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大衰神 / 第25章夜袭

第25章夜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平四年十月,幽州战火一片,张举、张纯起兵十余万,代替汉朝的诏书传遍幽州各州县,叛军势大,一举攻陷渔阳,代郡,右北平,广阳和辽西部分地区,幽州一半郡县均被叛军所占领。由于缺兵少粮,幽州刺史刘虞屯兵涿郡,一边招募兵士,一边向冀州刺史王芬寻求粮草军械援助。与此同时,被征召的南匈奴单于正整兵屯于渔阳以北,只等一声令下,五万南匈奴铁骑便可挥师南下。
  “报!叛军张举率兵十万正逼近良乡!”
  哨兵的情报让刘虞不禁皱了皱眉头,良乡县乃是涿郡城门户,一旦被破,自己就会马上暴露在叛军脚下,如俎上之肉,任人宰割。
  良乡不得不救!
  打定主意的刘虞,立刻唤来部将阎柔、鲜于银、鲜于献、公孙瓒等人,整顿兵马,立即支援良乡。
  十月中,秋风煞凉,万里悲秋常作客,刘虞亲率两万人于张举对峙于良乡。
  良乡县令早已挂印出逃,整个县城此时人心惶惶,刘虞独立于城头,望着城下黑压压的一片,焦心不已。城内守军只有两万,虽然调动了一万的百姓,用作城防,但在兵员方面依旧显得捉襟见肘,良乡这座小城已经被十万叛军包围,稍有不慎,顷刻间即可被夷为平地。
  刘虞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公孙瓒,“伯硅有何破敌良策?”
  中郎将公孙瓒见刘虞问起,同样一脸焦虑,以前平乌桓,战鲜卑,均是平地作战,三军用命,悍不畏死,即可取胜,但如今被困于小城之中,但有拳脚,也难以施展。
  见公孙瓒低头不语,刘虞心中也有了答案。
  “伯硅,吾知你素来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叛军远道而来,三军疲敝,今夜营防势必松懈,命你领兵三千,今夜丑时三刻前去袭营,探探那张举的虚实,伯硅可敢?”
  “大人既已下令,末将有何不敢?”
  见刘虞已下决心,公孙瓒
  由于初到良乡,毕竟不是正规军队,鱼龙混杂,有降卒,有乡民,还有胡杂,张举深感士卒疲惫,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安营扎寨,只待修养一晚,明日再行攻城。虽然佣兵十万众,但张举也有着自己的焦虑,所谓兵不在多在精,曾任太山太守的张举也参与过黄巾平乱,见识过朝廷正规军的厉害,眼前虽有十万,但其战力还不抵五万朝廷正规军。
  但张举知道,改善士卒战斗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战事频繁,眼下占领的土地,极有可能马上丢失,只有彻底占领了整个幽州,打败了刘虞站住了脚,才能再提改善士卒战力的事情。
  烦劳事扔一边,张举命人拿来两坛好酒,自顾自的饮了起来。
  是夜,丑时两刻,公孙瓒带领着三千军士悄悄摸到张举营门之外,由于连日的奔波,此时的叛军营中鼾四起,被鼾声所传染,营门站岗的士兵索性开起了小差。
  公孙瓒挥了挥手,身后两队士卒悄悄摸了过去,趁着夜色麻利的解决掉了营门的守卫,并换上叛军服饰。待守卫解除,公孙瓒将部队一分为三,鲜于银率一千人从西门进并把住西门,鲜于献率一千人从东门进并把住东门,而自己则亲率一千人由北门进,直袭张举营帐,三队约定卯时由公孙瓒发出信号,一齐发起突袭。
  丑时四刻,卯时至。
  公孙瓒将一直火箭射向天空,微弱的火光划破黑夜,叛军大营东、西、北三侧埋伏的官军一齐出动,将手中的火把尽数丢在了营帐之上,瞬时间,大营火光一片。还在酣睡的叛军兵士被刺鼻的烟雾呛醒,还未反应过来,便被突袭的官军士兵手起刀落,结果了性命。尖叫声,喊杀声顿时笼罩着整个大营。此时张举也被营帐之外的喊杀声惊醒,来不及披甲的他,一把拉开营帐门帘,只见整个大营犹如火海一般,而偶尔出现的官军士兵如同赶鸭子一般,见到自己的士卒便是刀剑相向,如同切瓜切枣一般,自己的士卒只顾着逃命,毫无还手之力。
  张举惊出一阵冷汗,酒劲儿也去了大半,定睛一看,只见一白甲将军正带着人马朝自己的营帐杀来,路上但凡有阻挡,均是手起刀落,毫不留情。
  此人看着甚是眼熟,直到距离五十步,张举心中暗暗发苦,白马将军公孙瓒!
  公孙瓒的威名,整个幽州,包括塞北无人不知,何人不晓?鲜卑,匈奴,扶余,胡羯,乌桓,哪个没在公孙瓒手上吃过亏?到后来,只要是想出兵关内打个草谷,都要避着公孙瓒的防区走,而且还要速战速决,一旦让公孙瓒追上,免不了就是一场恶仗。各胡人头领所畏惧的并不是公孙瓒每战必胜,而是公孙瓒及其手下悍不畏死,但凡与之一战,哪怕是胜,那也是惨胜。为了一点点金银奴隶,和公孙瓒血战,划不来。
  见公孙瓒朝自己营帐走来,张举内心发虚,现在唯一能做的,只剩下脚底抹油,趁着此时大营乱做一团,逃到旁边大营,再图剿灭公孙瓒。
  打定主意,张举来不及穿衣披甲,一把打翻了身边的火把,顿时,整座营帐被大火吞没,而张举本人,趁着骚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大人!并未发现张举行踪!”
  “再找!”
  “喏!”
  已经第三次回报了,公孙瓒此时已经有些心急,打探敌情,试探虚实,并没有什么可自豪的,公孙瓒想趁着这次的机会,直接一举拿下张举的项上人头,失去了头领的叛军势必军心瓦解,一击可破,这不世之功,公孙瓒不想放弃。
  就在公孙瓒找寻张举之时,鲜于银和鲜于献也率军杀到了中军大帐,见中军大帐已在大火中飘摇,成为废墟只是时间问题。
  “大人!撤吧!待叛军援军支援,再撤就来不急了!”
  面对鲜于银的劝谏,公孙瓒摇了摇头,“此时正是斩杀贼首张举的大好时机,尔等务必将张举寻出!有张举人头在手,哪怕叛军全军回援,一击可破也!”
  “可是!大人!”
  “尔等休要再言,否则军法从事!”
  见公孙瓒不听劝谏,执意要寻出张举,鲜于银、鲜于献二人只得抱拳领命,带着手下军士,消失在人群之中。
  张举这厮,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公孙瓒暗暗下定决心。
  卯时三刻,天蒙蒙亮,依旧没有贼首张举的消息,大营本阵之中,四处躺着叛军士兵的尸体,原本喧闹震天的本阵,如今已经安静大半。公孙瓒恶狠狠的朝一旁重伤的叛军士卒补上最后一刀,送他去见了阎王。
  “鲜于银,鲜于献!收拢士卒,回城!”
  “咚!咚!咚!咚!”
  就在公孙瓒放弃,准备回城之时,四周营门外顿时鼓声大作,一种不好的预感降临在公孙瓒心头。
  “大人!大人!”
  见鲜于银匆匆回报,公孙瓒内心不详的预感又加深了一层。
  “何事?”
  “叛军已将整座大营包围,粗略估计,不下一万五千人!”
  “不可能!”
  公孙瓒心里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失去的首领,叛军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集结,绝不可能!除非。。。。。
  “有士卒禀报,在北门见到了张举的身影!”
  “轰!”
  鲜于银言毕,公孙瓒犹如被晴天霹雳一般,脑中嗡嗡不断,有些站立不稳,要不是部下眼疾手快,一把将公孙瓒扶住,那么他现在估计就跪倒在地了。
  北门,北门是回良乡城的毕竟之路,如今有张举在北门,北门势必兵卒甚多,但从其他三个方向突围,则很有可能被其他方向的叛军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鲜于银、鲜于献焦急的望着公孙瓒,火烧眉毛,希望公孙瓒给他们一个确切的决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走路都要人搀扶。
  怎么办?不肖一刻钟,包围的叛军就会发起攻击,如今再不决断,就等同于坐以待毙。
  公孙瓒深吸一口气,如同在吸生前最后一口一般,迟迟不肯呼出。
  “鲜于银,鲜于献!”
  “末将在!”
  “集结兵卒!从北门突围!”
  “喏!”
  还能怎么办?唯有死战耳!
  半刻钟后,三千军士集结完毕,公孙瓒亮出自己的亮白银槊,盯着不远处黑压压的叛军,初步估算,不下于八千。
  “老伙计!多谢你愿与我一同恶战!”
  公孙瓒抚摸着胯下白马,而白马似乎也在回应着公孙瓒,四只马蹄焦急的来回踱步。
  事态紧急,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沉长的鼓舞演讲,一切只是一个眼神,白马将军俯视三千军士,为他们灌输自己的勇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汉家儿郎,白马将军麾下的身份,就是要死,也要死于沙场,死于敌人的刀剑之下。
  三千士卒均俯视完毕,公孙瓒挺槊,直指北门叛军。
  “杀!”
  喊罢,便力抽白马,胯下白马一声嘶鸣,便一马当先,驮着公孙瓒朝营外八千叛军奔去。。
  而受到鼓舞的三千官军,自然不甘落后与主将,在鲜于银、鲜于献的带领下,紧跟公孙瓒步伐,准备将眼前的敌人死成碎片。
  大营北门外的张举,见公孙瓒一马当先向自己奔来,不由冷笑公孙瓒自寻死路,随即指挥着士卒呈半月形布阵,长枪在前,刀盾在后,静静等待这三千官军“乖乖”钻进“口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