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带上她的眼睛之救日三号 / 二 前奏

二 前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青藏高原上接受了两年最极端的训练后,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航员。
  训练是辛苦的,但幸好我还有两个同伴。如果不出差错,他们将是我未来的“战友”。
  其中一位是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身材还挺魁梧的,叫许新峰。如果不是他喜好这一行,我猜,他肯定去参军。
  另一位则大有来头,叫杨林,是世界上第一艘地航飞船——“落日一号”的设计副工程师,因为年龄较长,大家都叫他“杨工”。
  飞船下潜前一个月,我们便从训练基地回到了地航中心,接待我们的竟然是主任。
  两年不见,主任的头发好像更加花白了,或许是老了吧,主任看起来变得和蔼了许多。
  “……如果不出意外,你们四个将一起执行此次任务。”在一个招待室中,主任正和我们交谈,旁边还有几名记者在耐心等待,仔细一看,都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报社。
  “我将担任本次任务的总调度,”在记者们殷切的目光下,主任说出了这个爆炸性消息,顿时,闪光灯像闪电一样刺亮了整个房间,“许新峰,你是领航员;杨林,你是飞船工程师兼机械科学家,”说到这,主任顿了顿,望向我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
  “而你,是指令长!”
  霎时,我的眼前一阵刺亮的白光……
  记者走后,主任将我独自留了下来。
  “你成为指令长,我很欣慰,”话虽是怎么说,但主任的脸上看不到半点笑容,这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他,“这次任务很危险,你们要下到地心。”
  听了这话,我摇了摇头:“不可能,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就算下到地心,也无法转向离开。”
  主任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等一下再跟你说,现在,先让你了解一下‘救日计划’和你们驾驶的‘救日三号’。”
  “救日三号”是我们飞船的名字,但为什么叫“三号”,我也不知道。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在‘救日三号’前,还有两艘飞船,”主任望着我惊讶的面孔,扬了扬嘴角,“可惜他们都没能进入地心。”
  “第一艘由于发动机故障,用了三台大型地航牵引机才拉出;第二艘则刚好碰上地壳异常运动,活生生被岩浆顶了出来。吸取了前两次教训,我们打造了‘救日三号’飞船。”
  “这次,飞船被分为六个部分,从前到后,依次是烧熔发动机,小烧熔发动机,船舱,逃逸舱,小推进发动机,推进发动机。并且小烧熔发动机,船舱,逃逸舱和小推进发动机上都覆有足以抵抗地心压力的中子材料外壳。”
  主任说到这,我不屑地摇摇头。
  “不仅如此,‘救日三号’还配有三台伴随无人飞船护航。这样,你放心了吧。”
  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对我说的,我回过神来,对上了主任阴沉的目光,摇了摇头。主任瞥了我一眼,神情缓和了许多,对我说:“好吧,本想让你最后震惊一下,谁想你总抓在着它不放。”
  主任站了起来,环顾了四周。夕阳的余晖透过茶色玻璃照进这昏暗的屋子,照在主任身上,现在的他,就好像希腊神话中的裁决之神一样。。
  接着,他说出了那句使我震惊不已的话:“我知道凭我们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下到地心,因为我们无法克服地心的强大压力而转向返回,但,”
  “其实我们根本没打算掉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