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大衰神 / 第4章你的雷也是我的雷

第4章你的雷也是我的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乌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刘也望了望天空,一个时辰前还是阳光明媚,如今陡然布满阴霾。
  漫天的乌云压得刘也有些喘不过来气,空气中湿气弥漫,短暂的振奋后,取而代之的则是心跳加速,呼吁困难。
  育阳县城五百步外,山贼军阵中,几个首领一般的人围坐一圈商议着战事。
  赵洪,是育阳县内牛头山寨主,麾下贼众千余人,是本地势力最大的山贼头子,因双目巨若铜铃,绰号赵大眼,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是高和最头痛的对手,本次攻城,下血本的出兵一千人。
  除了赵洪外,另有四个本地头领参与其中,和赵洪一样,精锐尽出,来参与这次攻城。
  这五位山贼头领本各过各家,本就互相不服,私下里各种使绊子,互相攻伐,本就各有矛盾,不拖后腿已是万幸,完全没可能同仇敌忾,一同对敌。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战事会议中唯一的女性,大贤良师张角之女—黄巾圣女张宁。
  中平元年二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场声势磅礴的起义席卷汉帝国,各地黄巾渠帅纷纷响应,一月之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战火四起,起义之数多达百万众,州郡失陷,吏士逃亡,震惊朝野。
  然,好景不长,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没落的汉王朝用它最后的一口气吹灭了起义之火,随着良师陨落,广宗失陷,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就此落下帷幕。
  虽然起义失败,但张角唯一的血脉张宁,却被张角的信徒,渠帅之一的韩忠拼死保护下来。张宁一路随韩忠从河北转战荆州,后韩忠投降朝廷,因与南阳太守秦颉不和被杀,本已投降的黄巾军故而复起,推孙夏为帅,屯兵宛城,张宁在失去了韩忠后,只能跟随孙夏,藏于黄巾军之中,除了孙夏等少数信徒,没有人知道张宁的真实身份。
  张宁本以为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奈何宛城的风水确实和黄巾八字不和,前有张曼成,后来是韩忠,接下来是孙夏,但凡占了宛城的黄巾头领,无一不人死身陨,中平元年十一月,中郎将朱儁攻陷宛城,斩杀孙夏等万余人,张宁在赵隆等信徒的护佑下,甩脱汉军,藏逆于荆北深山之中。
  这三年来,赵隆等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兴黄巾往日的荣光,四处收拢黄巾残部,企图再起。两个月前,赵隆不知在哪里听说了五斗米教张鲁的事迹,同样以教御众,同样杀吏夺府,因为低调,并未引起朝廷注意,现如今竟然占了汉中郡,拥兵数万。
  赵隆想当第二个张鲁,他总结了一下以往的失败经验,冒然进攻郡府或者州府,势必会引起官军围剿,现如今虽然起义平复,但各地的黄巾残部依旧表现活跃,官军精力有限,肯定会捡势大的灭,只要低调行事就一定不会引来官军。
  下定决心的赵隆象征性的向圣女张宁汇报此事,张宁是他凝聚黄巾的大旗,表面的功夫,还是需要做,不过自从赵隆掌兵以来,但凡他汇报的事情,张宁都识趣的表示赞同。这次攻打县城,张宁不仅表示支持,同时还让赵隆大跌眼镜,为赵隆出谋划策。
  拉拢山贼,以利诱之,便出自张宁的计策,育阳兵力薄弱,城防老旧,自然成了张宁眼中的猎物。
  张宁为赵隆出的计策有理有据,甚得赵隆心意,仿佛让他看到了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故,这次攻城,赵隆破天荒的带上了张宁,做自己的军师。
  “赵大帅,你看咱们何时攻城啊?”
  赵大眼向一旁的赵隆询问道。这次以赵隆带的兵最多,有两千余人,五位头领自然以赵隆为尊。
  赵隆摸了摸胡子,望向一旁的张宁,张宁为了不让众人知道自己是女儿身,故身穿一袭青灰色男装,束发顶冠,神似富家弱公子。
  张宁见赵隆望着自己,粗着嗓子说道:“我军并未扎营,势必今日拿下育阳,吾观天象,一个时辰后必有天雷,吾意可于半个时辰后遣将挑阵,若能斩将破阵,敌必胆寒,此时诸位头领引兵攻城,天雷助威,育阳弹指可破。”
  “甚好,甚好!”
  赵隆满意的点了点头,其余头领也随声附和。着几个人虽然没太明白张宁说的意思,但文邹邹的,什么天雷助威,什么弹指可破,貌似很厉害的样子。
  想到兴奋,赵隆不禁起身,拔出手中佩刀:“诸位随我,拿下育阳,抢钱抢粮!”
  “在下听凭赵帅调遣!”
  五位头领齐刷刷的跪拜在赵隆面前。
  而在另一边的刘也,望着天上的乌云渐渐浓厚起来,想着保命的方法。
  背后站着官兵,后退一步便是拳打脚踢,真打起来,要是自己脚底抹油,很有可能死在自家人刀下。城外的山贼如狼似虎,等到山贼爬上城墙,自己弱小的身躯绝对活不过一刻钟。
  暗云翻滚,阴雷闷响,黑云像饥饿的怪兽,咕咕作响,企图一口吞噬城内的生灵。
  县尉高和来回踱步,焦虑挂满脸颊。
  不久前,便和众人讨论过破敌良策,弃城或投降的人已经被他当场喝退,最终得到的结论便是守城待援。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唯顺势而行耳。
  刘也想到了一步险棋,以身犯险的险棋!
  “大人!”
  高和的思绪让人打断,焦躁的盯着身后拱手的刘也。
  “汝是何人?有何事禀报!”
  高和的语气中透露着不耐烦,准备好一旦眼前这小子说错话,便拿这小子出气。
  “小人有破敌良策!”
  高和愣了愣,盯着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个十五六岁毛还没长齐的小孩子,向自己献破敌良策,疯了!疯了!
  “说!若非良策,军杖二十!”
  疯了!疯了!此刻高和不光觉得眼前的毛头小子疯了,自己也疯了,就像一个光棍给另一个光棍传授泡妞秘籍,一个敢说,一个敢听。
  “大人!吾观天象,雷电将至,可于半个时辰后遣一上将阵前叫阵,若破敌斩阵,贼必心生惧怕,待天降惊雷,将军率众杀出,贼必肝胆俱裂,定一战而成!”
  刘也祈祷古人不懂天文,同样也祈祷城下没有高人,这是招非常粗浅的计策,但,就现在的局势,靠这点人守住山贼一波攻势基本完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顺势而行,方有破敌的可能。
  高和听了刘也的计策,陷入沉思,他所担心有二,其一,这天雷是否会像刘也所说,不日将至,其二,哪怕天降惊雷,自己倾巢而出,无异于羊入虎口。
  刘也见高和犹豫,虽然不知道高和心中所虑,但还是觉得有必要再争取一下:“大人若虑,小人心知,贼人势大,众人皆俱之,军心不定,据城而守,势必自取灭亡,古有破釜沉舟,今唯有学项王之壮举,方能破敌!望大人定夺!”
  刘也真不知道高和在想什么,只是随口诈一下而已。
  高和叹了口气,望着城外黑压压的一片,不禁小声喃喃道:“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喝!”
  随着一声大喝,高和的拳头在城垛上留下了个大坑,把刘也吓了一跳。
  “这位壮士,可愿告诉吾姓名籍贯?”
  高和带着粘染血和黄土的手向刘也拱手行礼。
  刘也望着高和求贤如渴的样子,大为感动,热血沸腾!我愿为大人左膀右臂,征伐天下!
  “小人刘也,年十五,尚无表字,南阳宛城人,乃长沙定王之后,春陵节侯之玄孙!!”
  说罢,高和抚须大笑:“吾观壮士乃人中龙凤,原来是皇室子孙!正所谓英雄出少年,可敬!可敬!”
  刘也让突如其来的恭维搞得赤耳面红,不停得拱手还礼。
  “哪里,哪里,大人智勇无双,乃国之栋梁,小人承不得大人谬赞!”
  刘也的马屁引得高和如沐春风。
  短暂的商业互吹后,高和严肃了起来,认真盯着刘也,眼神让刘也感觉有些慎得慌。
  “刘老弟,吾有一不情之请,望刘老弟成全。”
  说罢,高和拱手欲弯腰行礼,刘也自然识趣的一把托住。
  “大人高义!如此大礼,小人承受不起!急大人之所急乃小人本份!大人但说无妨!”
  “正如刘老弟所言,城中俱惧,城小兵寡,至刘老弟所献之策,无人可用。”
  刘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好的预告,哎,等等!等等!闭嘴!别说啦啦啦!
  “故,挑阵斩将之事,非刘老弟莫属!”
  我勒个擦!
  恶心!
  没人可用,你是纸糊的吗!你让我去,你怎么不去!
  “大人。。。。”
  刘也刚开口,就被高和打断。
  “刘老弟智勇双全,有国士之风,吾甚是敬佩!倘若不弃,某愿与刘老弟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有违背,如同此垛!”
  说罢,高和抽刀向城垛的一角砍去,干净利落的砍下一个垛角,垛角滚落到刘也的脚下,刘也仿佛看到了自己滚落的人头。
  哎。。。。。刘也心中万般苦涩,套路啊!套路!!
  事情既然已经无法阻止,刘也也只能选择无奈的接受,死就死吧,这不还有九哥呢,九哥说过,危难关头会帮忙的。虽然总麻烦人家也不好,但,这也不是刘也本意,希望九哥老人家大人大量不要太计较。
  刘也亲自跳下了高和挖的大坑,为了保险起见,刘也小声在高和耳边又嘱咐了几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