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光明或者黑暗 / 第九章

第九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后来怎么样了?”酒馆中的那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问道。
  “后来公子许就被埋葬了,只是李太白从此一个人身藏于江湖之间。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酒馆之中。”
  那天,雨淅淅沥沥着,在屋檐上,雨点击打着陈旧的瓦片,流下来,落在地上,只听得“刷刷”地响。
  灰暗的月光之下,树梢之旁,有一股寒流吹动着,虽然冬天刚刚过去,但也只是刚刚过去而已,那井中的冰,湖面的冰才刚开始消融。
  寒冷的风流伴随着雨滴,吹动了正在路上行走的戴着沧桑面容的李太白。
  是啊,这么冷的天,谁还会出去呢?街道上没有一个人,除了那个正在路上行走的戴着沧桑面容的李太白。
  他双手相互抱起来,是啊,这天气太冷了,而且他衣服看起来还有些单薄,破旧的衣服时而有些布条在狂风中肆意的舞动。
  李太白几乎做不出什么表情,因为他身体被冻得麻木,面部也有些赤红,他的目光冷冷地聚集在了远处,他好像在搜寻着什么。
  如果有一个温暖的房屋就好了,他这样想着,换作是谁,在那种情况,能不需要一个温暖的房屋吗?
  忽然,他的目光聚集在了一处,前面好像有一个亮着灯的房屋,走近后,竟然是一间酒馆,于是,他走入了酒馆之中。
  正饮着酒的时候,忽然酒馆的门被打开了,如果说是这天晚上的风打开的,这倒是不足为奇,可是门前站有一人,这么冷的天,除了李太白远游四方,谁还会不回家呢?
  “为什么独自饮酒呢?”
  李太白望了那个说话的人,那人不是一般人,好似仙人,李太白又沉默不语,只饮着酒。
  “男儿何不金戈铁马,报效国家,一展骐骥之才?为何又隐姓埋名于江湖之中?实际上,这取决于你想拯救一个人,还是想拯救一些人。”
  他好似仙人一般,说完后,便离开了。李太白定睛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这天晚上,他一直在酒馆中,思考着什么,等到黎明,只见桌子上有一张写满了字的纸,他自己想清楚了,他想要拯救更多的人,只见纸上写道:
  粤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袭气母兮,粲五叶之葳蕤。惟开元廓海宇而运斗极兮,总六圣之光熙。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明无幽而不烛兮,泽无远而不施。慕往昔之三驱兮,须生杀于四时。
  ……
  此篇名为《大猎赋》,听闻玄宗皇帝在关中射猎,如果把这篇赋献给圣上,一展青云之才,必定能为玄宗皇帝所重用。
  后来呢?是的,他确实受到了玄宗皇帝的赏识。
  那一年,玄宗皇帝盛驾出行游猎,左右相随,身穿金光闪闪的铠甲有成千上万之众,亦有外国使者相从,不可不谓之壮观,令人惊叹大唐的国力,李唐王朝的风采。
  玄宗皇帝的车驾在关中之地前行,忽然一人拦住了圣驾。
  “何人如此大胆!拉下去斩了!”
  拦住圣驾,那是死罪,恐怕整个大唐没有人敢这样做。触怒了天子,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眼前这个拦住圣驾的人恐怕生命即将要到了终点,忽然玄宗皇帝亲自走来,扶起了那个人。
  “什么?!”随从的将士和大臣都感到十分惊讶。
  原来,眼前拦住圣驾的那个人正是李太白,只见他当即向玄宗皇帝献上《大猎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全赋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变化万千,豪放飘逸,恣肆而行。
  玄宗皇帝看了李太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
  天宝元年,便召李太白进宫。玄宗皇帝爱才心切,急教人请李太白入宫觐见,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起草诏书。
  南陵的一间破旧的房屋中,一人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柴门,仰天大笑道:“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出走的那一天,李太白想着:自己要做一番举世无双的大事,造福社稷,泽披黎庶,流芳百世。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独自提起剑,重新丈量这世界。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圣上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皇帝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但是,后来李太白一帆风顺了吗?只因不喜欢阿谀奉承,不能为权贵所容,愁思茫茫,只得长安城中借酒消愁。
  有一仙人乘风而下,来到长安城中,见到李太白很吃惊,问道:“难道没人教你吗?”
  “教我什么?”
  “和权贵同流,这样不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还可以高享富贵,衣食无忧。”
  “难道真的要这样做吗?帮助奸佞之人,欺压善良吗?”李太白终究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仙人对李太白叹气而去。
  这里只剩下一个人,只见他喝了酒,剑就舞了起来。凭借三尺长剑,还有这月色,在空中作起了诗来。
  他一直挥着剑,渐渐地挥不动了,他慢慢地躺在这里,醉意正浓,他闭上眼睛,却想要再次睁开。
  最后,没有睁开,终究是闭上了眼睛,醉在了这里。
  “客官,本店打烊了。”说着便叫起了那个醉在桌子上的人。
  醉着的那人是李太白,李太白又拿出了很多银两,不清晰地继续言语着:“继续上酒,我要喝到天亮。”
  只是没有听清楚,只能任李太白睡在这里,晚上,一片漆黑,外面只有点点星光,而月亮却悄悄地挂在天上,害羞地遮住了半张脸,好像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忽然,客店的门被推开了,外面的风“嗖嗖”作响,凉风阵阵,门前,又带来来一处月光。
  外面的月亮必定被高高地挂了起来,只见门前,不单单有月光,月光中间,还有一道长长的影子,那影子直接延伸到了李太白的酒杯前。
  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呢?只听到那人推开门,不说别的,只说到:“来酒。”那店主人也无奈,摊上了李太白,又来了一个人,今晚注定是不眠之夜,只能端端上酒。
  那人直接几杯酒就下了肚,豪无醉意,又饮下了数杯,那人也注视到了李太白,李太白也看到了他,是的李太白的确认识眼前的这个人,他就是那个仙人。
  “春已暮,必定有龙飞升于田亩之中,而你就是那条龙。”仙人不经意间说道,显然,是对李太白说的,“你出入紫宸殿之中,高享富贵,有什么忧愁呢?”
  “富贵非吾愿。”李太白望向了仙人。
  “龙潜隐在潭水中的时候,世人是无法知道他的真面目,等到飞腾上升的时候,那它的锋芒就全部显现出来了。”
  李太白不语,那仙人又说道:“长安是混浊的地方,不利于长久地居住在这里。”
  “我想要离开这里了。”
  “难道你真的想要放弃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吗?”
  “我已经想清楚了。”
  “你真的要走吗?”
  “剑术已经能够自卫,笔墨已经能够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想。男儿大丈夫,当尽力而为,一扫山河,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那你一生的功名却很难有所成就了。”
  “男儿大丈夫,应该真正做一个有用的人,顷刻之间扫清世间邪恶,进而拯救天下,百世流芳。”
  说完后,那仙人又回头看了一下李太白,最后离开了。
  李太白一身仙骨,不趋炎附势,终不能与权贵同流。
  后,天宝三年,玄宗皇帝放还了李太白。
  正所谓:四海蒸腾见紫气,二十目览名山川。一朝误入紫宸殿,缘起诗仙盛名传。不喜权贵谗媚态,天子召我何足言?落杯提剑出皇城,不顾长安驾云烟。
  而立之年无所事,只因不善阿臾言。岂恶厌那功名欤?坐叹长思锦衣还。名就功成垂史册,男儿可当剑门关。
  何时召我穿金铠?愿定突厥克契丹。远志难酬天不与,安从北府逐谢玄?可怜冷冷凄霜骨,南楚街市问酒钱。半百余生作垂钓,一心无鹜己无关。
  蚍蜉岂晓知己力?撼树开得世人颜。醉罢长抒翰林赋,天狼正起思李廉。书生百岁多无用,空负豪名字墨堪。逝去江南霞映雪,江陵复道难难难!!
  飘零柳紊思长有,景稀人独莫凭栏。
  李太白落杯提剑,终究是离开了长安城,往远处走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