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如何平淡的生活 / 见面笔者说:世界架构和三观简述 1

见面笔者说:世界架构和三观简述 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很惭愧,都写那么多了,才想到补世界观啥的。
  但这真不是因为我懒,是因为本人写一章发一章……
  直到第十二章写完的那个晚上,本人啃着老妈辛苦买来的烤翅,重新看了一遍写好的第十二章,觉得:
  “嗯,至少现在而言这小说算是走上正轨了。”
  “嗯,至少现在而言,主角团还配得上主角团这三字。”
  通过笔者敲击键盘,主角们的形象也愈加鲜明,没办法,本人功力浅薄,直到写到第十二章,陈辰跟王立夫的形象才跃然纸上,至于朱自恒,很抱歉他的形象第六章本人就敲定了,算是个托?
  朱自恒:你说什么呢?信不信我吃了你呀。
  笔者:抱歉抱歉,毕竟怎么说还是辛辛苦苦取了名字的。知道取名对你爸爸我来说有多难吗?没看到第十二章,最后那两个女孩我还没取名呢?
  抱歉啊,刚才蹄子跑出来闹了一下,被按下去了,不用担心啊。
  笔者也说了,取名对于笔者而言很难,就看朱自恒他自己努不努力了,有没有什么值得展现,值得表达的地方。
  笔者:别委屈了,你总不想一直当个托吧。
  朱自恒:哼!
  ——————
  世界架构
  笔者想表达的呢是几十年后的未来(毕竟不知道您啥时候来看这小说……)
  第一章的时间是:2087年12月13日星期六,没错这个日子是我把电脑日历翻到最底下确定的。
  本来想写个三千多年,毕竟都是未来,顶多来个一千多年的发展停滞,毕竟是正儿八经土生土长有血有肉的00后(应该没人发现本人装嫩吧……匿了)而不是什么穿越者更不是什么人工智能。
  笔者也懒得写个程序算什么3065年12月星期六有哪几天?(头发还留着点要省着用……)
  ——
  科技水平,笔者现在也说不好。
  得给主角们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吧……
  但也得给主角们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吧……
  而且呢,科技这一块算是笔者第二花费脑力的地方了。
  在全书的第一个段话敲定的时候,笔者坚定的觉得科技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本就不应该广而告之地表现出来。
  在这一点上,算是笔者科幻明灯的道格拉斯·亚当斯给的支持。
  (扯虎皮呢你?写的不好,读者可不买账。)——这算是笔者的flag吧。
  将科技融入生活,这一点写当下很好做到,因为已经实现了,但写未来就没有那么好写了。特别是有着2087年这样一个时间点的限制。
  关于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时间点呢?
  毕竟“实现可控核聚变还要五十年”,不过最近几年有关可控核聚变的好消息也是越来越多,所以,笔者要在现在写一下可控核聚变前后这一代人的生活状况。
  不过,毕竟不是全知全能也不是什么天才,所以书中有关科学技术的一部分会很慎重,也会很假大空?——属于科研报告或者论文引用的,笔者会在文中或者作家的话中指出。
  【一些大学教材中常见且熟悉的公式笔者就不一一找了……
  像什么速度的变化除以相应时间等于加速度(a=dv/dt)这种东西总不要指望我去找什么论文,笔者高中课本都不见好几十年了(夸张啊,没那么老)
  (笔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花了大概半个小时去找了一下,果然没有,至少今天没有。能够得到的都是已知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提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物理概念,并由此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是哪本物理课本的名人介绍来着?不想翻了。在半小时里看到最有可能的第一次表述应该来自伽利略的《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但所看到的网页没有明说,所以得买来看看。不过,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加速度这个思想的,这没错。
  不过嘛,思想是伽利略的,公式嘛,似乎是牛顿的第二定律……)
  有这时间找熟悉的公认的公式来源,多打点字,打打工,它不香吗?】。
  为什么今天一章任务完成的快,在写这东西,而不是存更和完善大纲?
  笔者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