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有间香斋 / 第一章 骨香斋

第一章 骨香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沉香、麝香、檀香……老板,您这有没有什么特别一点的啊?”货柜前的一个年轻人道。
  “有啊。”柜台后的一个年轻人放下手中的一本线装山海经,用没有感情的声音答到。镶嵌绿松石的银质眼镜框后面是一双好似没有感情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线条明朗的脸颊,只是略微有些消瘦,薄唇微启道“香我这里很多,只是特别的香寻常人消受不起。”老板的声音似乎永远那么平淡,一点语气的波动也没有。
  年轻人继续说到“老板,咱俩也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你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既然有那就让我见识见识呗。”听年轻人的话看来二人相识已久。老板依然用他那不带感情的语气答到“刚刚我说了,特别的东西一般人消受不起。”年轻人再次恳求,说“老板,最近睡眠真的超级不好,看在咱俩这么长时间的交情上就出给我点特别的呗,我知道您这东西价都不低,绝对不因为交情占你便宜。”
  “等着。”依旧是老板那淡淡的语气,说罢起身走进店铺后面的房间。‘和老板认识这么久还从没见过他进里间拿货,看来这次真的是特别货啊。’年轻人想到。片刻老板出来,手中捧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盒,“给你。”依旧是淡淡的语气。年轻人接过盒子问道“这么庄重?多少钱呀?”老板答到“这个不收钱。”
  “不收钱?老板您可别和我开玩笑,您这里的东西可都是宝贝。”
  “特别的东西当然要用特别的来交换。”老板答。
  “什么特别的?”
  “缘分。”
  “缘分?”
  “对,你和她的缘分。”平淡的回答完老板摆摆手,拿起那本线装山海经继续看起来。
  年轻人知道老板这是送客了,怀揣着疑问走出了骨香斋的门。
  骨香斋,没人知道这家店是什么时候开的,因为这座小城里的人的记忆里,打从他们记事开始就有这家店了,也没人知道这家店的老板多大岁数,因为就没人见那老板变过样子,甚至不知道那老板叫什么,只知老板姓古,他家的香很好,好到很多富商,甚至位高权重者来光顾这家小店。小店中式装修,古色古香,一楼是香,各种各样的香,中间是张小叶紫檀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套紫砂茶具,里面是柜台,人们对老板的另一个记忆就是永远都是在里面看书,还有个里间,只是今天之前谁也没见过老板从里间拿香来卖。二楼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众人猜测可能是老板的卧室。
  年轻人离开后,老板放下书,沉思片刻道“或许真的是你和她的缘分。”
  年轻人到家时已是晚上,把盒子顺手放在了茶几上简单吃了点东西,躺在床上开始玩手机,渐渐的到了深夜,年轻人走向卧室,走几步顿住脚步回身把盒子拿起来进入了卧室,把盒子放在卧室里的铜质香炉边,打开盒子,里面一根根的香静静地躺着,年轻人惊讶,这几根香竟然洁白如玉,质感也晶莹剔透,好似几根极细的象牙筷。“这次的东西果然很特别啊。”年轻人自言自语到。轻轻拿出一根,点燃插入香炉里,香烟袅袅,闻其味,芳香怡人,年轻人走向床边,躺上去,好似袅袅香烟,环身而舞,竟然渐渐的睡去了。只是年轻人不知道,在他睡着后,烟雾化作一只玉手抚摸了下他的脸颊,随即消散。
  翌日清晨,年轻人醒来,感觉浑身舒坦,似沐浴了一次瑶池天水,随即自言自语道“老板的东西就是好,特殊货更是一绝啊。”言罢走向香炉便要清理香灰,可是刚刚走近,年轻人就呆住了,香炉里竟极为的干净,不仅如此,就连桌子都好像被人打扫了一样。年轻人随机想到‘难道昨晚我打扫完忘记了?不管了,得上班去了,不然就迟到了。’说完便洗漱一番穿好衣服上班去了。他不知道的是老板给他的那个小叶紫檀的盒子里一根香微微的动了一下。
  画面一转,来到骨香斋,老板早已在柜台里看书了,依旧是那本线装的《山海经》。泛黄的封面,微微有裂痕的书边,看来已有些年头了。
  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穿着黑西装戴着墨镜,耳朵里还戴着耳麦的中年男子进来,礼貌的问了一句“请问您可是古老板?”老板道是。中年男子走出去,片刻扶着一位头发全白,穿深蓝色唐装,黑色裤子,老北京布鞋柱着一根龙头拐杖的老者进来。老者看起来有八十多岁,双目却炯炯有神,可以看出老者年轻时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先前的中年男子在老者身边微微俯身向老者道“老爷,这位就是这骨香斋的古老板。”老者轻轻的嗯了一声随即向老板道“你这真是骨香斋?”老板依旧是那死水一般的语气道“门外牌匾写着了。”老者再问“真是唯一的骨香斋?”老板不再理会老者,继续看书。老者知是自己冲撞了老板,随即轻声道“敢问老板,可在你这做香?”老板边看书边问到“什么香?”老者答“骨香。”
  听到这两字,老板略微停顿,放下书问“怎样走?”
  老者答“横。”
  “何时回?”
  “三天之后。”
  “十天之后送来。”回答的依旧是死水一样的语气。
  “好。”说罢老者便向外走去,
  简短的对话只有交谈的两个人知道里面什么意思。。
  待老者走远,老板轻轻掐指几下,轻叹一声“二八年华,轻化尘埃,前尘往往,今生了了。”语毕,再次沉浸于书中。
  太阳西下,今日只来了两三个个客人,傍晚时那个年轻人来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