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沧溟宗 / 第三十二章 启航

第三十二章 启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四月,大明西洋船队旗舰宝船
  随着船上更夫敲响二更的钟鼓声,忙了一天的船队通事马欢回到房间,将桌上用鲸油熬制成的油灯灯芯拨拉了几下,几枚火星迅速蹿升上来,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光照瞬间比之前明亮了许多,马欢叹了口气,从手边厚厚的一叠书本里抽出一本轻轻地摊开,准备记录下这几天的行程情况。
  自从跟随郑大人航行数十年来,夜深人静后,只要有空,就会记录下近几日航行线路以及途径国家的风土人情,包括当地各种货品品目、最新价格,这份资料非常重要。自己就是靠着这样一份资料帮助郑大人在和沿海诸多国家和城寨交易物品时,无往不利。
  铺好纸笔,马欢摩挲着手上一串佩戴多年的楠木佛珠,在不断跳闪的油灯下,忽然发起了呆,就连刚刚沾过浓墨的笔上墨滴滴落在桌上,他也浑然不觉。
  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商贩被郑大人招募为大明船队的通判,成为不入品级的朝廷官员,掐指算起,不知不觉跟随郑大人往来西洋已经近三十载。
  马欢家族是回族,祖籍在浙江诸暨。自元代起,马欢的家族就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船队经宁波港出海,顺着洋流下西洋,船队将江南的瓷器、丝织品通过航运贩运到南洋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地,交换回价值更高的香料、宝石以及各种西洋的奇珍异品。
  很小的时候,马欢就随父亲一同出海远航,这是家族男丁共同的命运。
  马欢的父亲是一名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所以在船上时,马欢虽然没有学到很多航海技术,但是跟随父亲,天赋聪慧的他还是学会了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还有南洋人的语言。而这些商船上还有一些专门做账的老秀才,马欢跟随着他们也熟读了许多经书子卷,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十六岁后,他独自跟随一个船队的老板犹太人艾兹拉,成为他随行的助手,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技巧和讨价还价的本领。艾兹拉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中国小男孩,不光耐心地教授他犹太语,还将许多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设备使用毫不保留地教授给他。
  遇见郑大人,他刚满十八岁。
  那天他刚刚跟随船队老板艾兹拉返航回来,停靠在宁波港,虽然当时由于倭患,宁波的市舶司荒废许久,朝廷已经没有多少能力管辖这个曾在元代南方最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港口很多设施破败不堪,到处是垃圾和无人打捞的废弃沉船。
  但是这对许多外国船队来说,却是最好的境况:因为只要支付很少的银两给当地官府,他们就能对各种涉嫌走私的船队睁只眼闭只眼,再也不用缴纳高昂的货物赋税以及各种雁过拔毛的费用。
  虽然刚年满十八岁,马欢已经是老板艾兹拉独当一面的助手,可以非常熟练地和港口驻地的各国商人就航行带回的货物进行买卖交易。
  马欢清楚的记得,那天他正因为一个阿拉伯商人之前委托老板艾兹拉从他的家乡带回几匹羊毛挂毯,因为保管不善,羊毛挂毯被船上的老鼠啃食的千疮百孔,那个阿拉伯商人不依不饶,拉着艾兹拉索要赔偿,艾兹拉争辩几句后,便不知躲到哪里。
  阿拉伯商人便去纠缠马欢,他只好上前和阿拉伯商人商议,最后他私自做主将艾兹拉船上几匹保存完好的波斯地毯赔给了对方,对方收到地毯,心满意足地离开。
  艾兹拉获悉后,大为光火,指着马欢就在码头上用犹太语大声斥责,表示这些波斯地毯的价格远高于那个阿拉伯商人的几匹羊毛挂毯,这笔买卖赔大了!不仅要扣除马欢此次航行的报酬,还要赶走马欢。
  这一切都被秘密私访到此地的郑大人亲眼目睹,他又惊又喜,眼前这个大明子民竟然能如此熟练地和阿拉伯人、犹太人自由对话沟通,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这个中国男孩正是自己想要找的最佳人选。
  此时是大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身为新皇帝最为信任的侍从,郑和刚刚接受了皇帝朱棣一个秘密任务,他将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远航西洋,一方面探访建文帝的下落,另一方面宣扬大明国威。
  之前的靖难之变让海外诸国和大明断了朝贡和联系,各国都在观望这个新皇帝会不会坐稳皇位,还会不会继续大明开国皇帝所宣扬的“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国策。
  初登大位的朱棣太需要各种能证明自己合法性的国家前来朝贡,四夷臣服,万国来邦,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必定会给那些心怀忐忑,私下依旧同情被株杀十族的方孝孺的大臣、儒生们极大的触动和提醒,他,朱棣才是继承大明正统的天子!
  只不过“远赴海外,宣扬国威”,这个思路并不是朱棣的主意,而是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姚广孝的建议。
  姚广孝是个和尚,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主持庆寿寺,一直是明初整个靖难之变最主要的策划和执行者,深得朱棣信任。
  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身披深色袈裟,一身和尚装扮,即使被封为太子少师,他也不改装扮,人称“黑衣宰相”。这次谋划远航西洋诸国,探访建文帝下落,同时宣扬大明新皇国威,就是他的主意。
  甚至连远航的主使人选,他都帮皇帝物色好了,就是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的太监郑和。
  郑和祖籍云南,幼时为明军进攻云南时所掳后被“宫刑”,后送至燕王府侍候朱棣,成为贴身太监。
  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颇具实战经验,获封“钦差总兵太监”军衔。
  姚广孝选择郑和,很大程度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此次航行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家有牵挂之人断无挂帅可能,而且船队规模庞大,数百艘各类船只,数万人的指挥调度非有调兵统帅经验人不可。
  况且此次远航的主要目的是“怀柔”,而非“恐吓”,但是又必须对那些观望畏缩的海外诸国恩威并施,派武将,要坏事;派文臣,又恐无法服众,且无调兵打仗的经验,都不妥,思来想去,只有朱棣身边这个精明强干,面慈心硬的郑和最为合适!
  在皇帝召唤郑和之前,姚广孝就先找到了郑和,将他收为菩萨戒弟子,赐名福吉祥,目的就是让郑和接受佛法,以佛法事人。
  这也是郑和随后途径航行的各国佛堂寺庙都会虔心参拜,最后也皈依为佛门弟子的原因。
  郑和接受了皇帝的委托后,在师父姚广孝的积极支持下,开始在南方沿海各地招募各类工匠、水手,因为知道沿海诸国语言不通,因此特别留意物色合适的“通判”(翻译官)人才。
  因为看过宁波港市舶司的报告,知道这里有很多精通南洋诸国语言的人才,郑和于是带着随从匆匆从当时的京城南京赶往宁波寻访合适的翻译人才。
  马欢和阿拉伯商人的辩论,又和犹太商人的争辩,这一切都被郑和看在眼里,他立即让随从将这个满脸泪痕的男孩叫到了面前。
  “孩子,叫什么名字?”郑和看着这个咬着牙,表情倔强的男孩,似乎想起当年被迫离开家乡,被撸进军营的自己,笑容里多了一份慈爱。
  那是马欢第一次看见郑和,眼前这个面容清秀,器宇不凡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随从,虽然都是便衣装扮,但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官府里的人。
  “回大人话,小民叫马欢。”马欢不卑不亢地回到。
  郑和有些好奇,自己便衣装扮,早就命令随从将佩刀、腰牌等有官府标记的物品收好,不许露出,这个小男孩怎么知道自己是官府里的人呢,他摸了摸马欢的头,笑着问:“你怎知我们是官府里的人?”
  马欢指了指郑和身后几个便衣随从,说道:“他们虽外裹棉服,但是体型均等,一看就是习武之人,而且……”马欢指着各人脚下,继续说:“诸位大人虽然都是便服,但是脚上所着无不是金线掐边的厚底牛皮短靴,这样的靴子,我等庶民是万万不敢穿的。”
  郑和恍然大悟,确实,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因当时民间服饰鞋履装饰精美,竟相奢华和标新立异,为了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明政府在制定舆服制时,对鞋靴制度也做了严明的规定。除了在色彩、质地等方面的限制外,对鞋靴装饰的限制特别严格。
  洪武初年规定:庶民百姓穿靴不得裁制花样、金线装饰。平民百姓不论贫富一律鞋式俭素。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又进一步下令:严禁庶民、商贾、技艺、余丁及杂役等穿靴,只能穿皮札(用皮子加绳子裹成的鞋子模样),违者处以极刑!
  郑和非常欣喜,这个名叫“马欢”的孩子,不但通晓各国语言,而且机灵聪明,观察力强,这正是自己后续航行急需的人才。
  “马欢,既然你知晓了,我也不瞒你,我们确实是官府里的人。我想问你,是否愿意为大明效力?”
  马欢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马欢家族并非汉族,因而在明朝建立后,并不受刚刚翻身的汉族官僚所待见,所以家中一直没有分到田地,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受了他人欺负,当地官府也往往装聋作哑。
  所以,马欢家族里的男丁,只能靠偷偷给外国的商船做翻译以及间或做点转手贸易为生,这更加为周围人所看不起。
  马欢做梦都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光宗耀祖,但是自己既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又不曾结束什么官府人员,只能和祖辈一样,在各种码头上晃荡。
  多年的江湖闯荡,使得马欢一眼就能看出眼前这个亲切和善的中年男子绝非普通人,若是跟随他,将定能闯出一番天地!
  马欢索性将平日身上珍藏的,从西洋带回的各种项链配饰统统摘下,丢进江里,双手抱拳,噗通跪下,仰起头兴奋地看着郑和大声地说:“愿意!大人,马欢愿追随大人!”
  郑和感慨地扶起马欢,欣慰地将随身的一串楠木佛珠套在了马欢的手上。。
  他又仿佛看见,少师道衍和尚将他收为弟子后,和他说的一句话:“释迦立教,化度众生。说施、戒、忍、进、定、慧六者,兼以万行修之,使其检束身心,真实履践,始克证成菩提道果”
  这一年,马欢十八岁,郑和三十二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