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光明或者黑暗 / 第十三章 忠言逆耳

第十三章 忠言逆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林甫听到李太白的诗后,瞬间感到很惊异,心里想,世间竟然有如此佳句,不禁沉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太白不过信手拈来几句,然而意境如此深幽,左相站在那里像走神了一样,不知想什么。
  在坐的人听到李太白的诗后,心都感到放松,忘记了恐惧,都把酒杯举在面前,慢慢地一口一口地饮着酒,任那两个头颅在地上滚来,又或者滚去,任凭宴席上的鲜血在缓缓地流淌。
  李林甫回过神来,却不想要就此罢手,继续对李太白说:“请你为这次众人所作的诗作一个序。”突然,众人都紧张了起来,有的酒杯不知不觉竟掉到了地上,手上都捏了一把汗,还有些湿润,无不对眼前的这个名字叫李太白的人的生命感到惋惜,而眼前的那个人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众人提心吊胆,李太白却在沉思,不一会儿,便开口了,沉吟道:“夫天地者……”左相低声说道:“只不过一般泛泛之辈的开头罢了,天地又能怎么样?”
  只见李太白又沉吟片刻,便脱口而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听到了这里,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感到惊奇,都以为叹为观止,这次宴席有杀戮,有血腥,李太白的出现,又多了几分乐事,平常只听说过有李太白这个人,今天见到后,竟然传说的不真实,现实的更加令人叹赏。
  忽然众人都笑了起来,左相李林甫也跟着大笑了起来,并且高声说道:“现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我全都有了,哈哈哈……哈哈哈……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也都站起来作礼说:“恭喜左相,贺喜左相,祝左相乐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令人赞赏的诗会又开始了,也有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过了一会儿,也又有几颗人头落在了地上,而主人和客人依旧在欢乐的喝酒。
  宴席持续了一段时间,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有的甚至都躺在了地上。唯独李太白酒量如海,众人都醉了起来,李林甫也醉了。
  一会儿,李太白请求辞去,李林甫醉的不省人事,宴席忙乱的时候,李太白早已经离开了。
  宴席结束后,地上又多了几颗人头。
  且说历代唐朝帝王在治国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李隆基诛灭韦氏,百姓安居乐业在望,成不世之功,泽披黎庶,却遇到了灾祸,给大唐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时玄宗皇帝在后殿中,已经知道了西凉发生叛乱,心中非常郁闷,于是在殿中徘徊。因为当初国家一片祥和,制度法令顺利进行,怎知战乱侵扰大唐王朝,不禁额头上湿润了起来。
  忽然看到一个人从外边进来,觐见道:“陛下龙体安康,现今河清海晏,陛下所担忧的是什么?”
  玄宗皇帝看了一下他,是御史宗武,怒斥道:“西凉发生叛乱,怎么能说河清海晏!”
  “都是左相李林甫隐瞒不报。”宗武在一旁,眼中流起了泪水,玄宗皇帝问他为什么。宗武说:“四方之境虎视中原,大唐危在旦夕,陛下为什么还这么袒护李林甫呢?”
  “左相李林甫是一个治世能臣,并没有什么过错。”
  宗武听到后,说:“既然这样,请求陛下赐我一死,别无他求。”
  玄宗皇帝很生气,本来要和杨贵妃要去赏花,被宗武扰乱了,对他怒道:“妖言惑众,污蔑大臣。”叫来侍卫把宗武赶了出去,下了道圣旨,罢免了他的官职,将他押送到天牢中。
  当时,封常清邀请李太白一同饮酒,说起了昨日御史宗武触怒了玄宗皇帝,而被押入天牢的事情。
  “墙外有耳,不要让别人知道。”
  李太白说道:“听说你年少有为,仗义执言,怎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忠义之人白白地死去,想必已经有了救出御史宗武的方法了吧?”
  “这次需要太子出手帮助了。”
  “太子?太子李亨?”
  “正是!只有太子向圣上求情,圣上才有可能释放御史。”
  李太白听到后起身请求离开了。
  他并不去向别处,只往秘书监贺知章府中去了,贺知章见到李太白后,说:“这件事我也知道了,可无能为力,只能去寻求太子的帮助。”
  “太子?”李太白暗暗想到,“和封常清所想的一样,看来只能寻求太子的帮助了。”
  这时期本是一个多事之秋,太子经过几番遭遇,闭门不出,免得授人话柄,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太子已经猜到了李太白前来的目的,于是开门迎接了李太白。
  “我不想置身于事内。”
  李太白听到后,只说到:“左相李林甫专权任为,目无法度,是天下人所痛恨的。”
  太子突然拍桌子道:“我不想和左相相争,可李林甫却每次都想置我于死地,看来我不能置身事外了。”
  那天,左相李林甫和礼部尚书苑恒之正走出了养心殿,看到秘书监贺知章正候在殿外。
  李林甫走上前,对贺知章说:“居住在金玉装饰的房屋,休息的时候美人陪伴在左右,外出就会有骏马和华丽的车乘,珍馐美物,世间无求,你竟然不喜欢这样,反而把自己置于死地,是不够明智的,你这种做法实在是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贺知章怒斥道:“人来到这个世上,难道就是为了贪图享乐吗?”
  李林甫听着,哼了一声,脸上有怒色,切切地说:“你自以为能力很大,难道没有听说过夸父逐日吗?”
  “如果追逐太阳而死,是自己选择的,有什么需要责备的?但是作恶而死,死后会遭到人们的唾骂,虽然都是死了,但是差别却是这么大。”
  左相和礼部尚书苑恒之听到后,甩了袖子,各自激愤地离开了。
  养心殿中,中宗皇帝召见了恒彦范,
  贺知章上奏道:“希望陛下从轻处罚御史宗武,以此彰显陛下的仁慈。”
  太子也亲自觐见为御史求情。
  玄宗皇帝在殿内,一时不能决断,于是问起高力士。
  高力士,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皇帝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难道没有一个合适的决断吗?”
  高力士回答道:“两只虎争夺食物,其中的一只虎必定会得到食物,倘若吃完了就会有力气,得到足够的力气就会攻击人,对这件事情不能不谨慎。帮助一只虎和另一只虎相争,不是明智的做法。请陛下允许微臣这样说。”
  “是,有道理。”
  “大臣相斗,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是谁能够阻止的,与其这样看他们相斗,不如权衡它。”
  “这正是寡人正忧虑的,该怎么决断?”
  “御史罪不至此,而且众人求情,不如陛下释放他,再降职。”
  后宗武被贬为泷州太守。
  这一年,鲜卑人攻占了西凉的各个郡县,鲜卑人崇尚勇力,民风彪悍。他们军队比较强悍,中原的军队一时不能与之相抗衡。
  这时,左相上奏道:“陛下如果不下令出击的话,那他们旦夕之间就渡过大河,直抵长安城下了。”
  玄宗皇帝急切地问道:“爱卿有何良策?”
  “与其坐视,不如主动出击。”
  左相得到了军权,率领五万大军出征,裁撤了原先不服从自己的一些将军,有不服从的人,立刻斩首示众,这正是李林甫真正的用意。
  御史宗武被贬为泷州太守,离开京城长安之前,最后找了一次李太白,知道因为他的帮助,才使自己获得赦免,当即感谢了李太白救命之恩。
  宗武问道:“现今边关如此危急,圣上有什么打算吗?”
  “听闻圣上要用左相李林甫。”
  宗武在旁边,听到后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必败无疑啊。”
  “虽然现今准备不充足,然而粮食还算充盈,兵器和甲胄还算完备,如此一来,不一定必败啊。”
  “战胜了鲜卑,却败坏了大唐。”
  “这是何意?”。
  “李林甫率领大军,然而却有异志,心不在征伐鲜卑,在西凉僵持着,长久以往,消耗大唐国力,这是败坏了大唐。掌握重兵,无人可以制约他,这是败坏了大唐。鲜卑本无反心,如此一来,失了天下人的心,也是败坏了大唐。”
  “宗大人洞穿了时局,俯视天下,有将才风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