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执剑护长安 / 要去终南山

要去终南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崔诚带着一种小孩子的高兴回到了自己的房里,提笔写下了刚才从父亲那里出来时自己吟诵的那首李贺的名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现在的小崔诚豪情万丈,立志精读兵书战册,精习棍棒刀枪,做一个保家卫国统兵一方乃至是朝廷柱国的大将军大元帅。
  这一夜小崔诚都在做着成为一代名将的美梦,在睡梦里把自已累的是精疲力尽,以至于早上根本就没有向平常一样能够早早的起来。
  当崔诚洗漱已毕想去书房找父亲说一说自己学武要买兵书的事,同时也是确认一下父亲是否真的同意自己参加武举。让他有点失望的是因为自己起床有点晚了父亲崔明早已去衙门当差了。
  小崔诚只能悻悻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准备去买书,并准备顺路买些兵器回来。崔诚的这些散碎银子是母亲或者兄长们给他的用来零花的,虽然现在自己家算不上什么有钱人家,但还是比较富足的。父亲是从来是不会给他钱让他出去玩的,生怕崔诚学上京城里那些公子哥的坏毛病。
  小崔诚拿着银子独自走进了长安城里最大的书坊“文印坊”,店如其名,这里的书都是使用时下最新的雕版印刷术刻印的,字迹工整统一,纸张厚实坚韧,都是上品图书,当然价格也是不菲。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书坊,以前的书他都是读家里的,那些都是父亲与兄长们买回去的,有一些更是从别人家手抄回来的。这一次他算是也见了世面了,原来这世上有这么多的书籍可读!作为一个书生见到这么多宝贝书籍必是走不动路的,奈何现在崔诚已不准备再做一个柔软书生,他径直走向书坊的柜台,问到:“先生,贵坊可有兵书。”“公子,兵书在那里摆放。”说着书坊的柜台先生满面笑容的用手指一下其中的一个角落。顺眼望去,崔诚就看到了一套《孙子兵法》,旁边是《太公六韬》。仔细观察发现这书坊不愧是长安城里最大的书坊,各种兵法战册应有尽有。崔诚本想一样来一本,问过加钱以后只能打消了一个念头,他身上的银子只够买两件三本兵书。
  交了银子将一本《孙子兵法》、一本《太公六韬》装入怀中之后,崔诚便离开了书坊。
  摸了摸身上的银子,崔诚又走进了一家小小的铁匠铺,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大的铺子,因为身上的银子实在是不多了。买了一把长枪一把腰刀后,就花光了所有的银子。
  当崔诚走进家门,几个下人见一向文质彬彬只知读书装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少爷提刀弄枪的从外面回来时十分诧异,二狗赶紧跑上前来想要接过小少爷手里的东西。崔诚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己拿着。回到房里,崔诚把怀里的兵书拿出来放好,便到庭院里耍起了刀枪。下人们远远的围观者,议论着这是怎么了,爱读书也只知道读书的小少爷怎么在家里玩起来了,还是玩这么凶险的刀枪。
  自顾自的耍了一会儿后,崔诚累了才觉得自己这样没头绪的胡乱耍弄有点傻。他这才想起来应该请个师父,而且昨天晚上父亲也说给他请个师父的。扫兴的崔诚只能无精打采回自己房间去看那新买的兵书,还好这兵书崔诚能读懂个大概。时间很快就到了晚饭时分,今天父亲崔明并没有回家吃饭,回来的很晚。当崔诚问起父亲有没有给他找学武的教师时,父亲仿佛才想起来,推脱说公务太忙,忘了此事。
  后几日崔诚每日都去父亲那里询问有没有教师教他武艺,父亲一概都是说推脱,并叮嘱他先好好的自己研习兵书。小崔诚慢慢觉得父亲答应让他学武不过只是见他年小糊弄与他,还是希望他回心转意继续读书准备科举。
  如此十日,小崔诚也未能见到他的武教师。
  心中充满学武的欲望的小崔诚开始在下人们中打听附近有没有好的武师,有没有开设武馆招徒弟的。下人们在整明白小少爷的意图后告诉自己的小少爷说,那些开武馆的不过是糊弄钱财,仗着那点武艺欺压百姓。少爷是胸怀大志之人,与那些人是云泥之别,万万不可去那里于那些市井无赖为伍。
  崔诚略一思索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有些幼稚了,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要有名师指点,哪能是随随便便找个老师就行的。
  这时他突然想起那夜与父亲对话时,为说服父亲自己曾说过终南山上藏龙卧虎奇人异士众多,何不去那山上寻访寻访?但愿在终南山
  上能遇到世外高人,求其传授武艺,让我们从军报国。不求立卫霍之功,但求能保长安安宁。
  打定主意以后,崔诚就开始做南上终南山的准备。首先是盘缠,小崔诚先是去母亲那里以买书为名要了一些散碎银子。想来是父亲大人已与母亲说过了崔诚准备弃文学武,当他说要去买书时,母亲只是嘱咐他说学习兵书要循序渐进,不懂之处多向父亲及几位哥哥请教,并未有过多的说辞。本着银子多多益善的想法,小崔诚又向几位哥哥嫂嫂讨了一些。平日里几位哥哥嫂嫂对崔诚就十分疼爱娇惯,前几日见他与父亲讲要弃文习武,虽然父亲已经答应,但是口惠而实不至,此番崔诚来讨钱便都多给了一些。
  有了盘缠的小崔诚本来准备不告而别自己偷偷的上终南山去寻名师,但转念一想这样多有不妥。一来显得自己任性妄为,二来必然会让父母兄嫂担心,三来自己确实年龄还小,从未出过远门。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要和父亲摊牌。。
  他再次走进父亲书房时,父亲仿佛在等着他,当他说出那句我时,父亲并没有阻拦。而是不容置疑的说:“让老大送你去。”说的像是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安排一般。
  “好!谢谢父亲!”这一次崔诚是从内心里感谢父亲,原来父亲是这样的开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