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庆轲传 / 剑与道

剑与道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朝歌城外,一处隐秘的山林中。“汝为荆轲?放心,吾不会伤害汝。”荆轲满脑子都是母亲被杀害时的场景,目光呆滞,六神无主,根本听不到外间的任何声音。“唉,可怜的孩子,先带汝回吾的住处。”
  住处是一座用毛竹搭建的小房子,微风拂过房子,带起房子周围的竹叶翩翩起舞,美景好不空灵。可此美景在荆轲眼中却是满目凄凉,母亲的死亡就像这微风一样,令人没有丝毫准备,就突然间来到了荆轲的面前。
  母亲,为什么……?秦军,你们又为什么……!父亲,为什么?
  父亲失踪以后,他还报有一丝希望,而父亲这位朋友的来到,让他彻底死心。如果他母亲还在世的话,知道父亲真正死亡的消息至少还可以在母亲的怀中大哭一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得到些许慰籍。可是,他却亲眼目睹了母亲被秦军杀害的血腥场面。痛苦,无助,悲愤,屈辱,仇恨多重情绪交织在他的内心中,一瞬间,他想到了死亡。
  (“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勇敢的?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亡,难道困难吗?不,极其简单,难的是背负着屈辱和使命,活着。”)
  “难道我荆轲的死亡就能改变什么吗?不,什么都不能改变。自杀,只会显现你的脆弱与无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难道我荆轲这样随随便便的自杀就是成全仁义了?!”
  ……
  “先且在这长住,待汝成年后你可决定去留。”
  第二日。“能不能教我剑法,我要报仇。”“汝且勿忘家父所训。”“你怎知道?!”“家父曾告诉有关于汝之事,家父曾经为救我一命,却重伤,最后不幸离世……吾承诺家父要保护好汝。”“哦…我并未忘,但我已经无法继续等待了,我不想使自己生活在不确定中,也许是我的心性就不适合隐居,我自己的道应自己去寻。”“好。那我教给汝吾自创剑法——十三剑。”“阁下之恩,荆轲毕生不忘。那我如何称呼您?”“吾无名,既然吾教给汝剑法,那么可称吾师父。”“是,师父。”
  第三日,荆轲开始真正的练剑,以前虽然荆轲非常热爱剑法,喜欢请教他人,但终究是停留在理论之上,荆轲的父亲一直不让荆轲有一把真正的剑,只给荆轲一把小木剑让他自己练习。
  “切记,想练十三剑必先练心,身外之物皆可为剑,十三剑,顾名思义,有十三把剑,不是让汝持十三把剑,那样是在侮辱剑,汝只需手持一把剑,不管是宝剑还是破剑,都不重要,关键是另外十二把在心中的剑,所以练心尤为重要,汝父母双亡导致你的心出现了一些破绽,所以汝练十三剑肯定比常人困难。六博棋是你练习心境的一个好方法,当能赢吾的时,十三剑心法就乃大成。”“先去河边打坐,两个时辰后回来吃饭,下午吾教你练习一个时辰的十三剑身法然后下一个时辰的棋,晚上自由安排。吾先为汝寻一把剑,记住,打坐一定要追求空灵的境界,忘记自身,忘记一切。”
  ……
  坐在小河边的一块石头上,荆轲开始了打坐。可是小河边的流水声总是在荆轲快进入空灵境界时打破他的状态,而且荆轲时不时会想到母亲被杀害时的场景,令他的心异常烦躁。终于,荆轲感觉两个时辰过了,就回到了竹屋。等了一会,师父回来了。
  “荆轲,提早了,现在才刚刚过了两个时辰。”“师父,我觉得两个时辰过了就回来了,难道师父您有漏壶?”“没有。时间的流逝在吾心中,当十三剑心法练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感受到了。”“感觉刚才的打坐怎么样?”“师父,我打坐时总会受到流水声的干扰,而且时不时在脑海中出现父母的模样,又想到父母都已经离我而去,感觉内心异常烦躁。”“嗯,这说明汝已经发现自己心中的破绽了,需要达到任其外物如何干扰,坚持本心不变的境界。”
  “给,荆轲,这是吾费尽心思为找到的一把好剑。”荆轲兴奋的看着师父解开行囊,不过看到这把“好剑”后却令荆轲大所失望,印入眼帘的是一把锈蚀极其严重的破剑,连剑头都已经消失不见,给荆轲的第一感觉是这把“好剑”用手拿起来就会断成两节。“荆轲,别失望,这把好剑能够锻炼对力道的把握,使你在于他人交战时最大程度节省力耗,尤其是在遇到多个敌人的时候帮助异常大。不过自己弄断了就不用再来要了,自己想办法。”“下午师父教荆轲练剑术的时候这把“好剑”没几下就断成两节,没办法,荆轲只能用剩下的断剑小心翼翼地练习着。
  ……………………………………………
  七年后。荆轲的剑几乎只剩下了剑柄,剑身是用竹子削成的,再用藤条绑在几乎只剩下剑柄的那把剑上。砍、削竹子用的不是师父的剑,而是那把剑断掉的剑身。荆轲从未看过师父那把剑的真正模样,师父教荆轲的剑术的时候都是套着剑鞘。荆轲每次做一个竹子剑身都要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赶时间起来制作,连续做上五六天,如果做坏了就得重做,非常不易,所以荆轲对每一把竹子剑身都非常珍惜,即使这样,荆轲也在这七年中砍掉了二十几根竹子。
  七年之中,不管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寒冷的严冬,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荆轲每天都坚持练习剑法。打坐、练剑法、走棋三种训练,荆轲没有落下一天。七年的训练给荆轲的体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原本带着几分稚气的面容已经变得刚毅,英气,原来还略显瘦小的身躯如今已经变得壮硕,皮肤显得黝黑,特别是那双眼睛,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深邃,然后是自信,再看第二遍时又感觉锋芒毕露,无法直视。
  师父给荆轲的第一感觉是棋艺高超,因为荆轲重未赢过一次师父,然后就是神秘,因为荆轲发现在明天早晨荆轲打坐之时,师父都要出去一趟,也许就是为了准备一天的食物吧,那把剑也非常神秘,因为此剑的黑色剑鞘在阳光下看不出一点反射,还有师父本人也非常神秘,荆轲不知道师父的出生、年龄、哪国人士、家住何处、有无亲人,只在与师父闲谈之时了解到了师父的一些朋友,有棋手、剑客、商人、游说学术的人等等,师父交友甚广,这令荆轲也非常向往。
  七年的时间,荆轲的十三剑身法已经大成,不过心法还未到大成,虽然现在荆轲能很容易在打坐时达到空灵的境界,时间的流逝也可以感觉到了,但下棋还没有赢过师父。。
  在荆轲遇到师父的第七年中的一天,也就是荆轲十九岁时,师父在于荆轲下完最后一盘棋后,对荆轲说:“徒儿,师父有一件大事要去做,半年后回来,汝用这半年时间出去走走,毕竟一个人不能没有人情味,与世隔绝七年,外界发生的一些事汝无知,去游历一下也能锻炼一下能力。这是离开这的地图(羊皮材质,当时还无造纸术),离朝歌大约有一个时辰的路程,明天启程。”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