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封侯非我意 / 第八章 精盐

第八章 精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海自己驾着一辆马车,别人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张烨和瑞管家坐一辆,跟着林海前往工坊。
  工坊离林海的府宅也不远,大概一刻钟到了,这还是两辆马车都走的比较慢。
  门口有两个汉子守着,看到马车过来,目光警惕的注视着。等马车走近认出是林海,这才上前招呼。
  瑞管家和张烨一起下车,看见瑞管家领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二人虽然有些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在府里待了几年的都知道,瑞管家是家主的心腹,更像是真正的张家人。
  虽然两人识相没有阻拦,但是瑞管家还是交代道:“这是烨少爷,老爷的亲侄子,以后也会经常来。”
  二人听闻,赶紧弯腰作揖:“拜见烨公子。”
  张烨摆摆手:“不必多礼,记得我就行,下次就不用瑞管家亲自带路了。”
  “喏。”
  周围一些房子院落里,偶尔也有冒着黑烟,看来这一片是“工业区”啊。
  走进房屋,这是一个前院,只栽了几棵树,看起来很简陋,一点儿也不像工坊。一直往里走,穿过一扇半圆形的拱门,一切都不同了。
  里面一片热火朝天十分忙碌的场景,每个人干着自己的活。搬矿石的,砸成粉的,烧火煮盐的,旁边监工的都有。
  林海已经在招呼人来卸货,两三个人将马车里的矿石搬下。
  两个精壮汉子高举铁锤,将矿石砸成小碎石,挑选一些看起来就含盐量很高的用小锤敲碎,用放进捣成粉末。
  这是可以直接拿出去售卖的,品相看上去也还行。
  另外一些碎石分开捣成粉末,加水搅拌,倒入底下烈火燃烧的釜内。釜内早就有大半的盐水,在加入这些,差不多整整一釜。
  旁边一人在釜内不停搅拌,等待盐水慢慢干透。
  火势很猛,釜内边缘很快结出白色晶体,依附在铜釜内壁。
  一直在旁边看了很久,铜釜内的盐水才煮干。明明是满满一釜的盐水,最后只煮出了薄薄一层盐。
  表面一层白色晶体,毫无意义就是煮出来的盐了,不过不像后世的盐一些,那么洁白无瑕。
  很快,一个人抱着两个小型陶罐过来,拿着一柄十分小巧的刀片,将釜内沉积的盐表面那层最白的刮下来,用陶罐装好。
  表面的白色晶体刮完,底下的盐越来越黄,最底下甚至是黑色的,可能有些烧焦了。
  现在留下的就是品质不怎么好的盐了,动作也不再小心翼翼,粗暴的将铜釜内剩余的通通刮出,倒入另外一个陶罐。
  “怎么样,烨公子,这可是我们摸索了很久才煮出来的上等盐了,一般人都没见过。”林海捧着那罐白色的盐走了过来,献宝似的给张烨观看。
  “不错不错,确实是难得的好盐了。”虽然见过比这好得多的盐,但是也没证据不是。说两句好话,也不费多少口水。
  “对了,那这两种盐怎么卖?”
  “上等盐,咱们要留着,供自己用和卖给豫章城内的豪族。其他的粗盐就出售给和咱们关系好的商贾。至于价格,那自然是天差地别了。”林海解释道,将自己知道的如实相告。
  “那现在市面上最好的盐是什么?”
  “豫章城最好的盐那肯定就是江淮海盐了,山东地区原齐国出产的海盐一直最好的盐。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咱们的上等盐也略逊一筹。不过听说河东盐,西蜀盐都是上好的盐,但是距离太远,只闻其名。”
  张烨听闻,不置可否,真正好的盐你还没见过呢。
  突然想起来,一个重要问题还没问:“每月产量如何。”
  问到这个,林海脸色发苦,“烨公子,张县丞也对产量很不满意,但是没办法,一直提升不起来。那个盐矿储量也不大,不知还够用几年。”
  “别急,我有个想法,如果能成功,一切都不是问题。”张烨自信满满。
  张烨叫人装好一大罐粗盐,自己要带走。
  回到张府,直奔自己的院子。张府有很多空房,张烨所住还有个独立的小院子,旁边还有一个两层阁楼。
  命人搬了一个不用的釜过来,在院里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翠儿还以为张烨想自己开伙,便劝道:“公子,家中厨娘都在后院,您刚来,暂时还是不要自己独立伙食吧,主人应该也不会高兴的。”
  因为都不认识人,张烨还是叫翠儿安排人搭灶台和搬铜釜。听闻翠儿的劝谏,张烨笑道:“这不是拿来做饭的,而是我打算自己做个实验。”
  “实验?”听不懂公子要做什么,但是反正做错了什么也顶多挨顿骂而已,翠儿也不再多说。
  灶台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快搭好,趁着不急,张烨将一小半粗盐倒入一个陶罐,加入水搅拌,尽量让粗盐化开融入水中,等待沉淀。
  南方河流众多,虽然现在绿化很好,但是河里也有不少沙石。
  找到一个底部破损开洞的陶罐,用干净的布包住底部洞口并用绳子绑紧。让人筛选出大小差不多均匀的细沙从倒入铺满陶罐底部,大概两三公分厚。再将木炭研磨成粉,倒在细沙上。最后在木炭粉上再铺一层颗粒稍大的粗沙,简易的过滤器就做好了。
  静置了一个时辰的盐卤水,将上层清澈的卤水倒入过滤器中,从布里渗出来的盐水清澈无比。
  这是现有条件下能做到最好的的除杂过滤了,里面有些物质必须加入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才能除去,现有水平根本做不到。
  将经过过滤后的盐水倒入铜釜中,大火煎煮,最后结晶出来的,就是十分类似后世的食用盐了。
  雪一般洁白的盐,看起来比林海口中的上等盐不知道好多少倍。
  为了保密,在搭好灶台后,全部的工作都是自己做的,张烨也知道这个制出精品盐方法的价值。
  在用小刀将铜釜内的盐取出来时,遗憾的发现底部的盐还是焦黄一片。
  这没办法,虽然有意在最后控制火势的大小,但还是让最底下的烧焦了。
  不过瑕不掩瑜,将焦黄的去掉,大部分洁白的雪花盐收入罐中,在细细捣碎研磨成粉,一罐精品盐就这样出现了。
  张烨用食指沾了点,放进嘴里尝尝,嗯,不错,就是这个味道。嘴里略微有点苦涩,这是盐里面的化学杂质没有完全清楚的体现。
  既然一次就成功炼制成功,张烨也不停歇,打算一鼓作气将剩下带来的粗盐全部提纯。
  为了效果达到最好,张烨还是选择将粗盐化开后等待其慢慢沉淀。虽然也可以直接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出盐水,但是既然打算做出精品,当然是越完美越好,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
  中午叔父还没回来,估计县衙有事在处理。张烨吃完饭后回去休息,等到下午再来最后的煮盐。
  下午沉淀了两个时辰的盐水倒入铜釜煮干后,最后加上上午的精盐也有一陶罐,大概是粗盐的三分之二。
  还行,这已经超出张烨的预料了。
  申时,大概下午四点钟,张译下值回家。张烨早就叮嘱翠儿,叔父回来后通知他,得知消息后张烨将陶罐用布蒙上,双手捧着前去。
  张译回家后也是在书房坐着休息,思考府衙里的事情。
  门外,张烨喊到:“叔父,侄儿有事求见。”
  “进来吧。”
  门口的莲儿为张烨开门,然后行礼:“烨公子。”
  “嗯”张烨稍微点头回应,走进去后,“带上一下门。”
  张译跪坐着,拿着毛笔在竹简上写字。
  张烨看着叔父在忙,也没出声打扰,跪坐在对面静静看着。
  毛笔在竹简上写字不快,而是为了避免写错张译也是不急不缓,一笔一划,十分认真。
  半晌,张译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看着安静的坐在面前的张烨,笑道:“等急了吧。”
  “不急,叔父有正事在忙,侄儿等等也是应该。”
  “有何事寻我?”看到张烨怀里抱着的陶罐,打趣道:“莫非有礼物的赠予叔父?哈哈”
  张烨也笑道:“不错,正是一份心意,希望叔父喜欢。”
  “你我叔侄二人,血脉相连,叔父还用你送礼吗。”张译佯装不悦道。
  “一份小礼物,不值钱,叔父您一看便知,绝对合您心意。”张烨笑了笑,将陶罐放到案几上,推过去催促道。
  “那我便看看,这是何物,让你如此肯定我会……”张译话还没说完,打开盖在罐口的布,看见里面的东西,一脸震惊。
  “这,这是……”张译抬头看向侄儿,希望能解释。
  张烨这时候反而不急解释,问道:“叔父对着礼物可还满意否?”
  “你这小子,快说,这是从何得来!”张译急切催促道,哪管的上张烨是不是在调侃。
  眼见叔父如此急迫,张烨也不隐瞒:“这些就是我自己炼出来啊。”
  张译已经慢慢平静下来,思考张烨所说,然后走到门口,“莲儿你先下去,还有,不要让人打扰我二人。”
  “诺。”
  看着莲儿走远后,张译重新回到座位跪坐,问道:“你会制盐?还是炼出此等精盐?”
  张烨不慌不忙,来之前早就想好了说辞:“侄儿在蛮地时偶遇一位隐世老者,听闻侄儿也是汉人后,在那里教会侄儿很多东西。几年后,再次云游四方去了。虽然侄儿没有拜在他门下,但是侄儿内心早已将他当作师傅了。此法便是师傅所授。”
  “奇哉,世上竟有如此奇人。这法子就算是献与陛下,也能得到世袭县侯的封赏吧。”尝了尝罐中的盐,口感出奇的好。
  张烨不知道这炼制精盐的方法有多重要,但是张译可是明白的。
  这些年帝国南征北战,虽然大胜匈奴,逼其西去,放弃漠南大部分地区。但是其实二者也是有胜有负的,汉帝国也已经疲敝不堪。
  据说,国库早就空了,所以这些年赋税也越来越重。而是还是多亏桑弘羊等朝廷重臣一些举措,不然说不定朝廷都要崩溃。
  但是如果得到这个炼制精盐的方法,大力提炼,作为奢侈品卖给豪强侯国,必定能收回一大笔资金,而且这是世代长久的生意。
  据张译所知,现如今各地的上等盐都没有罐里的精盐好,而且差的很远。至于皇室专用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此物一出,必然能抢占大部分市场,而且还能和很多大人物搭上关系。到时候,张家定能再进一步。
  想到这里,张译的眼神越来越亮,看着张烨也是十分欣慰:不愧是我侄儿,张家的麒麟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