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造城大师 / 第九十二章 南山电子厂

第九十二章 南山电子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吃过午饭回到店里,方晨正在整理资料,一直在后面小区忙活的杨大路也罕见的出现在办公室里。
  明天就是县城北部正式开工的日子,秦天还有一些事情要询问,所以把他们两个都喊了过来。
  一个多小时后,三人将工程的每个细节都梳理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秦天这才真正的放心。
  这是美家地产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建筑项目,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地皮有了,手续齐了,建筑图纸也都准备好,施工队以及建筑材料和各型机械也都到场。
  这个商场的名字秦天早已想好,很简单的四个字,“美家广场”。
  原本秦天打算将将要建造的商场单独经营,但是考虑到以后,自己可能要涉及太多的行业,公司分类太多,管理起来也很麻烦。
  所以,在公司内,商场和超市还有以后可能涉及的其他零售行业,都划归了“商场事业部”,由李红梅直接领导管理。
  “美家广场”的事情确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物流中心了。
  建造这座巨型物流中心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只要两个亿的无息贷款一到位,就可以开工。
  看了看时间还早,秦天直接给蒋秘书打了个电话。
  “蒋秘书,县长现在忙不忙?我想过去拜访一下。”
  “县长现在正为电子厂的事情头疼,不过这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你直接过来吧。”
  十几分钟后,秦天来到了县政府,路过会议室的时候,看到县长正在和一些人谈事情,而蒋秘书则站在门边,对着秦天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他到办公室等候。
  又过了十几分钟,县长沈正勇终于回来了,秦天则站了起来打招呼。
  “坐。”沈正勇招了招手,说道:“秦总,今天这么有空来我这了?”
  秦天是来催无息贷款的,本来就不太好意思直接开口,又看到沈正勇面带愁容,便问道:“沈县长脸色不太好看,是不是有些着急上火?改天我过来带点好茶叶,给沈县长润润。”
  “别!我要是拿你点茶叶,被人说是官商勾结,岂不是亏大了?”沈正勇直接拒绝,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南山电子厂的事情,没有订单没有利润,厂里都半年没发工资了,上千工人都要养家,这不到我这来讨薪了么。”
  南山电子厂,秦天是知道的,在他小时候,这个厂子可是全市的明星企业,很多人想要挤破头皮都进不去,现在这么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难道是经营不善?”秦天接着话头问道。
  “也不全是,”沈正勇摇了摇头,说道:“老厂长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厂子跟不上时代喽。”
  “沈县长此话怎讲?”
  沈正勇正在为这件事发愁,有个人愿意听自己诉说也是好的,便将电子厂的历史讲了一遍。
  南山电子厂已经建厂有半个世纪了,一开始是生产电灯泡的,效益还挺不错,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安装电话,时任厂长当即决定,电子厂引进电话生产线。
  那位厂长的眼光确实独到,随着一批批电话机生产出来销售出去,电子厂的生意越来越好,也正是那个时候,是南山电子厂最辉煌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后,手机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固定电话的市场就极速减少,电子厂的效益日益下降,当时南山县有很多关于电子厂将要倒闭的传言。
  这个时候,厂长当机立断,改变生产线,开始为手机做零配件的代工。
  那时候全国的手机厂是百花齐放,需求巨大,而新厂长年富力强,带着人在外跑业务,拉回来不少订单。
  当时他的这个做法,确实让濒临倒闭的电子产起死回生,又风光了几年。
  只不过几年之后,电子厂又陷入了困境。
  这并不是厂长的能力不行,而是时代发展的太快了。
  又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智能手机铺天盖地而来,南山电子厂代加工的功能机的市场一再萎靡,如今连老年人都开始抛弃老年机,越来越多的用起了智能机,电子厂很难再拉到代加工的订单。
  电话机的时代盛行了十几年,而功能机却只有几年的黄金时期,就被智能机所取代,厂长也不是没考虑过再次转换业务,给智能机代加工零配件。
  但是刚换几年的生产线还都是半新的,要是再次更换将会损失巨大,同时以前百花齐放的盛况也不复从前,大量手机厂商被淘汰,留下来的手机厂商都有自己固定的代加工工厂,南山县电子厂规模太小,根本没人瞧得上。
  所以,电子厂转型进行智能手机配件代加工是行不通的。
  眼看厂子的效益越来越差,厂长也到处想办法,硬生生的把处于倒闭边缘的电子厂多坚持了几年。
  到了今年,电子产彻底坚持不下去了,还欠了上千工人半年的工资。
  所有人都知道,电子厂是没法开下去了,所以有人建议将厂子卖掉给大家发工资,但是厂长并不同意。
  他现在就像是一头年老的雄狮,虽然他苦心经营的电子厂已是强弩之末,但是雄心壮志仍在,还在想着如何让电子厂恢复往日的荣光。
  全厂一千多名员工,进厂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家境一般,各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在半年多没发工资,很多人的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要不是真的坚持不下去,这些人也不愿意看着自己辛苦工作几十年的电子厂被卖掉,可是现实太残酷,他们也没有办法,因此,只好找到县里,请政府出面帮忙协调处理此事。
  南山电子厂一方面是拖欠员工工资数额巨大,有好几千万,这个厂子卖了也不够,而且还不一定有人愿意接手,另外一方面是每次找老厂长沟通,他都不同意,县长也不能强买强卖,因此沈正勇也很是头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