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君临魏蜀吴 / 第八章 吴县之变,内忧外患

第八章 吴县之变,内忧外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刘基去了秣陵城,带走了扬州的一万大军,刘基去了秣陵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笮融除掉了,生怕这种小人再作恶。
  而薛礼也被调任去了曲阿,在刘繇身旁为官,秣陵这种重镇必须良将镇守。
  蒋钦被任命为了建义都尉,负责了秣陵城的把守,而牛渚山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刘基思考再三还是让陈横把守了。
  张英性格暴烈,陈横沉稳有余,武力不足,所以安排了四千精兵把守,还让蒋钦日夜巡逻。
  南昌兵变的消息也迅速传来了,刘基不仅感慨万千,周瑜、孙策果真厉害。
  于是刘基又打算亲伐豫章,本来他打算留朱皓把守豫章,反正实力不强,等自己平定袁术再取朱皓,没想到孙策趁机取了。
  可是,就在此时,远在吴郡的吴县却发生了兵变。
  吴县是吴郡的治所,曲阿只是吴郡的一座县城,但是吴郡太守尚未宣布归顺刘繇,只是从名义上算是刘繇的下属。
  朱治,字君理。乃是孙坚旧部,在钱塘任都尉,今日起兵三千余,猛攻吴县。
  在军队中央,朱治手持长剑,一副国字脸,面容宽厚。
  身旁有两位文士,皆是儒生打扮。
  左边一人,名叫秦松,字文表,广陵名士,颇具才能,历史上便是孙策的谋主之一。
  右边一人,名叫陈端,字子正,广陵名士,与秦松为多年好友,历史上也是孙策的谋主之一。
  “二位先生,只要我们打下了吴郡,少主自然攻至曲阿,双面夹击,扬州自然是我们的。”
  朱治沉重的说着,显然,因为通讯不便的原因,他还不知道太史慈将孙策击败的事实。
  但是,他却依旧起兵了,还收纳了两位谋臣。
  “朱将军,刘繇手下也有数员大将,更兼有近两万兵马,恐难以轻易取胜,若是其退而取吴郡,吾等危矣!”
  陈端不以为意的说着,他本身就不是很看好孙策,是好友秦松劝他来的。
  因为孙策有滥杀之名,所以很多文人都不愿意屈伸去投孙策。
  朱治笑了笑说:“子正先生不必忧虑,少主有万夫不当之勇,区区刘繇自然不在话下。”
  一边谈论着,一边攻打吴县的大门。
  吴郡的上一任太守名叫盛宪,因为身体不好辞官了,但是此人极具威名。
  本任太守是上一任的吴郡都尉许贡,善于心计谋略。
  吴郡兵马一分为二,许贡作为太守自然有一半的兵权。另外一半是都尉高岱手中,他是盛宪的心腹之人。
  “许太守,这撑不了多久,两日之内,吴县必破啊。”
  高岱虽然是文人出身,却体格魁梧,身材高大,没有一丝娇弱的气息。
  许贡三十出头,因为经常习武的缘故,保持着年轻的容颜。
  “孔文,孝章大人如何说?”
  高岱,字孔文。盛宪,字孝章。许贡虽然当了太守,但是论及为官一方,许贡尚且比不上为官多年的盛宪。
  “大人,老大人他说欲救吴县,只能向曲阿求援。”
  高岱说着,许贡却眉头紧锁,望着吴县外的兵马韩杀四起,许贡有了想法。
  “好,派人去曲阿,我吴郡归顺刘扬州。”
  和那滥杀无辜的孙伯符相比,大多数文人还是想投靠刘繇的,毕竟是汉室宗亲,名门望族,天下大儒。
  吴县的攻坚战不紧不慢的打着,曲阿城也在当晚就接到了消息。
  “子将,汝观之如何?”
  刘繇最信任的谋士始终还是这个名气大过实力的许劭,天下一流名士。
  许劭微微点头说:“朱君理乃是孙文台旧部,决不可入主吴郡,当出兵剿之。”
  就在此时,门外的侍卫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大人,前线长公子捷报。”
  刘繇顿时起了兴趣,没想到居然收到了捷报,笑了笑说:“念。”
  “儿奉父命出兵秣陵,牛渚山一战,太史慈大败孙策。秣陵守将笮融反叛,已被诛杀,薛礼调往曲阿任职,孙策败军已逃走。”
  “好好好!”
  听着侍卫的汇报,刘繇一连喊了三声好,实在是高兴极了。
  许劭也是着实感觉惊讶,没想到这刘基和太史慈居然胜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次胜利几乎都是太史慈出马的,刘基只是负责调兵遣将。
  “大人,当立即出兵吴郡,覆灭朱治。”许劭说着:“再调大公子回来,准备出兵会稽。”
  刘晔眉头紧锁着问道:“王朗乃是名士,攻之不义啊。”
  “大人只须派兵接管便可,王朗非不通情理之容,您是扬州牧,他本身就会归顺的。”。
  许劭的话让刘繇又有了信心,吩咐着:“将吴县之战传给长公子,让他回来。”
  “另外,点齐曲阿剩下的四千兵马,杀往吴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