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君临魏蜀吴 / 第十三章 印刷神术,江东书院

第十三章 印刷神术,江东书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吴县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的场面。只见一人一身月牙白的锦袍裁剪合体,身姿清瘦挺拔,步履轻缓,如芝兰玉树,光风霁月,说不出的尊贵雅致,如诗似画。
  “寒门弟子何处出头啊!”
  只见一十二岁的少年郎叹了口气,从院落中走了出来,样子比刘基还要小一些,却也是同样的少年老成。
  “慢着。”
  那锦袍少年郎出声说着,又疑惑的问道:“这位兄台,若有真才实学,那长公子府邸不问出身,何况招贤馆在此,寒门也可以出仕啊!”
  那小小少年郎叹了口气:“若无真才实学,怎敢出仕?可叹这偌大江东,吾寒门士子求学路,艰难险阻啊。”
  “求学路?”刘基思考了起来,现在寒门弟子和世家弟子是不在一块学习的,没有人愿意教寒门弟子,因为他们拿不起学费。
  刘基想着想着,淡笑一声:“这位兄弟,你且回家等着,两个月之内,必定有寒门弟子求学路。”
  说罢,刘基朝着府邸走去,留下少年郎一人在街上愣着。
  “传张昭、诸葛瑾、孙邵、是仪、盛宪五人去我府邸。”
  黑暗中的锦衣卫领了命令便去传旨,这也是锦衣卫发展的速度很快,来无影去无踪。
  不一会儿,五人联袂而来。张昭凭借自身的能力,现在已经坐到了扬州的一把手,和许劭不相上下。
  孙邵、是仪本就很有资历,更深得刘基信任,现在都是掌管扬州的政务。
  诸葛瑾更是风头正盛,现在的他就是刘基的代表,是刘基府邸的大管家,甚至说太史慈、张昭这些文武首位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至于盛宪,因病辞官,后来又被刘繇聘请为主簿,因为他的名气很大,在江东士子中间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拜见公子。”
  刘基微微点头,对着几人说道:“我准备在吴郡建造一座大的书院,用来招收天下学子,不论出身,皆可免费求学。”
  “什么?”众人都是一惊,张昭更是直接拒绝说:“不可,书院工程本就花费巨大,再免费求学,岂不是亏了许多。”
  盛宪也是点点头说:“不仅如此,若是不论出身,,哪里来那么多书籍?更何况如此恐怕得罪天下士族。”
  刘基冷哼一声,对着几人说道:“若是我有办法能够无限得到书籍,你们怎么想?”
  “此乃喜事。”诸葛瑾脑子转的快,笑着说:“若是如此,天下寒门尽归吾扬州帐下。”
  是仪也是笑着说:“不错,十年时间,我江东便会成为天下文人的聚集之地。”
  张昭见状,叹了口气:“公子,若是这样,我军连出兵的物资都拿不出来了。”
  先是创办群英馆、练武场,后是创办锦衣卫,这又来了江东书院,任何能有这些支出。
  “无妨,今年我军就不出征了,至于九江、淮南等地,明年一月份到了,自然天下群起而攻之。”
  明年便是历史上袁术称帝的那一年,刘基练精兵就是为了等明年,一举击破袁术,收回扬州。
  张昭点了点头,随后说着:“我这就让朱治去准备书院建造的工程,只不过公子你院长、老师的人选可齐全吗?”
  “院长一分为三,主院长自然是我父亲,他挂个名声便可,不虚前去教学,但是出来的弟子也都是我家门生。”
  “至于副院长,我想由王朗和盛宪二位大人担任,老师的话,就从江东当地招聘,再加上一些官吏辅助就行了。”
  盛宪却上前说着:“公子,天下大儒郑玄康成公就在庐江舒城,我愿亲往说服他前来担任副院长,另外前任庐江太守陆康,这二人皆名士,我只为一老师便可。”
  “这样吧。”刘基笑了笑说:“我父为江东书院的院长,康成公若来,封为副院长,陆康大人和你都担任祭酒,掌管一切老师的工作。”
  盛宪闻言点了点头,这样的安排很妥当。然后张昭几人便联袂离开了,留下了诸葛瑾。
  “子瑜,你去找一批印刷的工匠,带去暗堂,另外备齐材料,再去张大人、孙大人家长将藏书借来,我自有用。”
  “遵命。”
  诸葛瑾刚刚离开,刘基又问道:“对了,你二弟现在怎么样了?”。
  “主公,你都问了好多遍了,孔明他去颍川找朋友去了,我马上就写信让他来书院,他会带来一批有用的人才的。”
  “哈哈,子瑜果真了解我。有江东书院,天下士子尽归吾囊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