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梦里有星光 / 相遇 三

相遇 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放学散场后的我们各回各家,水泄不通的校门渐渐冷清,大街里的我们相拥着一起走,不时几个掉队钻入巷子里的家。走走散散,只剩自己一人,抬头又见那熟悉的大石墩,到家喽。
  许三辰所在的木云村小学因学校教室有限,故每个年级暂时只设一个大班。其历史悠久,已经是几代人共同的校园了,村里的人看教室老旧很多,在校长倡议下准备筹款重新建造教室,一来自家孩子也能搬进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二来也便于留住前来支教的大学生。这里的条件虽没有山沟沟里的那般艰苦,但却着实也不算太好。
  陈正斌校长可算能称得上这所学校的元老了,当年是从这所学校毕业,并成功加入党员,当时国家实行的是包分配政策,给他在县城里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唯一的条件就是需要离开这贫穷的村庄。但他是一个念情的人,不愿意放弃家乡去独自享乐,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无数人向往的“铁饭碗”,向国家申请要回自己的家乡做一名普通教师。但家里人却对他很不理解:“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让你上学读书,不就是想让你不再过这农民的苦日子吗?你如今那么好的前途,干嘛白白放弃不顾呢?”
  发放通知的上级领导也试图说服他说:“国家费劲心思好不容易培养出你这么个人才,不接受国家安排,偏要搞特殊化,弄个人主义那套吗?”陈正斌听了之后并不气愤恼火,他平静地回复道:“我既已是党员,便决心要为人民群众所工作,留在城里,不过是富我一家;留在乡村帮乡亲们普及教育,却是能富更多家。去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但我想,回到家乡更能体现我的价值,当前城镇知青仍下乡锻炼,我生在农村,岂敢安图享乐呢?我再次恳求请求党组织批准我回乡工作。”上级领导看他决心已定,便默许批准了,他便因此成为了首批返乡建设队伍里的一员。
  如今的木云村小学大多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教师队伍,并一手创建了教育科学化体系,课本是托了几个老朋友专门编撰的教材,支教队伍也是他向上面多次申请才被批准拉来的。凡是乡、县级别的小学竞赛,木云村小学的孩子也总是能拔得头筹,获奖无数。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校园面积太小,扩建便日渐搬上日程,不过指望县里拨款终究九牛一毛,还是要靠附近村民共同捐款。
  操场上响起了一声刺耳的嗡嗡声,紧接着大喇叭传出声音:“我宣布木云村小学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正式开始!!”“第一项:名炮奏乐”话音未落,鞭炮声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家长们急忙捂住孩子的耳朵,附近的鸟雀被惊飞了一片,呛鼻的浓烟也随风飘散。“第二项:全体起立,奏唱国歌,行注目礼”此项仪式是陈校长特别安排加上的流程,升旗手都为六年级少先队员,护旗手则是各班品学兼优的同学,但因农村条件限制,尚未开设音乐课等艺术类课程,来参加的家长大多也是农民,故经常音乐声开的很大,以避免尴尬。“第三项:由陈校长为开学典礼致词”“第四项:颁奖”“第五项:学生及老师代表发言”……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许三辰在下面坐着听的很茫然,既羡慕上台的大哥哥大姐姐,又对未知的学习生涯感到恐惧。
  开学典礼结束后,程璐老师让大家留下来进行自我介绍,一起玩个互动的游戏叫“击掌传花”,程老师拿出一朵花交给第一个孩子,然后闭上眼睛拍手,声音停下时花落在谁手里,谁就要自我介绍。规则明晰后,程老师开始了游戏,第一次她故意把手拍的时间长一些,停下时花落在了一个穿白裙子女孩的手里。她的声音很甜美,落落大方地说:“大家好,我叫林榆雁,很高兴认识你们。”第二位选中的同学是一个胖胖的男生,声音比较浑厚地讲:“我叫薛满楼,是我爷爷从月满西楼这个成语里取的。”第三位是个瘦高的男生,衣服打扮皆很讲究:“我叫顾南风,喜欢看漫画书。”第四位是个看上去比较安静的女孩,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我叫盛浅予,喜欢音乐。”下一位是气场很足,看上去有点霸道的女生:“我叫张居安,希望能跟你们成为好朋友。”……。
  不知是许三辰机智还是他比较幸运,他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许三辰看了看周围的同学,有点落寞与难过,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说出的闪光点,连自我介绍也是断断续续才说下来完的。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正当他低头思考该讲哪些话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个名字“淡绘锦”,猛的抬头一看正是那天坐在自己前面的女生。淡绘锦讲的话不多,但句句平稳,看上去学前教育爸妈的辅导很好。
  互动结束,放学铃声正巧也响了,孩子们都纷纷背好自己的书包,一等老师说放学,便纷纷跑向校门口,大门刚刚打开,大门的出口已被家长堵的水泄不通,许三辰不慌不忙地慢慢走去,他知道妈妈肯定能从数百孩子中一眼瞅出他来的。果真等他一到门口,便被妈妈吆喝着拖拽过去了,旁边还有几个阿姨在等孩子,孔美英走上去跟她们打招呼,又说了会话,便相约一路同行了,大街上孩子们相继归家。孔美英告诉许三辰说:“从学校出来,往西顺着大街一直走,看见一石墩子左转便到家了。”许三辰点点头,心里默默记下路线,乖巧地回答道:“我记住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