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梦里有星光 / 门前有个大石墩

门前有个大石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童年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场景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是欢乐是悲伤是等待是重逢。
  许三辰和三姐许清如一起作为插班生转到了姥姥家那里的孔家村小学,孔美英则带着许子璐踏上了求医的道路,外出打工给人做木工活的爸爸许健驰也回到了家里,为了更好照应孔美英母女俩,他也一起去了城里。他担心在农村待了那么久的孔美英初次去到大城市会有不适应,而且孔美英向来有晕车的毛病,大人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话,哪里还能有精力去照顾许子璐呢。生活一遇到麻烦事,总是会顾了东顾不了西,只能捡紧迫的事去做了,所以许三辰姐弟俩照顾不到位,只能寄托在姥姥家里了。
  孔家村位于附近县镇太康,据古籍记载:“太康系古阳夏,地属陈,……其邑虽名山,而冈陵漫衍,登降施靡;其川浸则濛波环绕,河流分出。”至今其仍保留部分山河遗迹,其中有一条著名的河(涡河)横贯村落,在村的东南角仍有些山岗的遗迹,经过数代演变及当地村民挖土造田,倒也形成一些沟壑纵横的景观,不少大的土丘被当地人称为“假山”。假山紧靠着一大片树林,是当地人为防止陡坡水土流失和美化村落自发植树造林的结果,如今也是一番茂盛的景象。也有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别致雅趣。
  姥姥家正位于村东南角,背靠假山与树林,出门便可望见孔家村小学的五星红旗在当中摇摆,但想要顺利抵达学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过大桥走大路,不过那样需要绕很远的路,很费时费力。村里孩子通常走的是第二条路,从假山那里的小路过去到达河边,直接踩着河里的石柱走过去。先前河里放的是几块大石板,但夏季汛期的时候经常被淹,人们干脆就在上面放了几个石墩子,虽不连续但可以跳着过去。
  许三辰忘了第一次来姥姥家的场景,但他依旧记得那些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许三辰特别喜欢跟姥姥在一起,自从妈妈带二姐去看病以后,他便跟着姥姥一起生活了,那时候的他睡不着的时候,姥姥就会搂着他,给他唱着童谣,讲故事。起初许三辰特别爱哭,总是闹人,总是会问:“妈妈在哪里呀?”,“我要找妈妈”之类的话。面对这番哭闹,许清如自己倒也忘了难过,而是尽可能地转移弟弟的注意力,陪他玩逗他开心。但她怎么也哄不住弟弟,许三辰软硬不吃,她只好去找姥姥。
  姥姥拿纸帮许三辰擦擦泪,嘴里给他硬塞个糖,也不给他解释,只是牵着他的小手,绕着假山走,一边走一边说:“小辰不哭呀,男子汉大丈夫呢,姥姥带你去找妈妈”。遇到小鸟,她会说:“你看那个小鸟长得多好看呀,唱的多好听呀”说着也模仿起小鸟的叫声,婉转动听。看见奇花异草,她会带许三辰一起去摘,编成一个大花圈,给许三辰戴上。她带着他爬上假山的最高处,然后用手指指说:“你看,妈妈就在那边办事情的,等她忙完了就会来接你回去的。”许三辰果真不再哭了,若有所懂的点点头,姥姥还编了个歌谣唱给他听:“找呀找妈妈,妈妈在哪里,问问小鸟直摇头,看看小狗直摆尾,拍拍大树不吭声,鸟儿叫,花儿香,妈妈一会就回来。”…
  许三辰后来就不闹了,变懂事了,他知道妈妈有事还没回来,于是就常常坐在姥姥家门口那个大石墩子上面等着,不时用眼睛望向远方,姐姐许清如拉他回家,他也不进去,反而说:“姐姐,姐姐,你坐在这里,咱俩一起等妈妈叭”。只有姥姥亲自过来叫他的时候,他才肯回去。到了夜里,许三辰不时会做恶梦,梦见跟怪物打斗或看见可怕的东西的场景,许三辰会半夜被吓醒,躺在他旁边的姥姥总是第一时间的搂住他说:“小辰不怕,小辰不怕,姥姥在这里保护你。”然后用一只手按住许三辰的额头,闭上眼睛为他叫魂。叫魂语一直反复说三遍“三辰回来吧,三辰回来吧,三辰回来吧,奉神的命令,驱除一切撒旦魔鬼,千里灵魂至,急急入窍来。”
  等到许三辰平静下来时,姥姥就会穿上衣服,抱着许三辰到庭院里去,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少许犬吠虫鸣,她坐在一个藤椅上,望着满天繁星,开始给许三辰讲故事,并不时用手轻抚他,哄他入眠。她讲了一个小男孩寻找快乐的故事。路上遇到了一个老婆婆赠送给他一副眼镜,戴上眼镜后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活动并能跟它对话。遇到了一个老爷爷教会了他如何辨别方向,如何跟着星星到达目的地。最后他千辛万苦找到了上帝,小男孩问:“快乐是什么?你能让我永远快乐吗?”上帝回答:“回去吧,你所拥有的已经足以使你永远快乐了。”小男孩不解,还想继续追问下去,却瞬间醒了过来,他感叹道:“原来只是一场梦呀。”
  但这时耳边却又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不再畏惧黑暗,因为头顶有星光指导我前进的方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不再害怕孤独,因为身边一直有个最忠实的影子相伴。”是心在说话吗?原来快乐就是不畏不惧,享受与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呀。。
  故事讲完,许三辰也又一次进入梦乡,只不过这次是好梦,梦是自然醒的。姥姥看了看怀里的许三辰,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懵懵懂懂,单纯如若一张白纸,一笔一画添补人生的画卷。
  从此姥姥门前的小路上就又多了两个身影,一老一幼,一大一小,踩着影子,背靠夕阳,缓缓离去,朝着家的方向,朝着梦醒的地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