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光明或者黑暗 / 第十一章 提剑入京

第十一章 提剑入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一年,玄宗皇帝盛驾出行游猎,左右相随,身穿金光闪闪的铠甲有成千上万之众,亦有外国使者相从,不可不谓之壮观,令人惊叹大唐的国力,李唐王朝的风采。
  玄宗皇帝的车驾在关中之地前行,忽然一人拦住了圣驾。
  “何人如此大胆!拉下去斩了!”
  拦住圣驾,那是死罪,恐怕整个大唐没有人敢这样做。触怒了天子,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眼前这个拦住圣驾的人恐怕生命即将要到了终点,忽然玄宗皇帝亲自走来,扶起了那个人。
  “什么?!”随从的将士和大臣都感到十分惊讶。
  原来,眼前拦住圣驾的那个人正是李太白,只见他当即向玄宗皇帝献上《大猎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全赋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变化万千,豪放飘逸,恣肆而行:
  粤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袭气母兮,粲五叶之葳蕤。惟开元廓海宇而运斗极兮,总六圣之光熙。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明无幽而不烛兮,泽无远而不施。慕往昔之三驱兮,须生杀于四时。
  ……
  玄宗皇帝看了李太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
  天宝元年,便召李太白进宫。玄宗皇帝爱才心切,急教人请李太白入宫觐见,并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起草诏书。
  南陵的一间破旧的房屋中,一人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柴门,仰天大笑道:“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出走的那一天,李太白想着:自己要做一番举世无双的大事,造福社稷,泽披黎庶,流芳百世。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独自提起剑,重新丈量这世界。
  李太白进宫朝见那天,圣上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皇帝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太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皇帝大为赞赏,随即令李太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太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当时,玄宗皇帝有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君王不早朝,那谁管政事?当然是中书令的长官左相李林甫。
  李林甫,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玄宗皇帝在位,天宝元年,天子驾坐紫宸殿,正受百官朝贺。
  只见议论纷纷,原来西凉发生战乱,李林甫拦截下来,隐瞒不报。
  西凉聚集着鲜卑人,杨坚代取北周,吞并北齐,攻灭陈朝,创立大隋,大肆屠杀鲜卑人,有数万之众,因此鲜卑人早已对隋怨声载道。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鲜卑人怨恨隋朝,帮助高祖,灭亡隋朝,立下不世功勋,封鲜卑首领为鲜卑王。
  鲜卑人每年给大唐王朝送来大量的羊、马和金银珠宝,仍然不能够得到满足,李林甫还加重他们的赋贡。
  鲜卑不能承受沉重的赋贡,被逼迫造反,纷纷作乱,割据西凉。
  李林甫一边对玄宗皇帝说:“河清海晏,治世太平。”一边隐瞒了此事,直到鲜卑人占据大量州郡,才被圣上知晓。
  玄宗皇帝并没有怪罪李林甫,仍旧和杨贵妃寻欢作乐。
  封常清因为忠诚、剑术高超,被玄宗皇帝任命为黄门侍郎,守护宫廷。
  他是鲜卑人,因祖上有功,才得以进入朝廷,被授予官职,出行皇宫之内,可以称得上当世之名流。
  封常清以前听说过李太白,也读过他的诗,不由得连连赞叹。
  自从见到李太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举杯畅饮,只为求得李太白的一首诗。
  话说天下大势,衰极必盛,盛极必衰。陈朝末年,民不聊生,饿殍千里,等到北齐灭亡之后,杨坚代替北周、开创隋朝,灭掉陈。隋朝国势强盛,杨广建造龙舟,开辟大运河,后国运衰败,山河崩析。唐朝承隋国祚,贞观盛世,然鲜卑作乱,皇朝不稳,时局动荡不安。
  当时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也非常欣赏李太白的诗才,他所作的诗文中隐约有一股仙气,放荡的风格,与贺知章有相同的志趣。
  得知李太白来到长安,也是惊喜万分,于是备下酒桌,邀请了李太白和许多同僚赴宴,讨论诗文。
  那天,贺知章对众人说道:“今天为李太白备下酒宴,接风洗尘,晚上劳烦各位到府中一聚。”在的人都说:“一定来。”
  当天晚上,贺知章在后院摆宴席,人们都到了。喝酒喝到一半,贺知章忽然掩面大哭。众人都感到很吃惊,问他说:“今天为李太白接风洗尘,为什么如此悲伤?”
  “当今西凉陷入战乱之中,民不聊生,怎能不作悲伤之态?李林甫专权擅势,国家危在旦夕。想当初高祖攻灭杨广,诛杀宇文化及,才有天下,谁想到到今日,竟要在李林甫,手中失去,这是我哭的原因啊。”于是众人都哭了起来。
  宴席中有一个人拍掌大笑说:“这么多人,从晚上哭到白天,从白天哭到晚上,还能哭活大唐王朝吗?”
  众人一眼望过去,乃是李太白,大怒道:“你祖宗也是炎黄子孙,现在不竭虑报效国家,却反而发笑?”
  “我不是笑别的事,我笑你们没有一个计策去阻止战乱,保护苍生。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能够肝脑涂地,报效国家。”
  贺知章离开席位问他说:“太白有什么精妙的计划?”
  “众人都不满李林甫很久了,只要有人振臂一呼,有志之士就会相从。”
  “怎么谋划它?”
  “太子李亨和中书令李林甫素来不和睦,倘若派遣一人拿着一百两黄金,十双价值不菲的玉璧,见到太子,陈说利弊,那一定就会帮助共同约制李林甫。”
  “既然已经谋划好了,那么谁去前往比较合适?”话音还未落下,宴席中有一人挺身而出说:“我愿意前往!”
  众人望向他,竟是黄门侍郎封常清。封常清早就已经不满李林甫。那李林甫每年加重对鲜卑人的赋贡,令他的族人苦不堪言。
  “好,李太白、封常清确实有为国之心,是天下的幸运。”于是亲自给他们二人斟酒,李太白倒酒发誓,喝完酒,起身辞别。
  众人又喝了一会儿,也都离开了。
  太子李亨和中书令左相李林甫不和,李林甫惧怕玄宗皇帝病逝,太子继承大统,对自己不利。
  故先下手为强,处处针对太子,想置其于死地。
  当时,黄门侍郎封常清见到太子,只听见太子说道:“你给我送来金子和贵重的玉,必定有求于我。”
  “不敢欺瞒太子,所言不差。”
  “必定是很难的事情吧?”
  “当今朝廷之内李林甫专政,众臣早已不满,倘若您能共同约制李林甫,也是一件造福社稷的事情。”
  太子突然拍着桌子说道:“这正是我一直所思所想的,今天你所说的正合我意,择日回到京城长安,不负众人期望。”
  太子代玄宗皇帝巡视州郡,本该多些时日还朝,不想西凉发生战乱,鲜卑人不能承受沉重的赋贡,圣上从不过问,李林甫暗中操控。
  看来必须要缩短时日,早些还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