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带着崇祯去流浪 / 第四章 南下“朱队友”

第四章 南下“朱队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时,王之心一只手狠狠地抓着周皇后的头发,一只手把剑架在他的脖子上。一边向后退,他坚信只要出了大殿,就能趁乱逃掉。
  朱慈炤只能停下脚步!
  在王之心退到距离奉天殿门口只有2步时,突然发现朱慈炤脸上的杀气不见了,反而是一脸惊恐,居然不断地向后退,他心道:“肯定是又有干儿子来帮忙了!只是哪个干儿子能把朱慈炤吓得惊慌失措呢?”
  他偷偷转脸,向后看了一眼,发现背后空无一人。王之心知道不好,他正要对周皇后动手,却发现手已经不服使唤!
  一只长剑正好插在他的喉咙上!
  王之心不甘心的看了一下朱慈炤,随即轰然倒下!伴随他离去的,还有他那个已经吓得瘫坐在地上的干儿子!
  …………
  崇祯登基后,祸事不断。
  关内李自成等流寇如星星之火,越烧越旺。不仅一把火烧了凤阳的皇陵,还在洛阳烧制一道“福禄宴”,把崇祯的亲叔叔福王和一只鹿一起煮着吃了。
  眼下这把火又烧到了北京。
  关外皇太极越做越大,已尽得辽东之地,还多次进关劫掠,每次都掳走10多万的民众,财物更是数不胜数,如今黄河之北已被洗劫一空。
  朝堂之上,阉党、东林党无论谁做庄,相互斗得多厉害,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那就是所有崇祯支持的,他们都变着法的抵制,导致政令不出紫禁城。
  这些事折腾得崇祯焦头烂额,疏于对皇子的教育。
  加上永王朱慈炤并不是嫡子,关注度又少了几分。崇祯只依稀记着朱慈炤,今年只有12岁。
  一个12岁的孩子,怎么能够连续拧断几个大人的脖子?崇祯完全没有想到穿越这回事。
  他认定朱慈炤爱父心切,潜能爆发所致。想到这,崇祯心中暗自点头,“这孩子孝心可嘉,还有勇有谋,可堪大用!”
  救下周皇后和昭仁公主之后,朱慈炤又救醒王承恩。他并未大伤,只是被砸晕而已。
  王承恩也顾不得头上的血,急匆匆去宣袁贵妃、太子等人来奉天殿见驾。
  闯军已经杀到眼前,要逃亡的人还没到齐,朱慈炤心急如焚,心道:“等一盏茶的功夫,众人若是不来,扛起崇祯就跑!”
  好在,大敌当前,后宫众人不敢拖拖拉拉。
  不一会,袁贵妃、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等人悉数来到大殿之上。
  太子身高七尺,按现在的高度有1米7。他身穿杏黄色绣着九条龙的冕服,面色红润,举止稳重,走路四平八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颇有贤王之风。
  太子朱慈烺见到崇祯的第一件事,就是宽慰崇祯,“父皇稍安,闯贼虽然势大,但是不足为虑。目前皇宫之中还有上千的净军,只要我们坚守宫中,等平西伯吴三桂、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勤王大军一到,闯贼必然引颈待戮”。
  朱慈炤一听,到现在太子还指望吴三桂、刘泽清进京勤王,就知道他已经被王铎、姜逢元、姚明恭等太子府詹士,用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大道理,给忽悠瘸了。
  在这些詹士的培养下,太子认为自己若是行君子道,天必助之,人必助之。但是他哪里知道人心险恶!
  谁说太监可靠?昌平守备太监杜勋,2天前就不战而降!宫内王德化等人,随时都可能开门投降。就在刚刚,崇祯两次遇险,不都是太监所为么?
  吴三桂要是真担心君父,他早就进北京了,现在之所以还没来,是因为钱没到位。要是给他100万两银子的“出场费”,他会屁颠屁颠地杀过来勤王。
  刘泽清著名的逃跑将军,要他与李自成比谁跑得快,或许还有胜算。让他与李自成拼命,还是算了吧,他没这个胆子!
  等他们来救,比等到铁树开花都难!
  想到这几个太子府詹士,朱慈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铎等人士满口仁义道德、君子之道,教太子舍生取义,一死重于泰山。但他们自己干什么事?在危难之际,忽悠太子和崇祯君王死社稷,他们却选择苟且偷生,排队等着上李自成车,当起贰臣来。
  王铎先是依附李自成,后满清入关,他又华丽转身,做了大清朝的礼部尚书!
  之前读的圣贤书,早就被狗吃了!
  深受这些人的荼毒,太子做一个守成之君,也许可以。但要在这百年一遇的乱局之中长袖善舞,他做不到!
  朱慈炤对太子的话不屑一顾,崇祯可不这么想!
  见太子侃侃而谈,立即盛赞不已,“不愧是朕精心调教出来的太子,大厦将倾,不动声色,颇有贤君之风。我大明有这样的太子,中兴有望”。
  “父皇,儿臣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说话的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看太子受到表扬,他也站出来凑热闹。
  见定王似乎胸有成竹,崇祯抑郁的心情略微宽慰,心道“朕有三个好儿子,何愁大事不成”。
  “皇儿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父皇,闯贼势大,不如父皇封他为王,我等可全身而退,到时各地勤王之师到来,何愁闯贼不灭?”
  定王如此说,周皇后、袁贵妃等也跟着附和,不如就封李自成为王吧!
  定王见众人附和,顿时感觉自信多了,他挺起腰板,进前一步道:“我知道父皇的顾虑,祖训上说不能封异姓为王。但这也好办,赐名李自成姓朱不就完了。若是他不愿意,也可依照云南沐王的惯例,下旨封他为王。”
  总之,大明藩王上百,也不愁多李自成一顶帽子。
  见定王出如此低劣的计策,朱慈炤鼻子都被气歪了。
  在今年1月,李自成就在西安登基了。一个王能满足闯贼的胃口么?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现在城已破,自己没有任何筹码,所谓的谈判不过是体面的投降而已!
  跑不了阶下囚的下场!
  见太子和定王还在纸上谈兵,朱慈炤暗自叫苦不迭,心道:“如果大明是一本网络小说,那么太子和定王的两条计策,就是两个劝退毒,能直接把大明这本小说毒成太监。”
  “带着这样两个猪队友南下,前路漫漫啊!”
  不等定王说完,朱慈炤立即将他打断,“父皇,定王此言万万不可,如若与闯贼妥协,我等悉数被擒。到时闯贼搞一个禅让仪式,南京那边就失去了正统性。如此,我们都是大明的罪人,愧对先祖”。
  崇祯原来只是懊恼定王没有骨气,听朱慈炤一番分析之后,频频点头赞道:“永王不仅勇武,而且思维缜密,不愧是朕的麒麟儿”。
  接着崇祯转身对定王训斥道:“以后别再说议和这种忤逆之言,君王死社稷,我等就是战死在北京,也不能辱没了祖宗。”
  此刻,崇祯眼中露出阵阵杀气,好像是已经下定决心!
  被崇祯训斥,定王嘟嘟嘴,扭身站到一边,不再敢说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