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真的不是相枢 / 传功沛然 海天之局

传功沛然 海天之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微风徐徐,拂过谷中万物,鸟鸣声不绝于耳,围绕着草庐飞来飞去,偶尔落下,吃点草庐主人在地上撒的小米。
  草庐前的一老一少正在讨论着这天下武学之道,少年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老者却是笑而不语,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似乎很是满足。
  等少年停了,老者开始打拳,拳路很是奇妙,一出一收间仿佛有了灵魂。
  “这一式,乃是空桑谷的倒打冲天子,所谓‘头上脚下,上下颠倒’,要旨不在于用力,而是姿态出人意表,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攻敌于瞬息之间,使人措手不及,这一招虽偶有妙用,但却也谈不上是什么上乘武学。”
  “爷爷说了这么多,把各大门派的武学都数落了一遍,为何却又要教我这一套平平无奇的太祖长拳?”少年嘟起嘴。
  “嘿,还质问起爷爷了?”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太祖长拳是武学之本,练功先练拳,太祖长拳乃是‘百拳之母’,招式朴实无华却是扎根基的好玩意。虽是九品武学,但练至大成也颇有些厉害。”说话的老者称得上是鹤发童颜,一头白发高高束起,皮肤如婴儿般稚嫩。
  “爷爷您自己都说是‘那玩意’了,肯定不是什么上乘武学了,爷爷教我一些厉害的!好爷爷~”少年一脸天真的望着老者,有些撒娇的说道。
  男孩子撒娇难免会让人有些不适,但是这个小孩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唇红齿白,非但无任何不适,反而让人更加喜爱。
  他自幼无父无母,三岁之时被爷爷捡回谷中,取名为季青临。
  “哈哈哈哈,好个狂妄的小儿,那爷爷倒是要问问你,你觉得何为上乘武学呀?是武当太极,还是少林绝技,亦或是五仙的毒,蛊涯的蛊呢?”
  老者大笑,看着这个不过十来岁的小孩,干枯的面庞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满眼都是宠溺与不舍。
  “我也不知道学什么,爷爷看着教吧!”季青临贼嘻嘻的笑着。
  心里想着:“爷爷主动教我的,一定是他认为最厉害的武功!”
  “傻小子,这世间功法成千上万门,却皆不越内功修为之藩篱。内功练的深了,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所谓招式技法,莫不如引水之渠,空有招式而无内力,便如空有水渠而无水可引,而内力若渊深如海,有何须水渠引之?自然弥盖天下!爷爷年轻时曾创出一套巩固内功根基的‘沛然决’,青临你可愿学?”老者依旧保持着微笑,有着傲气的同时,又有着淡然于世的气质。
  “啊?爷爷自创的!?”季青临有些讶异,他自从三岁被爷爷捡回山谷,就再也没有出去过,虽然从爷爷平时的那种傲然于世的态度不难推算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也没想到可以厉害到自创武学的地步。
  要知道,一般可以自创武学的都是些什么人物,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100岁悟出太极拳,东汉末年游侠王越97岁创出越王剑法,华佗61岁观鸟兽状悟出五禽戏,这些可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武学!而这沛然决还是爷爷年轻时所创,看着这个开始满脸淡然,随后渐渐从微笑转为贱笑的老头,季青临知道,自己上当了!
  老者仿佛看穿了他心中所想,说道:“当然这沛然决是不可能与那些顶尖武学媲美的,但也比寻常的内功心法好上一些,毕竟创出这沛然决时,我才19岁。”老者捋了捋长长的胡须。“你学不学!”老者满脸都是你要是敢说不学我就打死你的神情。
  “学!”季青临赶忙应答,至今他还没有忘记13岁生日那天他说老爷子做饭不好吃,从那往后,山谷草庐的所有伙食,就归他一个人做了,三年的时间也使他对于烹饪颇为精通。
  “这沛然决是我年轻时所创,对于巩固根基颇有助益,运功之时,内力自督脉命门穴上下转折七次再转至任脉檀中穴……”
  三个时辰过后,季青临已将沛然决心法铭记于心。
  “这沛然决我已尽数传授与你,你天赋虽好,可若不勤加苦练,也怕是难成大器!”老者声音严肃了起来。
  “知道了,爷爷放心吧!我日后行走江湖,绝不给您老人家丢脸!”季青临点头,自信一笑,说道。
  这三个时辰下来,他已是大汗淋漓,本就不强壮的身板显得更加的单薄。
  “乖孩子,待爷爷弄明白一件要紧之事,便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于你,只是……只是……”老人本潇洒的气质变得有些惆怅。
  “爷爷常提起这要紧之事,却从来都不说给我听!”季青临似是对这前半句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后半句也没有了想听的意思,没有追问。
  “你懂什么!这叫千头万绪,有口难言,哎,不说也罢!好啦,你忙完了手头上的活之后就去天海涯棋盘推演推演棋局!”老者说完又恢复了原本洒脱的状态。
  “草庐快没木料了,我才没功夫陪您瞎玩呢。”季青临有些得意,毕竟明目张胆的数落爷爷一句。
  “让你去你就去,那个老道的徒弟好像都快破出来了,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去吧!”老者挥了挥袖子,走进了草庐。
  季青临看着老者的背影,心里突的有着一种不好的预感,却又说不出为什么。
  “老道?应该又是跟谁打赌了吧。也罢,既然老爷子都说了,那我把柴劈完,便去天海涯,破了那海天之局!”
  时光飞逝,三天后。
  季青临背着这三天在山里砍的三大框木柴,来到了天海涯,说是海,其实不过就是一片面积较大的湖,而海天之局就是在特殊的角度,湖面倒影山壁,山壁上的坑坑洼洼便是棋局对弈的双方。
  相传数百年之前,棋圣叶翀与棋魔罗刹在此定下生死局,叶翀执白子先行,对局时长三月,叶翀以一子的劣势输于罗刹,身陨当场。
  罗刹天下第一棋手的威名传遍了江湖每一个角落,但没过多久,罗刹便抑郁而终。临终前口中依旧喃喃着:“棋局……棋局……还……没完。”
  从此,这天海涯的传说便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自以为棋艺天才的少年,老而持重的国手纷纷寻找这天海涯究竟是何处,想一窥纠结,但最终也是没有寻到这天海涯所在。
  寻找了几个月的时间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寻到了叶翀与罗刹的对局的棋谱,储藏在浮屠岛藏经阁内,据说是罗刹亲自送过去的。
  棋谱已然有了,那寻到那天海涯的意义也就不是那么大了,各路棋手纷纷前往浮屠岛藏经阁,一探其中奥妙。
  只是不管如何推演,白子都是必输无疑。
  此事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无数自认能人异士的揣摩,认定此棋局白子已无再战之力,从此这海天之局便再无人问津,但棋谱却广为流传,叶翀与罗刹的生死对局也成为了数百年来棋坛津津乐道的一件美事。
  但就于十年之前,这海天之局再次掀起骇浪,让整个江湖为之动容。
  天衍阁阁主衍天机与观海阁阁主朝观海再一次推演海天之局,棋谱并未公之于众,但结果却是白子以一子之优险胜!
  这时江湖不知从何处传来小道消息,海天之局中隐藏着罗刹与叶翀的毕生所学,无论是棋艺还是武学,均被奉为至宝,引无数人为之疯狂。
  从而导致天海涯又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再次引得无数人寻找,疯狂。
  季青临的爷爷也曾谈起此事,不过只是淡然的一笑“这海天之局岂是那等中庸之人可解?笑话罢了。一场江湖的波澜,要起了。”
  “那爷爷的意思是说,这海天之局,真的可解?”小季青临好奇的望着爷爷。
  “的确,白棋赢了一子。”老者回道。
  理了理心中的思绪,季青临坐在青石之上,如老僧入定一般,纹丝不动,脑海中重复的棋谱中的每一步,反复计较得失。
  此时季青临的脑海中,是黑子与白子的战场,靠内力推演,灵魂力为基础,每一步都仿佛在冲击着他的灵魂深处。
  刚开始来这里的时候,他只能推演十步就已经筋疲力尽,如今已然可以完全推演,这对于一名十六岁的少年来讲,已称得上是不世奇才。。
  如果此时有人到天海涯,一定会惊讶。
  季青临犹如与棋局融为一体,局中已不再是两人对弈,而是三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