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闲杂人生 / 第一章:竹林打叶声

第一章:竹林打叶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97年冬
  在南方的12月的白天的气温依然徘徊在25度左右,然而晚上却会降温到10度以下,在这样气温差异甚大的地区,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深夜里早已经安然睡去还有谁无所事事的到处溜达。除非。。。。
  在菠萝田村的村尾大锅山旁的一片竹林里,坐在拉下来的竹竿上的两个人就应该是这个除非,又或者称为意外。
  抽着水烟的名叫宋奇,是菠萝田村的一名村民,三十五岁年纪,20年前曾以考上师范中专,教书育人为己任。然而造化弄人仅仅差了一分,理想就变得支离破碎了。虽然分数线能够到市里一中,然而学费又成为了阻断一个学子求学道路上的洪沟。
  “还学海无涯苦作舟呢,我他妈舟都没有了还学什么?”宋奇扔下这句话决然的跟随乡里务工的大部队去了400公里外的省城。在光怪陆离生活里,关系错中复杂社会中,最终飘飘荡荡还是飘回了村里。值得庆幸的是在坎坎坷坷的时光中还是学会了水泥匠的这类的粗重功夫,靠着这手艺在乡下帮人盖房子总算能混个温饱日子,再不用在外颠沛流离了。
  竹竿上挨边坐着的,手捧着一把炒黄豆咯嘣响吃着的就是他的媳妇朱小平,村里的人调侃她为小平同志。
  在农村里,90年代初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相亲的方式组合而成。一个是家里破落,一个是长相龅牙,都不给人待见。今天见一个给人嫌弃,明天谈俩还是嫌弃,在两人都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念头时遇到了,就凑合一起过了。
  生活随着年代起伏慢慢的也算是富足人家,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非填平的,宋奇的欲望是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钱!票子的多少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往种种不顺在他总结后归于机遇的不出现。按照他的想法像他这样70年代里读过书而且勤勤恳恳的人如果机遇出现必然是乘风而上出人头地的,而不是现在抗着太阳和水泥。
  老话说的好,上帝关上一扇门还是会留下一扇窗的,机遇就这样悄然而至。俗话里也有机遇伴随着风险一说,弄不好受人唾骂事小,因此招惹了牢狱之灾就得不偿失了。踌躇不定的他默默地抽着烟。满地的烟渣,熏黄的手指在一步步的加重着他的决心。
  话说这机遇是源于菠萝村的诞生。按照族谱的描述祖先原是FJ省府的居民因为种种原因拖家带口乘船而下最终在岭南西靠了岸,上岸后祖先们到处寻找一个能让他们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最终落脚在一个长满勒古的平原。祖先以为这种形似菠萝的物种就是菠萝而把村子取名叫作菠萝村。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族谱里笔墨甚少记载一件看似小事的大事:“在清理勒古的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装满黄金的棺椁”。宋奇推测菠萝村因为这天赐的财帛才让这个分支用了不到300年就繁衍成超千户的大村落。
  本来以为这只是祖先们为了彰显自己建村落户而虚构的天地人和,竟然让宋奇发现是真的。
  缘由是村里的宗祠因为年代久远又在文革时期遭受到了破坏,虽然在往后的日子里不间断的缝缝补补,但还是显的破落体现不出人丁兴旺的煊赫,最终由村长的提议,经过村民的投票和募捐决定重建宗祠。
  宗祠的重建古之以来都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一个村子的风水问题一点差错都不可以发生。得找些知根知底的人才行。外面的工程队必然是不能相信的,最终这个关乎“社稷”的任务落在了宋奇身上。
  肥差啊,这个必然是肥差,工钱按日算包三餐还能在下午享受次下午茶,虽然下午茶无非就是白粥咸茶加一大壶粗茶,但是劳作不繁重每天悠哉悠哉的得过且过,你看就光拆掉五间泥砖建的平房,宋奇拉着媳妇一干就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终于到了挖地基的日子。为了隆重其事村子大摆宴席。村长和老人们形式上的破土后,召唤村民呼朋唤友返回宴会现场,余下的事情的让宋奇安排。在拖拖拉拉的挖土铲土过程中竟然让宋奇发现了一个地窖的入口,惊诧之余赶紧掩盖入口,为了防止消息外漏他连他的媳妇都没有透露丁点。满怀期待的等到夜深人静才偷偷摸摸的回来准备一探究竟。
  夜色如霜,散落在竹林里。小平凑着月光不解的看着抽着烟的宋奇,不耐烦的说:“你发什么神经,三更半夜不睡觉拉着我过来吹风是要干嘛。不说我可要回去睡觉了。”说完用脚踢着宋奇的脚。
  宋奇拿水烟筒挡了下乱踢的大脚,心烦气躁的:“叫你来就来,哪里来的那么多问题,还有说话声小点别惹的满村的狗叫,不然弄个偷鸡不成蚀把米,你看我不抽死你。”
  小平同志本想讥讽两句,但是望着一脸不安的宋奇还是心软的往他身上靠了靠嘴里说:“那么冷,什么事这么要紧。”说完心里突然一惊:“有人要来偷咱们的钢筋?”
  “偷就偷呗,又不是很值钱。”宋奇不以为是的说。
  “今晚这事要是成了,你往后就算打断了腿都能高枕无忧。”一脸不屑的看着满脸惊疑的小平同志。
  “难道你要贩毒?”小平同志枉然大悟的盯着宋奇。
  “神经病,不吭声发大财。”说着左手拉起一条大狼狗,右手提着一个小鸡笼,唤小平同志打着手电筒,拿着他的水烟筒跟着往目的地走去。
  宋奇嘴里念念叨叨的走到挖地基的深沟里。点香,烧纸。三拜九叩后拨开泥土用铁锹把石板撬开。有点好笑的喊道:“发什么楞,拿电筒过来照照看。”
  小平同志回过神来,赶紧走上去,蹲着拿手电筒往洞里照去。只看到一步一步的石梯往下延伸,除了看到石梯暂时没发现什么。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是不是藏宝室?会不会有机关?”小平神经兮兮的问道。
  宋奇面对着问题媳妇沉默不语。等候了15分钟,宋奇打开小鸡笼把笼里的大公鸡往下抛去。公鸡惊慌失措的啼叫声突兀的传了上来,消散在沙沙的竹林打叶声中。大狼狗有点不解的望了下洞口,安然无恙再次趴着。
  而此时宋奇一脸沉着的坐在洞口旁抽着烟,不时的按亮别在腰间的BP机,每大概15分钟就捡起石头往下扔,再次听到公鸡的惊啼声然后再次安静的等待。
  在狼狗三次的抬头询问后,深深的吸了两口烟拉着狼狗踏着石梯准备往下而去。这时精神紧张的小平同志一把拉住了宋奇问了句:“有没有鬼?”
  “没看见我丢了只公鸡下去吗?再加上我带着旺财哪有鬼敢近身,唯一怕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机关?你跟在后面别靠那么近。”宋奇一副考虑周全的神色交代。
  两人离着3步阶梯,两步一回头,电筒光谨慎照看,赶着前面的大狼狗拾阶而下。慢慢的紧张兮兮的宋奇放下心来,因为民间流传狗在夜里能看到人看不到的脏东西。旺财的一声不吭就显得格外的安然。
  数着大概30步阶梯石梯来到一个大约40平米的地窖,空空荡荡,除了公鸡拍打翅膀的灰尘到处飘荡,一眼望去什么东西都没有。
  小平同志有点泄气的小声说道:“什么都没有,估计是解放前怕RB鬼子打过来挖的地洞,避险用的,看你以为找到啥了。”说完用嘴吹了吹石梯就坐了下来。
  脑海里曾经想过的陷阱机关也并没有出现。宋奇放下心来坐在石梯上拿着手电筒四周照射。宋奇格外认真,一寸一寸的端详,深怕竹篮打水一场空。嘴里骂道:“吵死了,要不要我拿狗屎堵你这乌鸦口。”
  小平同志不敢出声了,手掏口袋的炒黄豆百无聊赖的吃着。“看,哪里是不是刻着东西”,突然宋奇用电筒摇晃着光线问道。东面的岩壁上好像雕刻着图案,两人心生暗喜仔细辨认,小心翼翼的走过去用手掌慢慢的擦着岩壁上灰尘,稍许时间清理出五副栩栩如生的图案。
  第一幅画:在一个下雪或者是下雨的日子,某一个人捧着一碗饭,而在他的脚下跪拜着五个小孩。
  第二幅画:一群人跪拜着俩个人,两个人有一个拿剑刺在另一个人的胸膛上。“拿剑的人看起来是个女人因为胸膛部分有起伏”。小平同志猜测。
  第三幅画:一大群人陆陆续续登上一艘大船。在在前面的人扛着一条棺椁。“估计是前面中剑的人的”小平同志再次猜测。
  第四副画:很多人在建造房子。
  第五副画:一个人领着许多人抬着棺椁后面挑着担人啦着牛赶着猪走进房子。
  两人粗糙的理解了图案上的内容,宋奇心里疑虑的想,担子里必然装满黄金珠宝,为什么这里没有?嘿嘿找到不是发了。一棺黄金那是有多少啊。祖宗一定把它藏好了。难道埋起来了?想着跑出去把铁铲和铁锹拿了下来。一人一把开始挖地,想着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两人一阵忙活后发现竟无处可以下铲,地板全部是岩石,拿着铁锹铁铲东撬西铲竟然无处下牙。一个泄气的坐在地上抽着闷烟。一个出去拿水壶喝水。
  “会不会有密室?城里的大老板们建房子有些会建密室的”。小平同志把水壶递给宋奇问道。
  “对啊,”宋奇闻声拿起铁锹,敲打起墙壁来。
  “轰轰轰”在第五副画上传出的声音,喊上媳妇,啄敲石壁。然后慢慢的告知这次行动的缘由目的。两人对比墙壁的图案和族谱的记载,确定里面一定是有财宝的。在这时间段里两人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心里却甜如蜜。
  终于敲出了一个高1米2宽80的门洞,两人心情愉悦的把石块堆弃在洞的两旁,里面涌出来一阵阵腐朽的霉气。
  而这时候手电筒由于使用太久有点发烫,电量开始不足,望里照去,昏黄灯光给黑暗吞噬掉。使劲拍打手电筒灯火时明时暗的。突然大狼狗冲着门洞吠叫起来,然后不用听令就冲了进去。把两人吓了一大跳,黑暗和狗吠使人害怕了起来。
  宋奇刚想往里钻进去,小平同志一把把他拉住嘴里念念叨叨:有怪莫怪,小孩子不识世界。然后劝道:“明天白天再来看吧,里面毕竟是咱们老祖宗,该办的礼数还的办齐全了,不然老祖宗怪罪,日子可要不安生了。”。
  宋奇给媳妇一劝开始打起退堂鼓来。想着也是明天带上鸡鸭衣纸过来拜祭再看,也没人发现这个秘密,不怕别人捷足先登。想着想着就拉着媳妇原路返回。
  两人兴奋的盖上石板,用土掩盖好,还跑去搬了块大石头来压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坐在石头上休息时,宋奇才想起来没把狗叫出来。两人也许折腾了大半夜,累了。懒得再挖开洞口,想着明天再把狼狗弄出来,拖着疲惫的身影拉着媳妇回家睡觉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