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如何平淡的生活 / 第六章 大猪蹄子登场

第六章 大猪蹄子登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的街道人少,车更少。
  28号公交车行驶过一片湖泊后不久,便到了市一中南大门,电子播报也如时响起:“市第一中学,到了。先下后上。”
  下了车的陈辰看着市一中崭新的门牌不禁有点感慨,不久前参加选拔还是在老校区、新校才安排完毕高一学生,如今老校区已经把那在风雨中吹淋了百年之久的“越城市市立第一中学”的牌牌给卸下来放进新校区的陈列室了。
  陈辰摸出手机,给高中老友朱自恒发了个消息:“蹄子,我到一中了。你起床了没?起来喊一声,不回复我就打电话咯。”
  “...Youpromisedmetoosoon......”(MichaelJackson《LovingYou》)
  等了5秒。
  “算了。蹄子,你等会到了再联系我吧。”
  发完,将手机塞进破了一边的臂包,就开始游览起这所在许多家长眼里只要进了就意味着一本稳了的传奇高中,虽然最近被莫名其妙的传“没落了”,还说什么实证就是老校区都转手了。
  在全民初中文化水平的现在,还真有点莫名其妙。
  给城区多一所高中,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高中教育,不是更好吗?搞不懂大妈们。就像搞不懂键盘侠们。
  市一中的学生们饱受折磨。
  背着背包陈辰走进了这所外貌焕然一新的传奇中学。
  越城市市立第一中学,简称“市一中”,历史上出过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对国家发展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这些只是历史,有太多外界因素的印象,在现实的家长眼中最看重的也就是升学率。在全市三十多所高中中,市一中的一本率领先第二名10%,接近百分之百,其中重点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全市榜首的地位占据了20年。
  不过近两年一本率有些许下滑。(陈辰表示:我怎么没看出来97.7%跟98.64%有啥子区别。)这呢原先也不算什么,算是曲线波动的正常状况。但听考上市一中的小初同学在动态上抱怨:
  其实本来也没啥,但是有些家长觉得是我们作业太少了,学校管得太松了(ヽ(ー_ー)ノ)导致的一本率下滑。再加上要新来一所学校,就这样,家长群不知遮掩的讨论这件事。听说教导主任打算取消延续十年的晚修前一节课的自主安排时间、严查手机……。希望是吓唬我们的。我不要(╥╯^╰╥)。(配图以前在自主安排时间拍的照片)
  身为西山中学的陈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条鲶鱼刺激一下也不错,不过还是默哀了三秒。
  听说新的学校应该叫“XXX树人中学”。嗯,全市应该有5所不同前缀的同名中学了。还好不同行政区初升高的高中是划定的,不然还真搞不清楚。
  音乐被铃声砍断,陈辰像是把耳朵凑在重音鼓上一样被吓了一跳。陈辰一惊一乍的吓到了后面无忧无虑在散步的几个人。其中同样是一个人戴着耳机的路人转头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瞟了一眼,继续自顾自地往前走着。
  “擦,开着静音模式戴上耳机果然还是铃声还是那么响,失策啊。”
  陈辰死命把音量调低,再接通。这“朱”蹄子终于到了吗?
  “喂?”
  “喂。哦。橙,橙子啊,你,你在哪里啊?”
  听着朱自恒极力控制的喘息声,陈辰眉头一皱:“你,跑过来的?”
  “算。算是跑过来的吧。”
  “你。你在哪呀。我我我过来找你。”
  “等会,”陈辰觉得再这样下去朱自恒要变成朱呼吸了,有点怜悯。
  “你直接去报告大厅吧。帮我占着位子,我这就过来。时间也差不多了。你是怎么搞成这样的呀。”
  “算了等会说吧。”
  “我,我早下了一站。然后。。。算了,我先去报告厅吧。等会说。”
  “嗯。等会见。”
  “嘟—除了想你除了爱你/HU,我真的真的——”(梦飞船《不值得》)
  “什么鬼?”陈辰拿出耳机放进充电盒里,也不知道说的是音乐还是早下一站的自恒大哥。
  走进报告厅,一眼就看见趴在第一排签到处旁边的朱自恒,陈辰真想打着“我不认识他”的牌子直接往后排走掉……
  签到处签好到,顺便领了中午的餐券,少年用食指关节敲击桌子:“坐后排,睡觉去。”
  迷迷糊糊的少年迷迷糊糊的张开了眼睛:“哦。”
  (◐ˍ◑)我真不认识他。
  陈辰拉了拉迷迷糊糊往最后一排走去的朱自恒,指着第四排说:“就这。”
  趴在第四排的朱自恒脑子还在宕机:“最后一排不是更好吗?”
  “看来你是傻了。”陈辰望了望最后几排的二十几位同学为他们默哀,“你看好,最后几排的肯定会在报告会开始前被赶到前面几排坐着。这又不是几百人的大聚会。”
  “对哦。呵呵呵”蹄子是不是被掉包了?没听他说过有什么孪生兄弟啊。
  “而且今天的报告会还是不计入考核的。”
  “你怎么来了?上次你不是说你不来了吗?”
  “这要,感谢我的老板…”陈辰表情真挚且虔诚。
  说着,签到处一位可爱女同学望了望后面跟身边的同学说了句话,开始清理后面几排坐的七零八落的同学来填补前面七零八落的空位子。
  整理完毕,会也就开始了。
  掌声停止后,第一个趴下的不是朱自恒,而是陈辰。
  反而把迷迷糊糊的朱自恒给吓清醒了:“德性。”
  朱自恒找准陈辰腰侧来了一下。
  少年扭曲了……
  “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我呢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赛事状况,依旧是六个学科:数学以及物化生这传统老四门、还有信息天文跟地理文化。地理文化呢国际奥赛也才举办了几年考试形式啥的经常变,初选呢也还主要是各学校相关老师推荐……”
  随着讲座的进行,讨论也时有发生,窸窸窣窣、此起彼伏,但大都会侧着身子看着讲师说上那么一句:自己肯定落选、就看能学到什么了。
  “果然,还是数学组的压力最大。65进6。啧啧啧。其他组基本上都是二十几进六,最多也就物理组的有33个。”
  “听说这次个学科竞赛组里还是市一中里占的人最多。”
  “那可不,你看天文的。都是他们。其他学校的那叫散修。”
  “就是,全市就他们学校有天文望远镜,市天文社多数都是一中出来的。其他人要报天文竞赛,要么来市一中要么去天文馆。”
  “话说,你们说这次数学会出啥题?”
  “我们这都只参加了一次。”
  “刚刚,老师不是说了吗,主要跟高考差不多,跟省赛差不多的,都是选择。就是难度呀要记得公式啥的多了些。”
  “没错,简单来说呢,就是我们课堂上老师说的是大学会讲的。那些我们就是必学的必考的。选择题才讨厌,草稿纸一张又一张的。其他学科也差不多,不过别小看了。我参加了两年数学,一次省内赛都没能参加。今年死心了,搞生物,试题最多,有12页;题干最长,最多的有半页A4;还最绕。”
  “我反对。最绕口令的是化学。”
  “我也反对,试题最长的是地理。”
  “地理团队战,不参与讨论。”
  ……
  “我刚刚看了看数学组的,还是没有看到陈辰。他是不想参加了吗?”
  “陈辰?他不是高一拿过国奖了吗?高二不也没参加,正常。”
  “不正常,高二啥情况我不知道。但这次数学他跟我一个考场的,全场第一个交卷,我座位在他前面,瞄了一眼,那叫密密麻麻。他总不会第一把就输吧。他朋友朱自恒我也看见了,跟他一起回去的。”0
  “朱自恒啊。年年来、年年上,也是个怪物。”
  “除了我们一中,也就那几个怪胎高一到高三都在,还都过了国赛。”
  “你们一中的从高一就开始培训有什么好说的。”
  “有一句说一句,除了你们市一,全市竞赛能跟你们打的也就西山、高级还有实验中了。”
  “那可不好说,现在加的地理文化,师范附中占的比例比其他几所加起来的都多。”
  “说,这些啊。没意义。过选拔再说吧。来这的那个不是奔着国赛去的。省一等才加两分,拉不开差距,国一就不一样了,5分呢,数学一选择题。”
  “新消息。刚刚我仔细对照了一下省赛报名录,那小子今年参加了四个项目。”
  “谁?”
  “还能有谁,陈辰!”
  “啊,让我静静……”
  “不过,数学组的选拔名单上是没有他,好像是他自己放弃的。多出来的那个名额按照规定给了西山中的。”
  “我们拼死拼活的名额,也就他不要了。还好他英语差的不行。不然我都不想活了。”
  “怪物又不只有他一个。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王志杰,去年国际数奥金牌,今年参加物理竞赛。”
  “都是怪物。”。
  ……
  仲冬时节的清寒丝毫不能影响大家对学识的渴望,讨论的轻语也被庞大的空间渲染得的严肃起来,虽然这次讲座并没有强制要求来听。但坐在这里的,都将这次讲座视作誓师大会,中途下车的人就没有再上的可能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