件柜后面是个密室,不大,只有十来个平方,里面是一个个货架,上面摆放了数量不详的瓷器、文物,还有一卷卷可能是字画的卷轴。
  阿宝笑着说:“祥叔,这个小金库里藏了那么多宝贝,你打算攒着给谁呢?”
  祥叔推了推老花镜,自顾自的找着什么,一边说道:“也没啥宝贝,这些东西,有的是自己收的,有的是客人做样子留下的,后来也不知咋的就没拿回去了。”
  天明无意插了句嘴:“祥叔,你做了这么多假证件,就没有失手过么?”
  祥叔回头瞥了天明一眼,上下又仔细打量了他一圈,笑着说:“小子,我记得你了。嗯,去过美国么?”
  天明楞了下,老实回答:“去过!”
  “以色列去过么?”“去过”
  “澳洲去过么?”“去过”
  “嗯,你那本护照就是我帮你做的。”
  天明不吭声了,刚才说的几个国家都是安检最严格的国家,可以说去了上述几个国家,有了签证章,去其他任何国家通关都十分地便利。
  他之前因为有案底,被限制出境,但是又不得不时常帮豪叔去各地处理公司业务,所以豪叔就帮他做了份证件给他,使用到现在,也没啥问题,只是没想到自己的证件居然也是祥叔做的,实在是太厉害。
  “还有,小伙子,我这里不叫什么假证件,我这些都是艺术品,说话客气点。”
  天明顿时有些尴尬,看了看在一旁捂嘴直乐的阿宝,轻轻“哦”了一声。
  还好,老爷子很快找到了阿宝要的东西,一个黑色的钛合金画筒,抽出来一看,里面正是之前被阿宝和豪叔掉包的“郑和海图”。
  祥叔小心地抽出来,和阿宝一起拿到工作台上平展铺开,阿宝再次认认真真查看了这幅有那么多人渴望得到的海图。
  全图展开来大约四尺来长,三尺宽,上面以当时的中国为中心绘制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陆地与海洋概貌,对航海所途经海区的各类地形地貌如城镇、山峰、河流、岛礁和植被等,都用不同色彩和图案进行明晰的标识,并罕见地在上方标出了罗盘与比例尺,尤其是历经数百年整幅图保持如此完好,实在罕见。
  只是阿宝看了半天,也实在看不出这样的图和自己曾看过的那些古代海图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知道之前黄爵士说的什么“宝藏”是不是真的,难道这真是“郑和”的“藏宝图”?
  祥叔也在一旁细细的观察着图,他摸了摸纸质,又伸出手指轻轻在嘴巴边抿了一口,皱着眉头点点头。
  “我听说这个地图是用西藏的狼毒草制成的,是么,祥叔?”阿宝好奇地问。
  “是的,确实是取自川藏交接的地方产的狼毒草纸制成,过去那里的喇嘛常用来制造经书,这样的经书可以历经百年不腐,而且韧性也好,很适合印制那些经常要翻阅和传阅的资料。只是这种狼毒草纸制造起来极为麻烦和危险,一亩地的狼毒草可能都很难造出一张纸来,而且毒性很强,中途的熏制、晾晒,搞不好都能死几个人,过去,当地人还用狼毒草的汁液涂抹弓箭,来增加杀伤力。”
  “真的有那么厉害?”天明看着图,有些吃惊。
  祥叔向他招了招手,示意天明靠过来,然后翻起地图的背面让天明试着舔一口,天明不知深浅,伸出舌头贴着图就舔了上去,没一会,他哭丧着脸,吐着舌头,手舞足蹈,口齿不清地喊道:“太烫,麻!我舌……头,不,在了。”
  阿宝知道这是祥叔故意报复天明前面言语冒犯,也是为了让他不要小瞧自己而使的小小惩戒。她赶紧从自己包里翻出一盒清凉薄荷糖递给天明,天明不由分说,将薄荷糖几乎整盒都倒进了嘴里咀嚼了起来。
  “味道怎么样?还可以吧?”祥叔笑眯眯地调侃着。
  “祥叔,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放过他吧,他从小在日本北海道长大,就是个乡下人。”阿宝嗔怪道。
  祥叔笑了笑,又从工作台下,翻出两瓶“依云”矿泉水递给阿宝和天明,天明抓过水一气喝完,拉着脸不再吭声。
  “祥叔,你见识多,这图到底是不是郑和用的海图?您看出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阿宝谦逊地问。
  “图我检测过,确实是明代的东西,不过……”祥叔沉吟了一下。
  “不过?不过什么?”阿宝追问。
  “这图不像郑和时期的画工的笔法。你们看。”说着,他走到一个书柜旁,翻找出一册翻印的图书,上面写着《武备志》三个字。
  “当年刘大夏虽说把很多郑和的资料都烧毁了,但是有很多郑和当年的海图都被收录在了这本书里”
  祥叔翻到其中一页写着“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的页面,上面用工笔绘制了很完整的一幅地形图。
  “此图南京以下长江段、我国东海和南海直至印度洋波斯湾的航路以及沿海地形都有涉及。从图中所列地点来看,该图应该绘制于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麻林地(今肯尼亚蒙巴萨、马林迪)——这也是至今多数学者赞同郑和远到东非肯尼亚的主要证据。整张图记载了530多个当时的地名,其中外域地名就有300个,实在是不容易啊”祥叔感慨道,阿宝也不知道他是感慨郑和航海的不容易,还是感慨这张图流传至今不容易。
  “祥叔,你是说我拍下的海图和这个书中印的原版的郑和海图在布局和笔法上不一样,是么?那这图也就和郑和无关了,是这个意思么?阿宝问。
  “从纸质上看,确实是明代绘制无疑,但是从整个路线绘制来看,这图的绘制应该要晚于郑和航海时代数十年。但并不是说与这本书里不一样的地图就可以否认不是郑和时代的海图,毕竟大部分的郑和的海图资料至今都没人见过。而且,郑和死后,虽然大规模的航海再也没了机会,但是当年开辟海路的人,无论是从贸易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都有机会继续这些航线下去,所谓‘关闭海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有很多当年的郑和部下,甚至一些民间商人会循着之前的郑和航海的路线继续下去。”
  “比如说他的助手马欢?”阿宝想起之前在雍仁会馆,黄玉林爵士提到的郑和身边最信任的翻译官也是最有经济头脑的马欢。
  “马欢?哦,对,他是个能人哦!”祥叔回答道。
  阿宝犹豫着要不要和祥叔说起黄玉林爵士所说的“郑和宝藏”的秘密,虽然自己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如果不是如此巨大的诱惑,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对这张图趋之若鹜呢?
  不过关于“宝藏”的说法只是黄玉林爵士一家之言,他也没拿出什么切实证据来,不知道祥叔对这张图到底怎么看。。
  就在几个人还在聚精会神研究着地图时,突然不知哪里冒出警报声,祥叔立即按了键盘上一个按键,两个屏幕显示出店铺前安装的两个监控探头画面,有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在祥叔的店铺门口探头向里面使劲张望着,阿宝和天明对视了一眼,认出这两个人正是之前一直跟踪自己的家伙。
  祥叔并不慌张,笑着说:“今天挺热闹,人来人往,平时一整天连个鬼影也看不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