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声名显宋 / 第49章 放过

第49章 放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政事堂内,宰相们各司其职的处理着政务。
  曾布身为中书省的‘检正中书五房公事’,总理、督察中书门下诸房吏人公事,有着自己的办公地,而此时,他却与吕惠卿站在政事堂的门外,等待着王安石。
  一直等到正午,王安石处理好了中书的政务,才从政事堂中走了出,看了眼自己的左膀右臂,出声道:“去条例司吧。”
  一到条例司,曾布就忍不住,他急声问道:“相公!方才在大殿内你为何不出声?那竖子于公众中当场毁谤新法,朝廷要是不予以严惩,相公的威严何在!?中书的威严何在在!?新政的威严又何在!?”
  曾布明明记得,昨日他将这件事汇于王安石听的时候,王安石气的直接将手中的整本周礼捏成一团,可为何今日早朝却一言不发?
  要知道,凭借着如今王安石的圣眷,让天子处置一位进士,根本毫无难处!
  “子宣!”吕惠卿轻声提醒了一下曾布,曾布这般对参知政事说话,有些僭越了。
  王安石倒是没有恼怒,坐在了位上,看着曾布道:“子宣啊,朝堂局势变幻莫测,君意更是变化多端,需要揣测,如今,这泉州士子吕渊,因为一篇策论,在官家的心中可是留下了不轻的印象,再加上这次状元楼诋毁新法,更是让官家明白此人不结党,不站队,纵然支持变法,却也要指出新法的弊端,跟我王安石作对,不惜激怒于我,如今此子在官家的心中,可是一心为国,为法着想,品性极佳的清流!”
  “相公,就算如此,那弱冠之龄的竖子,能跟你比?你要开口,官家也会惩处他。”吕惠卿这时出声道。
  “吉甫说的是没错,所以官家今日在朝堂上严词反对司马光、文彦博之流的提议,以此告诉老夫,不要为难那吕渊。”王安石双手附在背后道。
  王安石都已经如此明言了,曾布跟吕惠卿也瞬间懂了!
  如今在官家的心中,王安石依然是排在第一位,为了让他消气,今日朝会,处处帮着变法派,既不许人罢青苗法,又不许人罢条例司!为的就是让变法派也卖他一个面子,放过吕渊!
  所以明白圣意的王安石也没有不知好歹!
  “相公,有句话在下非说不可,如今这吕渊不成气候就已经得到官家的如此对待了,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那该如何是好!此子昨晚已经拒绝了相公的招揽之意啊!”曾布皱眉说道。
  “子宣说的对,相公,既然此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的,就算意在变法,今后也会因为各种事阻扰新政的实施,如此长久下去,与相公没有一点益处!”吕惠卿也紧接着开口。
  王安石却是笑了,他道:“二位说的都没错,然而,此子在朝堂上可不光是与我们为敌,司马光、文彦博之流可也不待见他,这次算他机灵,知道利用司马光等人,但这就能够让那些固执的大臣不对付他?不懂为官之道,朝堂无人,我还不信再过一两年,他在官家的心中还有如此地位!”
  “话虽如此,但一两年的时间,要是再像昨日状元楼那般公开诋毁新法,于相公而言却也是不利之事。”曾布依旧是想要尽早解决掉这个吕渊!
  “堂堂参知政事对一位进士出手,岂不丢脸,我们不着急,可别忘了,那侍御史沈惟恭。”王安石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卷轴。
  曾布、吕惠卿眼睛一亮,都亭驿那件事,如今朝堂上一大半的人都知道了,基本上也都知道吕渊因为李家娘子而跟沈府的仇恨,沈惟恭为了要娶到艳名传遍东京城的李娘子,那么绝对是要对付吕渊的,如此一来根本无需要他们动手,这吕渊就已经必死无疑!
  “你二人吩咐下去,先不要让人去惹那吕渊,我等耐心等着便是了,沈惟恭总会动手的,那李府母女身为先朝名相李昉的后人,断不可能就这么被那吕长明羞辱而忍气吞声,为了嫁出去,总会找机会对付他的,这东京城,吕长明待不久!”
  王安石看了眼手中的卷轴,毫不担心的说道。
  吕惠卿点了点头附和道:“那沈惟恭我也听说过了,为政时手段毒辣,不是宽宏大量之人,驱逐出京还是小事,怕这吕长明的性命也活不了多久。”
  “还是相公想的周到,沈惟恭一脉都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人,两位太后从来都不支持变法,吕渊得罪死了沈惟恭,变相的得罪了两位太后,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再于一旁推波助澜,朝堂四面皆敌,确实无需相公亲自动手,这吕渊成不了大事!”曾布想着,忙的点头称是。
  “所以说,这段事暂时告一段落,御史中丞吕公著去意已决,怕是没多久便要离开东京城了,我们的任务是在台谏这边,朝堂谏官、监察,一直都是反对变法的人占据高位,是时要换一换了!”王安石目光徒的锋利了起来。
  吕渊的事不过如老鼠屎一般大,一个连官职都没有的士子,就算再闹能够闹到哪去,更何况,朝堂中不论是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无人会给他站台!
  对于王安石来说,占据朝堂言论阵地才是最为重要的!台谏自唐宋以来一直都是朝堂最重要的系统,也是王安石必须要扫清的障碍!要不然就算他位居相位,大权再握,也会阻力重重!
  “相公所言甚是,监察御史里行张戬隔三岔五就到政事堂闹,知谏院李常每日上的劄子就不下十封,其余的言官也大部分也攻击新法,台谏确实要变一变!”曾布点头道。
  “只不过……台谏一直以来都不是由宰相一系的人担任,如今官家贯彻奉行的也是‘异论相搅’家法。”吕惠卿出声道。
  王安石放下手中的卷轴,冷笑道:“陛下立法,宰相动摇于上,御史动摇于下,藩镇动摇于外,如此天下怎么可能不阻力重重,议论纷纷,又沸沸扬扬?我相信官家会明白这点的,不然变法一事不可成!”
  
热门推荐